【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推出,小学英语教学开始面临新的挑战。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摒弃以往片面的知识型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趣味和价值,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为此,教师应该围绕“语用能力”开展教学活动,利用各种机会促进学生使用英语,指导学生用英语交流,并把这种思路和做法贯穿于课堂及作业中。
【关键词】小学英语 英语语用能力 教学策略
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很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让学生进行书面的英语练习,以考试和测验的成绩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在作业中安排反复、机械的英语单词背诵。其本质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却不利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这种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英语新课标及“双减”政策的要求,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运用能力效果有限。教师应通过教学创新改变这种方法,采用适合发展学生语用能力的英语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语用能力
思想决定行动。因此,小学英语教师首先应认识到语用能力对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找到合适的教学策略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英语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良好的语用能力意味着学生能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并发展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避免在英语的语言交际中出现知识或者文化层面的失误。目前,之所以很多人的英语运用被称为“中式英语”,正是因为其知识掌握不牢,缺少对外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应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加深对“双减”政策的理解。教师可以收集小学英语教学的分析视频或者专业书籍,积极地开展教学创新。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应积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开展教学实践的同时验证理论学习成果,与学生共同成长,实现教师教育专业素养和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同步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在自然地吸收知识,如将外国文化与中外文化进行对比,了解学生对中外文化的认识,这些对教师来说都是有用的知识,能够帮助教师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学习的具体路径上,教师除了要深入理解相关政策,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外,还要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了解可能与学生产生关联的英语知识与知识情境。
教学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前,教师应找到有关这个故事的图书读一读,了解其中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把握这本图书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观点及给读者带去的温暖感受。在实现了自身对图书内涵有效学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将故事串联起来并补充完整,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故事分场景表演出来,在趣味的学习活动中巩固英语知识,体会其文化内核。这样既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不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身心压力。
三、创设真实语境,激发语用兴趣
学生未来对英语的运用主要在真实语境中,而不是各种练习、测验或考试。相比后者,真实语境要更为丰富多彩,有着更加多元的内涵,往往关联着学生的语用意愿,而不是来自教师或他人的要求,学生能够带着兴趣自然地参与语言交流。因此,在英语学习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尽可能创设真实语境,激发学生的语用兴趣,全面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要开展分层或者差异化的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中找到适合自己表现的舞台。
例如,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1 Cinderella,本单元是小学生耳熟能详的灰姑娘的故事。教师可以在假期就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学生可以自由结组,结合教材内容和收集相关内容,自行创作剧本,用英语表演故事,并拍成视频发给教师。学生结成小组后,教师协助大家做好分工,鼓励大家发挥优势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开学之后,教师播放各组视频,并请每组选出一名代表用英语大致介绍这个故事。
又如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整个单元围绕animal friends展开,其中,Story time板块Nancy、Mike等从颜色、身体构造、能力等细节入手描述了各自的动物朋友,其中涉及的核心句型包括“I have…animal friend(s).”“It is…”“It has…”“It can…”;Grammar time板块以有关动物描述的句子展开,聚焦于单数第三人称的动词、助动词的变形,涉及的核心句型为“I/We/You/They have…” “He/She/It has…”“Do you/ they have…?” “Does he/she have…?”“Yes, I/we do.”“No, I/we/they don’t.”“Yes,he/she does.”“No,he/she doesn’t.”;Fun time板块以趣味问答的形式将Story time和Grammar time板块涉及的英语核心句型融合为一体,引导学生从颜色、身体构造、能力等方面对自己的动物朋友进行描述;Sound time板块将字母“u”的发音融入童谣中,创作了Rubber duck的趣味小故事;Culture time板块同样以动物入手,对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代表性动物进行了展示;Cartoon time板块围绕Bobby、Sam和他们的新朋友—一只螃蟹展开,故事情节有趣,同时又对本单元的核心句型进行了呈现;Checkout time板块则鼓励学生在口头交际或书面表达中描述自己的动物朋友。在梳理了Our animal friends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后,可以发现,其将具体的英语知识寓于animal friends这一主题中,始终强调“Animals are our friends.”。而这便是本单元思政教育的切入点,教师可以由“Animals are our friends.”出发,将其贯穿、落实到整个单元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扎实学习英语。
四、营造良好氛围,激励持续参与
基于语用能力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靠学生主动参与。如故事表演,如果学生不愿意参与,在活动中就可能敷衍了事,被动等待其他同学完成剧本创作,再简单地背诵剧本内容。表演的时候也会缺少情感投入,难以产生感染力,最后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鉴于环境氛围对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影响,英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良好氛围,激励学生持续参与小学英语的语用活动,而且还可以和学生家长合作,让学生能够一直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
教学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Holiday fun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和家长共同完成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先和家长交流讨论,回忆假期生活,对假期生活进行简单的记录和总结,还可以配上照片或图画,将其中有趣的内容串联并呈现出来,最后再用英语讲述。教师在布置作业的同时就要与家长沟通,请家长提供必要的配合,对学生的表演予以及时的表扬和肯定。上课时大家就基于预习成果展开分享和讨论,奠定本单元学习的基础。
五、优化教学评价,推动不断进步
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是知识型的课堂,因为教学评价一般关注的也是学生在考试中表现的知识掌握程度,如语音、词汇、语法的掌握情况等。但对于学生是否能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有效应用英语知识,是否达到交流表达的目的和效果,则较少得到教师的关注。这与英语新课标所提出的小学英语教学的考查应着重关注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并不相符,而且会增加学生的身心压力。另外,师生的创新活动也难以通过这种评价体现出效果,无法对学生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创新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推动学生的不断进步。如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包括学生在准备表演时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而且要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即使是在考试中,教师也要增加和语用直接相关的题目,如让学生分辨国内外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可以用图片的方式加以展示。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师生共同寻找解决方法,进行自我创新,创造出更加多样、有趣的语用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应体现综合实践,学生需要实现全面的成长,将来能够真正用上英语知识,体现个人价值。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语用能力的培养,采用全新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红梅. 小学英语教师的语用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
[2]袁雪. 北京市某民办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大理:大理大学,2021.
[3]李梦婷. 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问题诊断和教学对策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22.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