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政策趋势与企业战略适应性研究

2024-12-03 00:00:00张若玉
管理学家 2024年24期

[摘 要]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绿色金融政策,旨在引导资本流向环保、节能和清洁能源等领域,促进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这些政策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而且对企业的经营模式和战略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绿色金融作为支持绿色发展的关键工具,在我国政策的引导下,正逐步探索适合企业的发展路径。基于此,文章聚焦绿色金融政策的演进趋势,探讨了我国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提出相应的企业发展策略,旨在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推动技术创新,完善风险机制,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绿色金融;适应性战略;融资成本;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4)24-0086-03

一、绿色金融政策概述

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其宗旨在于支持环境友好型项目和企业,通过金融活动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种金融活动不仅包括传统的贷款和投资,而且涵盖债券发行、风险管理以及相关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推动社会朝着低碳、绿色的方向转型。

从2 0 1 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特别是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重要政策文件还有2 0 2 1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2 0 2 2年中国银保监会印发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以及2 0 2 4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

监管部门不断优化绿色信贷政策保障体系,推动绿色信贷市场有序发展。绿色金融与科技、数字金融协同发展,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探索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业务模式,支持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在此基础上,我国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影响力,推动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的接轨,正朝着更加系统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旨在通过金融手段支持国家的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一)促进战略转型

企业需要根据绿色金融政策调整经营战略,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纳入长期发展规划,以获得金融机构的青睐和资金支持。通过绿色金融的支持,企业能够提升其产品的绿色属性,增强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绿色金融政策要求企业更加透明地披露其环境影响和绿色项目进展,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和市场信任度。同时,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模式因绿色金融政策而变得更加紧密,双方需要共同探索如何将绿色金融产品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二)降低融资成本

绿色金融政策颁布的目的是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要求金融机构提供绿色金融业务,采用政策支持和激励的方式,推进金融机构的绿色业务拓展。在此期间,政府会采用贴息政策、提供担保服务的方式,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为绿色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贷款利率,优化审批流程,减少手续费用。对于企业而言,绿色金融政策的颁布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生产企业能够以低于市场平均标准的利率获得贷款,获取资源,减轻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财务负担,为业务运营提供资金支持,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绿色金融政策的颁布对于企业而言,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拓宽融资渠道

银行是为企业提供融资的主要机构,在政策导向下,金融机构除了为企业提供基本的信贷业务之外,企业也可以采用发行绿色债券的方式获取资金。绿色债券在融资成本上具备一定优势,平均比普通债券低12bp(中位数),成本优势位于5~120bp[ 1 ]。比较普通债券而言,相关部门在对绿色债券的发行和审批的流程上更加简单,但强调企业通过债券募集的资金需要投向绿色项目。对于绿色标准化企业或者朝绿色产业方向转型的企业而言,企业更容易获取项目发展所需的资金。

在政策导向下,金融市场会新增绿色产业基金等,为企业提供长期的股权资金支持,帮助企业优化资本结构。新政策的颁布必然促使大量新的融资模式产生,促进金融创新发展[ 2 ]。

(四)推动技术创新

政策是驱动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绿色金融政策的颁布,加快了传统生产企业的绿色生产发展进程。企业想要获得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其前提是需要推进绿色项目发展,如加大绿色技术方面的投入,在绿色项目、生产项目中引进高端人才、加大技术研发,将新能源技术、低碳技术、节能技术等运用到生产之中。金融机构在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过程中,也会为企业的合作提供支撑,促进企业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帮助企业减少生产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绿色金融政策的颁布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助力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使企业凭借独特的绿色生产技术和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完善风险机制

金融机构除了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之外,也负责企业信贷评估、资金使用监测等工作,在评估监测工作中将环境要素、社会风险要素等纳入评估范围。企业在响应政策并向绿色生产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也要防范发展风险,识别、预控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风险、环境政策风险、舆论风险等,制定好应对策略。企业也需要保障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如实公开企业在环境和污染处理方面的情况。在绿色金融试点不断推广、完善的过程中,大量衍生工具和产品也会涌现,可帮助企业完成风险对冲和风险转移,企业可通过购买责任保险、建立风险预控机制等方式,维持稳定发展。

三、绿色金融政策发展趋势分析

(一)绿色金融标准与国际接轨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国内绿色金融标准将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这一趋势体现在《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该政策明确提出要推动国内绿色金融标准与国际接轨,促进跨国绿色投融资,提升我国在全球绿色转型中的话语权和领导力。例如,我国已加入“绿色金融倡议”(GFI)和“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积极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的制定和推广。这不仅有助于吸引国际资本投资国内绿色项目,而且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多机遇。

(二)绿色金融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金融体系将在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精准直达的方式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发行了全球首笔等值1 6亿美元的“碳中和”主题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支持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以及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其他绿色项目,体现了绿色金融在推动碳减排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科技融合赋能绿色金融发展

金融科技的发展将为绿色金融提供更多创新工具和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将提高绿色金融的效率和精准性。《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 0 2 2—2 0 2 5年)》将“绿色低碳”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强调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的深度融合,专门提出在绿色金融领域全方位地运用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中国建设银行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了“绿色信贷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绿色信贷项目的精准识别和风险控制,提高了绿色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四)把美丽中国建设成为绿色金融新的蓝海

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推进,绿色金融将获得新的发展空间。绿色金融将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例如,中国农业银行推出了“美丽乡村贷”等绿色金融产品,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农业发展等项目,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四、绿色金融政策下的企业发展策略

(一)制定绿色发展战略

绿色金融的政策体系为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方向,企业应详细分析政策中的有利因素,享受政策提供的优惠。这就要求企业制定绿色发展战略,将绿色生产理念融入企业发展,建立绿色发展模式。在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制定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做好绿色产业的市场调研,精准把握市场的发展动态,优化绿色产业发展链条,建设企业的绿色发展文化。例如,企业在制定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应制定配套的长期和短期发展目标,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作为短期目标,将提升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作为中期发展目标,将绿色转型作为长期发展目标。在目标分解的基础上,将其划分到各个部门和业务中。企业在响应政策、积极获取绿色信贷资金的过程中,应制订绿色资金的应用计划,将其运用到技术研发、项目投资过程中,制订详细的绿色转型发展计划,建立标准化的绿色发展评估体系。

(二)加大绿色项目投资

绿色金融政策向绿色产业、绿色项目倾斜,使绿色企业不仅能够获得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也为企业的长期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企业可结合发展战略规划,加大相应的绿色项目投入,制定适应未来发展的绿色产业项目清单。例如,企业在项目开发和项目投资的过程中,在做好全面的环境交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估的前提下,要保障其盈利能力,将项目投资重点放到能源开发、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领域,调整未来的转型发展方向。但在进行项目选择、项目投资的过程中,企业也需要评估项目的可持续性,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对于企业而言,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绿色信贷、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资金的充足性是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绿色技术人才是保障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需要优化项目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好项目规划、资金管理和人才配备等,为绿色项目的建设提供切实支持[ 3 ]。

(三)完善环境披露机制

对于企业而言,在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需要按照政策要求进一步完善环境披露机制。企业应在内部建立标准化的环境信息采集和监测方法,准确获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数据、污染排放处理等信息[ 4 ]。在环境信息披露的过程中,除了按照法定要求披露基本的环境信息外,也要关注更多具有前瞻性和价值性的信息,例如环保目标规划、潜在的环境风险等内容。披露信息也应严格按照国际通用的环境披露准则等相关文件中的要求,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引入第三方进行审计、认证,确保披露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完善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不仅能提升企业的形象,而且能起到降低融资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四)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

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绿色生产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资金,资金获取渠道也更加广泛。但企业在响应政策的过程中,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建立信息沟通渠道,打造信息共享平台。企业应向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发布绿色规划信息,保障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与金融机构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应深入了解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内容,享受不同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精准选择金融工具[ 5 ]。例如,绿色生产企业在创建初期可以寻求政策性贷款的支持,现金流比较稳定的企业可以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的方式融资。对于企业而言,应努力提升绿色信用等级,与金融机构联合创新,探索采用基于未来收益的绿色资产证券化,或者将绿色保险与金融业务融合,实现两者之间的双赢。

五、结语

文章提出的企业应对策略,如制定绿色发展战略、加大绿色项目投资、完善环境信息披露等,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绿色金融政策的要求,把握绿色发展的机遇。这些策略有助于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对推动社会经济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期待看到更多企业能够抓住绿色发展的机遇,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绿色债券融资成本分析及政策建议[EB/OL].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网站,2018-11-16.

[2]董鑫,邵林.绿色金融政策能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吗?[J].金融经济,2024(01):66-76.

[3]张庆君,陈蓉.绿色金融政策创新与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资源配置效应还是绿色创新效应[J].甘肃社会科学,2023(05):206-218.

[4]管红旭.绿色金融政策与区域创新能力——来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数据[J].对外经贸,2024(05):76-80.

[5]李绍哲,李含笑,林丽琼.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抑制重污染企业碳排放吗?——来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证据[J].金融发展研究,2023(11):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