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研究发现,试题材料不断增加,导致试卷难度逐步提升。历史材料分析题在高考试卷中分值占比较大,所以,研究材料分析题解题思路是现阶段全体教师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树立时空观念,寻找解题思路
历史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解释历史事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尊重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应正确判断时空属性,也就是历史事件涉及哪些人物、哪些国家、哪一时期,结合自己的认知展开判断,精准定位材料题的答案。
以山东省2022年历史高考试题第3题为例:
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衡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浙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泊澐墓纺织品60余件。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考古发现的纺织品位于福建、江苏、湖南、江西等地,可见宋朝的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B项正确。材料尚未提到海丝贸易,A项排除;衣料材质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排除C;单从材料难以认定南方纺织技艺超过北方,故排除D。
分析选择题中的材料时,学生应抓住时间与空间,从一些小切口挖掘正确答案。题干在提到朝代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时间段。在提到一些信息时,学生需要结合时间做出判断,总结涉及的一些历史事件,在史料实证中找出答案。历史是发展变化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尝试从自己熟知的历史事件延伸,并结合具体的时间进行分析。题干信息通常会涉及一些朝代、年份、制度、文化等,学生在材料分析中,应养成从自己熟知的方面寻找突破口。
二、严抓关键词汇,精准定位信息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材料题,都会在题干中传递出一些有助于答题的信息,这些信息通常隐藏在关键性词汇中。学生在解答历史试题时,应严抓关键词。这样可以缩短学生的信息阅读时间,同时有助于学生在答题时找准重点。在抓关键词时,学生需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观察题干中的转折性词汇、递进性词汇与假设性词汇,如然而、但是、并且、而且、如果、假设等。在词汇的变化中发现题干想考查的知识点。第二,题干材料的中心思想,或者主干部分,就是挖掘答案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分析材料题时,应反复阅读题干。第三,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应注重一些细节处的提示,这能帮助自己快速找到正确答案。对于非选择题型,更应抓住关键词进行解答。
在挖掘关键词时,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开阔,给出的答案也会更加准确。尤其在做选择题时,学生更应注重这些关键词汇,避免出现审题失误,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
三、重视标点符号,解读深层含义
标点符号是材料题中值得研究的部分。高考试题具备严谨性与科学性,每一段文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经过反复推敲之后才出现在卷面上。笔者认为,每一个特殊的标点都是有用的,学生在分析材料题时,应重点关注这些标点符号,如省略号、双引号等。
以2022年山东省高考历史试题第17题为例。学生在答题过程中,需要讲明“李超们”新生的出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李超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她突破家庭与世俗,坚持求学,最终病逝医院。为“李超们”加上双引号,可以看出这个词汇不仅是形容李超的,更是形容千万像李超一样的新青年。在突破这一层面之后,学生的答案将进一步深化,解答的思路更符合题干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在试卷中占据半壁江山,学生要想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必须提升材料题答题能力。笔者站在高中历史教学视角,结合2022年山东高考历史考卷展开分析,认为材料分析需要从细节部分突破,如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关键性词汇、标点符号等,这些都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