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分析说明题的分类与解答

2024-12-04 00:00许俊峰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24年10期

分析说明题是各地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中出现较多的题型之一,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试题进行分析、解答,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材料类型和问答方式,道德与法治分析说明题可分为案例分析型、现象解读型以及观点阐释型三种类型。学习时,我们应针对三种分析说明题积极总结解答思路,不断提升解题能力与解题水平。

一、案例分析型分析说明题

案例分析型分析说明题一般给出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要求学生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对所给的案例进行分析,重在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该类型的试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有条理地加以阐述。

例1.“凉山孟某”是一个百万级网红,她是“彝族少女中途辍学,为了养家背井离乡出去打工,被骗后回来放牧,靠自媒体养活了自己”故事中的主人公。然而,这一切都是编造出来的。“凉山孟某”所在的某传媒公司,精心编写剧本和话术,将她包装成身世悲惨、家庭贫困的形象,以博取大家的同情。近日,当地人民法院对“凉山孟某”“凉山阿某”案一审宣判,8人因虚假广告罪被判处9个月至1年2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至10万元不等罚金。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明白哪些道理?

解析:本题以案例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犯罪行为、合理利用网络、诚信的重要性等。解答时,结合材料信息,可从网络的消极影响、合理利用网络、诚信的重要性、做诚信之人、法不可违等方面分析作答。故答案为:①网络上出现的虚假、不良信息,误导大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危害社会稳定。②我们要学会辨别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④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⑤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二、现象解读型分析说明题

现象解读型分析说明题往往呈现社会上的一些现象、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措施,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该类型的试题,应认真审题,怎么问就怎么答,避免答非所问。

例2.当前,一些中小学生形容自己的假期居家生活往往用“宅”和“懒”:“(我)不怎么出去玩,要么就是和同学互相串门打游戏”“在家除了打游戏就是看电视,出去活动太累了”“我太懒了,只想待在家里玩手机玩游戏,就是很宅”……“无社交”正在成为一些中小学生的童年缺憾。

社会生活需要交往。只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通过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才会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阐述“无社交”缺憾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2)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

解析:本题材料给出了中小学生“无社交”的现象,考查这一现象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

“无社交”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从导致青少年的沟通能力和社交技巧得不到锻炼和提升、导致青少年的视野和思维受到局限、导致自我认知不足等角度分析作答。如何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可从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主动与他人交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通过共同的经历和体验增进感情等角度分析作答。

三、观点阐释型分析说明题

观点阐释型分析说明题一般结合某一现象、问题,展示一些观点,然后让学生回答对待观点的态度,并说明理由。解答该类问题,学生既要明确给出自己的态度,又要结合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阐述理由。

例3.穿法袍,握法槌。淮安市某中学开展了模拟法庭活动,随着“审判长”庄重的法槌落下,关于“校园欺凌”案件的“庭审”正式开始。

案件事实审判结果

王某、张某、冯某是同学,均系未成年人。他们曾经因为琐事发生过矛盾。几天后,王某、张某等4人在校园内强行向冯某索要1500元,但因冯某说要报警作罢。不久后,王某、张某纠集多人围住冯某,将其殴打致伤,还拿走其2000多元的财物。事后,冯某的家长果断选择了报警。

判处王某、张某有期徒刑6个月;判处其他4人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

(1)针对本案,有同学认为“将人打伤、拿走财物的行为只是违纪行为,这样处罚是小题大做”。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2)作为模拟法庭的旁听者,请你谈一谈该案件对我们青少年的警示。

解析:本题以案件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犯罪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等。

第(1)题,分析可知,应不赞同题中同学的观点。“将人打伤、拿走财物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触犯了刑法,需要受到刑罚处罚。

第(2)题,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该案件对我们青少年的警示。本题实质上是考查如何预防违法犯罪。解答时,可结合案件,联系教材知识,从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等方面作答。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分析型、现象解读型以及观点阐释型分析说明题有各自的特点,解答时需要先分析题目给出的材料,而后探寻解题思路。一般情况下,三种类型的分析说明题既有直接考查课本知识的,也有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作答的,解答时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进行:认真审题,吃透题意,明确考查的知识回顾所学,调用或整合所学知识工整、有条理地书写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