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的学习效果研究

2024-12-03 00:00:00陈海红何小菁刘雪仪钱东福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32期

[摘要]目的评价医院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的学习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2020级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共91名为研究对象,进行医院危急值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操作,通过感知学习和满意度评价学习效果,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交互性、沉浸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趣味性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感知学习、满意度得分较高,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交互性(β=0.478,P=0.019)、感知有用性(β=0.737,P=0.001)明显影响感知学习,沉浸性(β=0.343,P=0.003)、感知有用性(β=0.603,P<0.001)影响满意度。结论医院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的学习效果总体较好,感知有用性、沉浸性、交互性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医院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学习效果;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R197.3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4.32.020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日益重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1]。国家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环境构建的重视与支持,推动中国虚拟仿真实验建设蓬勃发展[2]。在此背景下,医药院校纷纷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工作。栗源等[3]对医药院校使用虚拟仿真平台情况统计结果发现,已建成虚拟实验模块的学科分类主要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和中药学、医学技术等自然学科,医药院校管理学科虚拟仿真实验建设较为薄弱。

医院管理学是医药院校管理学科的重要课程,本研究团队成员以该课程为切入点,开发《医院危急值管理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并于2022年取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之一,对提示患者处于生命危急状态的检查、检验结果,建立复核、报告、记录等管理机制,对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真实的门急诊或住院产生的危急值,让学生模拟不同的角色(如检验检查的医师、科室护士和医师、医务部门的管理者等)进行应对,培养学生用管理学思维解决实际危急值报告管理具体事项,使学生能将文本内容转化为危急值报告的程序、流程等。

现有研究以虚拟仿真中心建设及开展内容居多,将已建设资源投入应用,融合教学、虚实结合教学效果的评价报道较少。本研究以医院危急值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为例,介绍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施情况,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未来医院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2020级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共91名为研究对象,分3个小班进行教学。

1.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实施

医院危急值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是医院管理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本次虚拟仿真实验课时为3学时。实验的上课地点为管理模拟实验室,由两名专业课老师共同授课。实验操作前,由1名老师为学生讲解实验目的、实验相关知识点、实验考核评价,并为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演示,时长约20min。老师讲解后,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操作过程中有问题可随时跟两位老师进行沟通。

医院管理学考核评价由结果性考核(期末考试)和过程性考核两部分组成,本实验是过程性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实验报告的总成绩为习题测验和实验操作得分之和,其中习题测验20分,实验操作80分。实验操作又分3个阶段13个步骤,3个阶段分别为体验危急值报告制度、搭建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管理戴明循环(plan-do-check-act,PDCA),分别占实验分值的10%、80%、10%。

1.3问卷调查

在完成医院危急值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学习后向学生发放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个人基本情况、虚拟仿真实验学习评价、对虚拟仿真实验的意见和建议。学生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和班级。虚拟仿真实验学习评价由两部分组成:①学习效果测量:包括学习者认知上的客观收获和学习者的主观感受,感知学习、满意度分别是测量学习效果的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4-5]。本研究中感知学习采用Thomas等[6]开发的智慧学习环境下感知学习测量工具,包括5个题项;满意度采用陈美玲等[7]研究中的测量工具,包括4个题项。②影响因素测量: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沉浸性、交互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趣味性。沉浸性和交互性采用沈凯莉[8]编制的测量工具,均包括4个题项;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采用王仙雅等[9]研究的测量工具,分别包括2个题项和3个题项。感知趣味性采用熊明珠[10]研究中的测量工具,包括3个题项。题项设置参照李克特量表,按照同意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非常不同意、比较不同意、一般同意、比较同意和非常同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克朗巴哈系数、KMO值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分析调查问卷的信效度,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中,因变量分别为感知学习、满意度,自变量为沉浸性、交互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趣味性,各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得分为变量相关的各个题项之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1份,回收91份,剔除2份无效问卷,最终获得89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7.8%。被调查对象以女性为主,占比70.8%;年龄集中于20~22岁,占比94.3%,见表1。

2.2问卷信效分析

感知学习、满意度、沉浸性、交互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趣味性的克朗巴哈系数均>0.9,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除感知易用性的KMO值为0.5,其他各变量的KMO值均>0.7,且各变量的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均P<0.001,问卷总体具有良好的效度,见表2。

2.3虚拟仿真实验学习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感知学习、满意度中各题项的得分均较高,除“我在这次虚拟仿真实验中取得了好成绩”得分值相对较低外,其余题项得分值均>4分,虚拟仿真实验学习效果总体较好,见表3。

沉浸性、交互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趣味性中各题项的得分均较高,除“我能很熟练地使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题目得分值相对较低外,其余题项得分值均>4分,见表4。

2.4虚拟仿真实验学习效果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交互性(β=0.478,P=0.019)、感知有用性(β=0.737,P=0.001)影响感知学习,沉浸性(β=0.343,P=0.003)、感知有用性(β=0.603,P<0.001)影响满意度,见表5。

3讨论

本研究中感知学习、满意度各题项得分总体较高,虚拟仿真实验学习效果较好。田元等[2]对国内外35篇相关实验与准实验研究进行分析,发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有助于提升整体的学习效果。本实验主要围绕危急值,危急值处理具有紧迫性,处理的及时性与患者生命息息相关,学生在医院见习或实习时较难触及和参与,而课堂讲授又让学生缺乏直观体验。本研究通过模拟真实的医院管理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加以应对,学生获得较好的体验感,同时深入理解危急值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危急值报告的流程、有效运用所学危急值管理技能等,弥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不足。在问卷调查中,学生们反馈对虚拟仿真实验的喜爱,如虚拟仿真实验非常有趣、虚拟仿真实验能集中注意力等。

本研究发现对感知学习和满意度而言,感知有用性均是重要影响因素,即感知有用性对提升虚拟仿真实验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虚拟仿真实验学习体验受到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沉浸性、交互性等的正向影响,且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最为明显[8]。陈岩等[1]发现感知有用性对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在医院危急值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的开发过程中,除学院教师外,医务人员、医院管理者等也充分参与,理论与实践得到较好地融合。学生也能在操作中感受到该实验对知识理解和应用方面的帮助,从而有利于提升其学习效果。因此,软件开发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落脚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升,不能因为趣味性而背离软件开发的初衷。

本研究发现沉浸性是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交互性是感知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通过整合多媒体资源提供高仿真、可视化的教学内容,创设具有沉浸性和交互性的实践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任务[11-12]。良好的沉浸性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提升主观感受;而交互过程是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良好的交互性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让学生有切实收获。教学团队成员经过艰难探索,模拟医院真实危急值管理场景,构思体验危急值报告制度、搭建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管理PDCA3个阶段13个交互步骤,提升学生的感知学习和满意度。因此,虚拟仿真实验建设需兼顾沉浸性和交互性,提升学习的主观感受及认知的客观收获。

本研究多重线性回归结果并未发现感知易用性对感知学习、满意度的明显影响。这可能与本次学习在管理模拟实验室开展有关,一方面,在学生操作前,老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相关知识点等,并为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可让学生更快地适应新软件使用,并掌握相关操作;另一方面,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及时向老师反馈。这些都可能削弱感知易用性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部分感知易用性题项(如我能很熟练地使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得分较低,感知易用性方面仍有待加强。考虑现有研究中感知易用性对虚拟仿真实验学习满意度的重要影响,虚拟仿真实验的推广需要进一步增加操作导引、加强软件的易用性,提升使用者的感知易用性,改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效果。

本研究以医院危急值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为例,评价医院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的学习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医院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的学习效果总体较好,感知有用性、沉浸性、交互性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陈岩,高洁.如何提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学习效果?——基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59份问卷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5):75–81.

[2] 田元,周晓蕾,宁国勤,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35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8):42–49.

[3] 栗源,可燕,蒋嘉烨,等.医药高等院校虚拟实验开展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5):151–158.

[4] 崔向平,赵龙,苏伟,等.直播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和效应研究——交互距离理论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1):63–70.

[5] 郭婉瑢,冯晓英,蔡旻君.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影响因素[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12):69–75.

[6] THOMASLJ,PARSONSM,WHITCOMBED.Assessmentinsmartlearningenvironments:Psychologicalfactorsaffectingperceivedlearning[J].ComputHumanBehav,2018(6):197–207.

[7] 陈美玲,白兴瑞,林艳.移动学习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4,(12):41–47.

[8] 沈凯莉.虚拟仿真学习体验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研究——以“中小学课堂突发安全事件处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3):106–112.

[9] 王仙雅,林盛,陈立芸.混合学习模式下e-Learning平台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11):72–78.

[10] 熊明珠.大学生移动学习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11] 尹隽,李路路,齐新雷,等.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1):64–74.

[12] 孙洋,鲍文.新文科背景下虚拟仿真教学应用与研究——以浙江工商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7):105–107.

(收稿日期:2024–07–23)

(修回日期:202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