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大单元背景下开展习作教学。在本单元的习作教学中,教师试图顺应“利用习作例文,让方法落地;重视学生独特体验,让思维开花”的教学思路,提供学习支架,指导写作方法,调动情感体验,明确评价标准,让学生获得表达的成就感和写作的乐趣,使语言的学习与建构有了真正的价值。
【关键词】习作单元 学生体验 习作方法 教学策略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无论是课文还是习作都指向了学生思维品质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想象。在“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一人文主题下,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深度学习,“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纵观本单元,两篇精读课文为学生感受想象的奇妙作好了铺垫,“交流平台”为学生如何展开想象提供了思路,通过“初试身手”鼓励学生进行想象的尝试和实践。两篇习作例文以旁批和课后思考题的形式为学生展开想象提供了思路。本单元的习作任务就是写一个想象故事,七个有趣的既定主题能顺势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而具体的写作要求则为学生指明了写作的方向。习作单元为学生创设了运用语言的真实情境,学生更容易产生阅读与表达的需求,语言的学习与建构有了真正的价值。
一、勾连单元内容,体验想象之奇
作为习作单元,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想象的奇妙。如何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从体验到实践就是本次习作课需要落实的学习任务。教师要在循序渐进中努力让学生获得言语“密码”,创作一个想象故事。
习作单元应该“整”教,教师要整体把握单元内容,让学生在培养习作整体意识的同时学习表达。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各板块之间的联系,积极联系单元内容。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导读页名言,让学生初步感受想象的魅力;再带领学生回顾两篇课文并探讨,从而明确,想象可以延伸现实中已存在的事物,还能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指印画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前准备好指印画并在课上交流,对于这样有趣的图画,他们有话可说并乐于分享。“接龙编故事”环节中,学生根据开头大胆创编情节,只要言之有理并说清楚即可。“初试身手”板块让学生在尝试中体会想象的神奇,也调动了他们创作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利用习作例文,打开学生的想象思路。最后,通过习作表达,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把想象的故事写下来。
教学中,教师要整体观照本单元内容,为学生大胆想象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体验想象的奇妙。
二、研读习作例文,掌握想象之法
本单元的两篇习作例文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讲述了想象的故事,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抽丝剥茧”,抓住两篇例文的“内里”展现给学生,为学生打开想象的思路。
《一支铅笔的梦想》一文围绕铅笔细长的特点,产生了一连串的想象。教学中,教师以“梦想串”为支架,提示学生既要关注每个梦想的结构特点,又要关注梦想的角度和内容。
师:铅笔的梦想可真不少!通过寻找,我们一起梳理出了铅笔的“梦想串”。(图1)
师:请你们观察铅笔的梦想串,说一说铅笔的几个梦想有什么特点。
生1:铅笔想变成的芽儿是细细长长的,花儿的茎也是细细的。
生2:豆角小小的,丝瓜长长的,它们都是细细的。
师:不管铅笔的梦想怎么变化,这些想象都是围绕着铅笔细长这一特征展开的。
师:要想把铅笔的梦想说清楚,你们发现小作者的表达奥秘了吗?
生3:在“梦想串”里,左边交代了地点,右边是铅笔在这个地方丰富的想象。
生4:每个梦想都先写铅笔来到了哪里,再写做了什么,用“知道我要做什么吗?”引出具体内容;最后都是以“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结尾。
师:铅笔的第六个梦想可能是走进学校,它要做什么?
生5:它的第六个梦想是走进学校。如:“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变成一根笔直的旗杆,让鲜艳的红旗能迎风飘扬。我还要当一会儿路灯,在黑暗里为路人照亮回家的路。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师:旗杆和路灯都符合铅笔的特点,你很会想象。铅笔还会有哪些梦想?
生6:它的第七个梦想可能是奔向田野。如:“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长成金黄的稻谷,和我的伙伴们在秋风里荡起金色的麦浪。我还要深深地沉下身子,向辛勤的农民伯伯鞠上一躬。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师:铅笔的梦想一定还不止这些,请你们展开想象,继续完成“梦想串”吧。
基于“梦想串”,教师让学生继续想下去,关于“梦想”的仿写设计也是有层次的,由易到难,有扶有放,在层层递进中使学生掌握表达的方法。
第二篇习作例文《尾巴它有一只猫》颠覆常规思维,反着来想,创作出了意想不到的故事。教师紧扣例文有问有答的形式,设计了“问题链”,在“问题链”的推想中,让学生体会想象的大胆与奇妙。教师既然习得了例文“反着想象”的方法,不如继续鼓励学生围绕“还有什么会有一只猫”这个问题想开去。
师:自己读一读例文,思考这篇文章有趣在哪里。
生1:小作者有那么多异想天开的问题,他前后问了五个问题:(1)尾巴怎么能有一只猫?(2)会不会就是一只跳蚤?(3)你为什么还跟着它到处跑?(4)为什么尾巴就不能有一只猫?(5)除了尾巴,还有什么能有一只猫?再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想象,讲述尾巴拥有一只猫的奇妙故事。
生2:原本是猫有一只尾巴,反着来想,有尾巴就有一只猫了,这样的想象真大胆。
师:故事似乎还没有讲完,说一说还有什么会有一只猫。
生3:我觉得可能嘴巴会说,原来我有一只猫!想吃什么,不吃什么,猫都乖乖听我的话。
生4:四条腿也可以有一只猫!往哪里去,不往哪里去,猫都要听四条腿指挥。
师:就这样反着思考,我们就能有新颖的角度,这样的想象既奇妙又大胆。
“问题链”的设计既呼应了前篇例文的“梦想串”,让教学设计更加巧妙,也让学生对例文的模仿有“法”可依。
以习作题目之一《好玩的国王》为例,学生可以尝试逆向思维,模仿例文反着想象:国王在人印象中是威严的,但《好玩的国王》里这个国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变着花样带大臣们玩游戏;这个国王有很多特立独行的爱好,比如他喜欢倒立着走路,开心的时候还会翻几个跟头,就像一只活蹦乱跳的猴子……例文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可供模仿的方向。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习作课应积极关注学生特点,巧妙传授写作方法,努力拨动学生的心弦,激活学生语言生长点,尽显习作课堂的魅力。
三、巧设故事情节,丰富想象之料
生活是想象作文的基础。以习作题目《滚来滚去的小土豆》为例,教师在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时,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一想现实生活中土豆是什么样的。在此基础上拓展和延伸,“土豆王国”里的土豆们有什么特别之处,教师指导学生抓住这些不同点来创编情节,由此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学生也在交流中“发现”了土豆的神奇和有趣。
除了联系生活外,提问也是个非常好的支架,学生可以围绕主题提出问题,如围绕《躲在草丛里的星星》可以提问:星星为什么躲在草丛里?这颗星星是从哪里来的?它有翅膀吗?星星躲在草丛里干什么?它会遇到谁?这些问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教师再指导学生尝试用具体、丰富的情节描写来回答这些问题,同时梳理情节脉络,这样,文章的思路就更清晰了。
无论是联系生活去发现不同,还是针对主题提问,都是为了让学生有内容可想象,想得更“深”,也想得更妙。
四、交流分享习作,获得想象之趣
评价和修改是写作实践中重要的一环,教师的评价固然重要,但是让学生参与评价和修改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和主动意识。
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思维的特点,抓住想象作文的特性,在大单元学习的背景下实施多元评价,巧妙地从“有趣的角色”“动人的情节”“新鲜的表达”三个维度指导学生评价,让作文的修改有依据。教师先带领学生分享和交流习作内容,如可以自我推荐最有趣的角色,采用批注的方式交流范文中印象最深的情节,还可以通过朗读范文里优美的词句,体会有新鲜感的词语使用的妙处。教师试图从新颖的评价角度改变学生对习作评价单调、枯燥的刻板印象,通过评价与修改,学生把句子写得更通顺,把内容写得更清楚。
习作单元的主要目的是在读写相融的训练中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在大单元的设计理念下,既要重视学生方法的习得,也要强化实践的体验,让学生既能体会想象的奇妙,又能获得表达的快乐。
本次习作教学就是试图顺应“利用习作例文,让方法落地;重视学生独特体验,让思维开花”的教学思路,提供学习支架,指导写作方法,丰富情感体验,明确评价标准,让学生在表达、交流与评价中获得思维的发展,提升学习力。
【参考文献】
[1]熊梅,李洪修.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单元学习的价值、特征和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8(12).
[2]章绍耘.小学语文单元习作教学策略探析[J].名师在线,2020(34).
[3]郭惠敏.统整习作单元 助力习作教学: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J].江西教育,2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