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印发,其明确指出:“将评价融入教学设计,实现‘教—学—评’一体,发挥评价促进学习和改进教学的功能。”在新课标背景下,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面临多重挑战,如学生参与度不高、知识传授与实际应用脱节、评估体系的单一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学—评”一体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路径。该理念强调教学内容、方法与学生评估之间的有机结合,旨在全面、动态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与意义
1.“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者水越敏行等人在分析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后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他指出应该将评价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此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近年来,这一理论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崔允漷教授认为,“教—学—评”一体化是指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三个因素的协调配合程度。崔成林教授也指出:“教—学—评”一体化,即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原则,是教师入门第一课。笔者认为,“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在课堂上,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设定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并通过多种反馈形式,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是当代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创新。它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学、学习和评价三者相对独立的局限,强调学习过程的连续性、互动性。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去实践。同时,评价也不再局限于学习结束后的考试,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形式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这种连续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而教师也能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
2.“教—学—评”一体化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历史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学质量是“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整合教学、学习和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支持,从而促进其专业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需求,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与方式。同时,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首先,历史作为一门涉及广泛知识、多元视角和深刻思考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记忆历史事件,更要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其次,“教—学—评”一体化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活动和评价标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时,学生不仅需要知道事件的时间和参与者,还要理解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和长远影响。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和项目研究,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历史事件。
(3)“教—学—评”一体化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个人发挥。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和考核,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让学生深入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这样,“教—学—评”一体化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关注,从而在教学、考核等方面的针对性、实效性更强。这种个性化的授课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将潜能发挥到极致。
总而言之,“教—学—评”一体化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使得历史教学不再局限于事实的传授,而是成为一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历史的过程。通过这种模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历史学习。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立足核心素养,确立学习目标。
“目标是灵魂,它既是课程逻辑的起点,也是课程逻辑的终点……没有清晰的目标,也就没有标准来评价学生到底学会了多少。”要在课堂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首要的任务是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并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评价始终围绕这一主线展开。
《新文化运动》一课以“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历史意义”为线索,叙述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表述涉及“了解”“知道”“认识”三个不同层面的动词。依据课标和生情,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通过文字与相关图片史料等互证分析,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时间、开始标志、代表人物、口号和阵地。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通过《新青年》杂志史料及史家观点,分析新文化运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及影响。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通过对前面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认识到中国近代化探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历程,体悟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等为民族进步做出贡献的敏锐眼光、非凡勇气与精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依据学习目标,制定评价量表。
学习目标确定后,接下来便是制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旨在全面覆盖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应用和态度变化。知识层面,学生需要展现对新文化运动主要事件、人物和思想的深刻理解。技能层面,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在多元文化视角下进行综合性思考的能力。态度方面,评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态度变化,包括他们的参与度、合作意识和对学习过程的投入程度。这些标准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所期望培养的核心素养细化而来,确保评价的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
学习目标评价内容
评价主体和等级
自评师评互评
目标1:通过文字与相关图片史料等互证分析,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1.能依据文字和图片史料,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整理,准确归纳出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能依据史料提取一定的信息,进行归纳,但不够全面。
3.不会依据史料提取信息,归纳能力弱。
目标2: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时间、开始标志、代表人物、口号和阵地。1.积极阅读教材,准确找到历史信息,并快速完成表格的填写。
2.能阅读教材,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完成表格的填写。
3.能阅读教材,找到部分知识点,表格填写不完整。
通过探究式学习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与小组成员积极配合,并能耐心倾听他人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2.与小组同学能较好地配合,基本能倾听他人观点,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3.没有参与探究式学习,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
目标3:通过《新青年》杂志史料及史家观点,分析新文化运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及影响。1.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能依据教师提供的史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能依据史料,得出结论,表达基本准确,有一定的见解。
3.无法从史料中获取信息,表达不太流利,没有形成自己的见解。
目标4:认识到中国近代化探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历程,体悟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等为民族进步做出贡献的敏锐眼光、非凡勇气与精神。1.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整罗列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用思维导图表达出来。2.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历史思维方法,整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用思维导图表达出来,但不完整;能感悟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精神,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3.不太会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依据评价量表,设计教学活动。
在“教—学—评”一体化中,学生的“学”是中心,“教”与“评”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整体水平出发,设计出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活动。
根据上述的学习目标和评价内容,本课教学设计以“思想照亮未来”为主题,以北大招收的第一批女学生在进入北大接触《新青年》的所见、所闻、所想为情境,进行探究式学习,重点解决四个核心问题。(1)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开始的?(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概况和基本内容。(3)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及影响。(4)认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与特点。本课的评价活动伴随着这四个核心问题展开,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有机统一。
本课在刚开始就设置情境:假如你是北大的学长,你如何向刚入学的女同学们介绍最热门的杂志《新青年》?然后设置学习活动一:请阅读课本内容,完成新文化运动概况一览表。通过学生的填表情况,利用评价量表里的评价内容来检测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在了解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后,再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并设置了学习活动二: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都知道这本杂志诞生于1915年,那么当时的中国是怎样的情形?为什么陈独秀选择此时创办杂志?学生通过阅读史料,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得出结论。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上,民主共和的希望与复辟帝制的现实形成巨大的落差,民主科学的新思想与尊孔复古的旧思潮发生激烈的冲突,让学生感受到当时中国的黑暗现实。在学生阅读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关键信息的提取,并通过评价内容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
在讲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项目式学习活动三:探寻《新青年》杂志一度停刊,之后再“复活”之谜。给出四则史料,让学生阅读史料,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寻《新青年》“复活”的原因,并给出评价量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和表达方面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则给予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并参与到不同小组的讨论中,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
在微项目学习活动这个环节,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思考和小组讨论,彻底了解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因此,在“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及影响”这一环节,学生对于教师给出的史料能驾轻就熟地进入阅读和讨论状态,并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认识到近代知识分子为实现救亡图存所做的探索,增强了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课堂的最后总结环节,设计学习活动四:以年代尺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任选其中一种方式)梳理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归纳中国近代化早期探索的特点。这一环节需要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由于时间的关系,在课堂上有些学生无法及时完成本环节任务,因此,把这一任务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后,提交作品,并重新设计了如下评价量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客观评价。
本次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评价为依托,确保评价的公平性、有效性与透明性,让每位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得到公正的评价。评价方法采取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元化策略,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定量评价,如表格填写,提供了学生对新文化运动关键事实和概念掌握程度的直接指标。而定性评价,则通过思维导图、项目报告和口头展示等形式,深入探究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历史分析能力及创新思维,揭示了学生如何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和进行深层次思考。
三、面临的挑战与对未来历史教学的思考
教学过程中的一大挑战是如何确保学生能从活动中获得深度学习,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知识涉猎。此外,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也比传统的知识记忆评价更加复杂。对未来历史教学的思考强调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性,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并整合新的教学和评价策略,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应着重于如何更有效地整合这三个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探究《新文化运动》教学之旅,教学策略的多样性与评价方法的创新性并肩而行,揭示了深度教学与学生参与的微妙平衡。案例分析折射出的成功光芒与遇到的挑战交织,促使我不断反思与调整。未来的历史教学,仿佛一条蜿蜒的河流,既需要沿着“教—学—评”一体化的航道稳健前行,又需在创新与传统的交汇处勇敢探索。这一切,旨在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对历史的热爱,培养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批判性思维。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3—29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