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绒绣是中国刺绣艺术和西洋美术相融合而诞生的一种独特绣艺,既有江南精湛的手工艺技法和欧美装饰艺术的表现特色,又有融会贯通、自主创新的海派风格,目前主要在江浙沪一带流传。
历经百年风雨的上海绒绣
绒绣又叫“绒线绣”或“毛绒绣花”,是一种用彩色羊毛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面料上绣出各种画面和图案的刺绣工艺。
作为舶来的工艺技术,绒绣在中国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其引进之初的产品与欧洲一样,多用作手提包、拖鞋、靠垫等日用品的装饰面料,纹样以花卉图案为主,配色亦比较简单。
《上海二轻工业志》记述,绒绣起源于意大利,20 世纪初传入上海。1918 年,美籍犹太人福斯特格莱开设谦利洋行,经营中国传统的工艺品及绒绣、花边等产品。谦利洋行的中国买办杨鸿奎包揽全部订单,并在黄浦江沿岸开办绣花厂和绒绣习艺所,培养了一大批绒绣优秀人才。
20 世纪30 年代末,以刘佩珍为代表的沪上刘氏五姐妹在改进绒绣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绒绣工艺制作人物肖像并获得成功。20 世纪50 年代初,上海的绒绣艺术家高婉玉等人再度对绒绣的工艺技术进行改革,包括研究配色方案,并自己进行染色,从而使绒线的颜色由固定的数十种增加到上千种。同时,借鉴其他刺绣工艺的针法技术,运用擘线、拼色、加色等技法,彻底解决了绣制对象的色彩转折过渡难题,极大地丰富了绒绣工艺的表现能力。绒绣的表现对象也由原来的花卉图案扩展到人物、风景和油画名作,以及彩色照片的复制。
百余年来,源于欧洲的绒绣工艺技术进入中国后,经过中国艺术家的改良、丰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之一,近50 年来创作的绒绣作品亦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品的经典之作。
2011 年5 月23 日,上海绒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工艺特点
绒绣虽然是刺绣工艺的一种,但与传统的丝绣工艺技术相比,其绒线材料的质地比丝线显得厚实,使用的针法也不复杂,主要有呈斜点状的打点绣、十字针、扒针、掺针、拉毛、乱针等,可视画面物象表现的需要,灵活配置选用进行再创造。
绒绣的工艺非常精细,它采用特殊的绒线作为材料,通过绣制者精湛的技艺,将绒线一针一线地绣在布面上。绒绣的针法多样,包括平针、乱针、长短针等,这些针法的运用使得绒绣作品层次分明、色彩丰富。
上海绒绣表现题材广泛,既有油画、国画,也有摄影作品,人物肖像、动物、风景、花草图案都可以成为绒绣蓝本。上海绒绣擅长表现名山大川、古典建筑、文化古迹、城市景观、民俗风情,也可根据个性化创作图稿,绣制别具一格的艺术欣赏品。
其远观色彩浓郁,层次清晰,立体感强;近赏色彩丰富有变化,层次复杂而分明。整个画面由多种色彩交融汇合,通过人们视觉感官的反应,形成独特的复色艺术效果。
上海绒绣不反光,视觉效果柔和,质感厚实稳重、富丽高贵,无论观赏者从正面还是侧面观赏作品,都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从画稿到绒绣,并非被动地效仿和临摹,而是一个再创作过程,它既要符合原作的精神,又要表达出绣制者的理解和个性。不同题材、尺幅的绒绣作品,可适用于各种类型楼、堂、馆、厅、室的陈列布置,其艺术效果是其他形式难以比拟的。
工艺流程
1.设计选稿
“设计选稿”要求确定绒绣作品的内容和尺度规格;“读图”要求参与绣制者认真分析和理解原稿的境界。
2.缩放
“缩放”是指按照比例将画稿放大或缩小以适合绣制;“分色、配料”是指由专门人员从储备线里挑选出配线。
3.染色
“染色”工艺主要用于艺术品绣制。染色需准备搪瓷盆、玻璃棒、脱水机、竹竿等工具,然后根据图稿及所绣作品的规格大小,分析色系、色阶,估算各种色线的线量,做到“量、色对应”。在染色工艺中,色彩的准确程度与染料(红、黄、蓝三原色)的成分比例、添加投入有关,线色浓淡与高温下置放的时间长短、染料与水的比例有关。小规模染色一般凭借目测,大规模染色需借助小样测试后再确定颜色配方比例。
4.上棚
染色完成后,专门人员将色线按色系由深至浅“排线”,保证不缺色。然后裁剪麻布,按照画幅规格“拼接麻布”;依次在图纸和底布上打九宫格;待底布“上绷”,在绷架上绷挺,就可以“勾图”“翻样”了。
5.绣制
“勾图”“翻样”,即用绒绣的语言来表达画稿。
6.质检
绣制结束后的“质检、验收”工作同样重要。绣制者要将作品与原稿进行反复对照,做必要的“调整、修补”,经过“整烫、缝合、整理、配框”,才能打包出厂,安装上墙。大型绒绣作品还需要建筑装饰工作人员配合收边。
何冬梅:绒绣为笔绘光阴
何冬梅,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绒绣”市级传承人,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文化服务中心绒绣师。
何冬梅的师父——孙原丘、汪振男夫妇当年工作过的上海东方绒绣厂曾是全国最大的绒绣生产和出口基地,轻工业部出口创汇先进单位。在最辉煌的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东方绒绣厂的产品远销欧美、中东地区,以及南非、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从业人员数万人,年产值三四千万元人民币。
可惜,从2004 年开始,海外市场不景气,公司订单量每况愈下。到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售价不菲的绒绣突然间失去了市场,公司倒闭,员工离去。本来一心扑在绒绣生产上的何冬梅也开始考虑:要抛弃绒绣,另谋出路吗?“做了这么多年,不做也挺可惜的”,谈及当年留下来的原因,何冬梅坦诚地说,“主要是自己喜欢”。面对已经投入数十年光阴的绒绣,想要轻易割舍实在太难。
何冬梅曾和金雯一起创作《梦想之城》,这幅4.05 平方米的作品以宏大视角展现了上海浦东的发展风貌,何冬梅与金雯不断尝试填补颜色,尽可能弥补摄影原作上没能体现的立体感。最终,她们以307 644 针完工,使用1000 多种颜色的绒线共10 公斤,线的总长度约26 000 米。
是任由其成为博物馆里的非遗,还是重新唤醒这项文化遗产? 2015 年,高桥镇成立上海东岸绒绣艺术研究中心,创立非遗保护智库联盟,引进更多人才保护绒绣。何冬梅成为研究中心的负责人,进一步扛起了传承的重任。
何冬梅和同事们每周开设传习班,免费教授绒绣技巧。“没人学习绒绣,断了可惜。只要有机会,有人肯学,我们就尽量教。”在镇政府的帮助下,何冬梅还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奉贤实验中学、高桥镇小学开设了绒绣探究课程。
绒绣传习所优秀学员们还成立了“上海绒绣志愿者团”,志愿者们不仅能够独立完成绒绣作品,还积极与设计师们讨论如何将绒绣这项传统文化和生活美学相结合,设计开发绒绣文创品。杯垫、手包、旗袍、高跟鞋……有时候是局部镶嵌,有时候是图案移植,被“活化”的绒绣似乎拥有了新的生命。
高桥作为上海绒绣的发源地,历经辉煌与没落,如今在何冬梅师徒两代人的努力下,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嬗变。“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何冬梅说,这不仅是对她20多年从事绒绣的总结,更是传承绒绣需要坚定的信条。“我相信,总能找到一两个,能像当年的自己一样,爱上这门手工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