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段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2024-12-04 00:00:00邓巧玲
师道·教研 2024年11期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同时也能通过丰富词汇积累,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境界。

但由于小学低年段学生年龄小,对于社会传统和古文的了解比较少,感性认知强于理性认知,再加上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远离现代生活,造成了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接受困难。因此,在小学低年段开展古诗词教学应该采取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策略,才能令到教学实践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注重导入的趣味性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得以按预设顺利进行,并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好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堂的导入环节没能很快抓住孩子们的学习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那么接下来的关键知识点的教学往往会令到教师捉襟见肘。鉴于小学低年段学生有效注意时间短、好奇心强的课堂表现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动画视频等方式方法,迅速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把他们带入到古诗词教学的知识内容上来。

比如在教学李白的《静夜思》时,我们会发现其实许多孩子都已经在上小学前就学过、甚至背过这首诗,有个别孩子甚至能够把整首诗的意思解释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果只是简单的讲授这首诗的话,很多孩子可能都会心生厌倦,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这时,我们可以播放《长安三万里》里面的精彩片断,然后给孩子们简要讲述李白瑰丽传奇的一生,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杰出诗人的丰满形象,从而激发孩子们深入学习、深度理解《静夜思》,进而深刻探寻诗仙李白诗歌作品的丰富内涵和盛唐气象的兴趣与动力。

二、着重情境的真实性

古诗词的语言风格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异,孩子们理解起来有着不小的困难。古诗词的创作时代距今都有着数百年光阴的阻隔,对于小学低年段6—8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其因时代的更迭与隔阂而与当下生活的严重断裂,难以仅凭老师的口头描述与言语阐释而令到生活在21世纪的孩子能够迅速建立起对数百年前诗人生活的正常理解与内心共鸣来。这时候,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让遥不可及、难以直观感受的古诗词的意境、画面、内容、声音以生动、形象、立体的方式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原本让人束手无策的许多难题便不攻自破、迎刃而解。

比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小池》一诗,通过对初夏一处小小池塘的仔细观察与生动描写,一句一景,景景如画,动静结合,洒脱流畅,以自然朴实的美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但对于低年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既很难通过这短短的28个字读出小池的各种美好,也很难对诗人杨万里的写作意图产生深度的共鸣与对话。这时,我们不妨先给孩子们播放一段配合《小池》这首诗的动画视频,通过视频向孩子们展示一方小池的上方,正有一眼细细的泉眼汩汨而出,曼妙的柳树枝条随风轻舞,树阴之下数株碧绿的荷花刚刚吐蕊,几只蜻蜓时而戏水,里面停留在荷花之上,似与荷花窃窃私语......如此直观形象又与诗歌内容高度契合的视频画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诗中的美好景象,此时我们再引出《小池》一诗,这样真实的情境创设之下,自然更有利于孩子们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于诗人创作时内心情感世界的感知与共情。

三、侧重文化的渗透性

学生核心素养包括三大方面和六大素养,其中人文底蕴是六大素养之首,由此不难看出人文底蕴的重要性。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古诗文的内容,强调对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在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得以精神滋养,厚植其文化底蕴,进而养成并不断提升其文化自信是其重要旨归。因此,我们不能总是局限于字词的讲授、内容的阐述、韵律的把握,更应该侧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比如在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时,因为这首诗的内容与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相关,这时,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来分享重阳节的来历,了解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祭祀、赏菊等传统习俗,引导学生去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内涵,感受古人在节日中的情感表达。还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拓展性作业:和父母一起上网搜索,看还有哪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著名古诗词,这些古诗词背后反映的是古代诗人们怎样的思想情感,等等。通过对古诗词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关注与学习,引领孩子们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养,强化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