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在反复喘息患儿照护者的心理健康疏导及管控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接诊的反复喘息患儿照护者12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名。对照组患儿照护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知识培训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儿喘息控制水平与患儿照护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家庭管理测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喘息再发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照护者家庭管理量表评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照护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动机性访谈干预,可有效缓解反复喘息患儿的喘息次数,改善患儿家庭照护情况,降低患儿照护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关键词]儿童喘息;动机性访谈;焦虑;抑郁;家庭照护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4.32.006
Applicationofmotivationalinterviewinpsychologicalcounselingandfamilycareoffamilycaregiversofchildrenwithrecurrentbreathing
HUANGXiaohui1,CHENJunsong2,ZHANGKaijing3,ZHAOQingqing1
1.BeikangWard1,HangzhouChildren’sHospital,Hangzhou310000,Zhejiang,China;2.DepartmentofRespiratoryMedicine,HangzhouChildren’sHospital,Hangzhou310000,Zhejiang,China; 3.DepartmentofPediatrics,HangzhouChildren’sHospital,Hangzhou310000,Zhe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motivationalinterviewinthepsychologicalcounselingandmanagementabilitiesoffamilycaregiversofchildrenwithrecurrentwheezing.MethodsAtotalof120childrenwithrecurrentwheezingwhoweretreatedinHangzhouChildren’sHospitalfromMay2023toMay2024wereselected.Thefamilycaregiversofchildren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with60people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receivedconventionalknowledgetrainingandhealtheducation,whiletheobservationgroupreceivedmotivationalinterviewsbasedoncontrolgroup.Comparetheasthmacontrollevel,anxietyanddepressionlevelsoffamilycaregiversofchildren,scoresofvariousdimensionsofthefamilycaregiversofchildrenmanagementmeasurementscale,andsatisfactionbetweentwogroupsbeforeandafterintervention.ResultsAfterintervention,thefrequencyofrecurrentwheezinginobservationgroupwaslowerthanthatin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rewasa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infamilymanagementmeasurescoresbetweentwogroupsbeforeandafterintervention.Thesatisfactionoffamilycaregiversofchildrenin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Motivationalinterviewinterventioncaneffectivelyalleviatethewheezingfrequencyofchildrenwithrecurrentwheezing,improvetheresponseoffamilycare,reduceanxietyanddepressionoffamilycaregiversofchildren.
[Keywords]Children’swheezing;Motivationalinterview;Anxiety;Depression;Familycare
喘息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至少50%的儿童在6岁前有过1次喘息。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喘息的发病年龄、症状表现、特异性特征、治疗反应和长期临床表现等方面存在差异性[1]。引起喘息的原因有很多,支气管镜下的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内膜炎症,其次为气管支气管狭窄、软化和支气管异物等[2]。反复喘息有可能后期进展为哮喘,虽然早期治疗无法改变病程,但控制喘息症状可减轻疾病负担,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因此及早对反复喘息进行干预,对患儿的预后非常重要[3-5]。有研究显示19%~67%的患儿父母会担忧吸入皮质醇激素导致的患儿生长抑制、体质量增加、骨骼脆弱、成瘾和精神障碍等不良反应,而父母心理的健康程度及家庭照护能力对院外患儿疾病控制有直接的影响[6]。动机性访谈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指导性方法,邀请受访者考虑自身情况并找到符合自身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7]。本研究通过动机性访谈方式对反复喘息患儿的照护者进行干预,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喘息性患儿120例及患儿照护者120名(每例患儿选取1名照护者)。将患儿照护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名。对照组男26名、女34名,年龄24~37岁,平均(28.58±3.29)岁;观察组男25名、女35名,年龄23~38岁,平均(28.68±3.51)岁;两组患儿照护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患儿病情符合临床关于儿童喘息性疾病诊断标准[8];②28d<患儿年龄≤5岁且出生后喘息≥2次;③照护者为主要照顾者且有良好的认知水平和沟通能力,学历为大专及以上。排除标准:①肺纤维化、肺结核、呼吸系统畸形的患儿;②合并先天性发育畸形或不良者;③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者;④患有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本研究经杭州市儿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2020)年伦审(临研)第(17)号]。
1.2研究方法
住院期间对患儿照护者进行常规儿童喘息的教育,并督促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对照组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向患儿照护者讲解喘息相关疾病知识,如喘息的诱发因素、发作先兆和症状及应急处理方案等;并在居家饮食、作息、家庭环境管理、用药及日常锻炼等方面进行护理指导。在出院后第1个月、第2个月和第4个月时对患儿照护者电话随访,每次时间为10~25min,及时了解患儿情况,对患儿照护者提出的问题答疑指导。
观察组由5名熟知喘息相关知识及动机性访谈的护士组成干预小组,同时进行心理学、护患沟通技巧的集中培训,形式主要包括动机性谈话、小组讨论、行为改变技术讲解及案例分析等,定期召开例会进行经验交流,同时加强干预措施标准化培训。对患儿照护者进行行为干预。
动机性访谈:在院期间访谈对患儿照护者进行动机性访谈模式的健康指导,主要通过表达共情、呈现矛盾、化解阻抗、支持自我效能逐渐导入,在整个访谈过程中注意动机性访谈策略的使用(开放式问题、肯定、反馈式倾听和总结),共分5个阶段:①建立关系:干预小组成员在患儿住院期间详细了解患儿的基本信息,与患儿照护者间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鼓励患儿照护者说出目前遇到的困难或担心的问题,应用正念减压法引导患儿照护者减轻心理负担,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②认知干预:每隔两周举办喘息知识为主题的健康讲座,向患儿照护者介绍儿童喘息的发病机制、治疗方式、并发症、护理方案及应急处理流程等,准备图文结合的宣传手册,向患儿及照护者说明反复喘息的促发因素,避免食用和接触会引起喘息的物品。③激发动机:定期举办病友交流会。a:知识分享:病友交流会可为喘息患儿及其照护者提供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分享治疗经验、喘息管理技巧、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b:情感支持:与其他喘息患儿和家庭交流,患儿和照护者可感受到彼此的理解和支持,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c:社交互动:病友交流会可让喘息患儿有机会结交新朋友,增加社交互动,帮助减少孤独感,增强社交能力。④制定方案:从每个患儿的个体情况入手,与患儿照护者交流如何进行日常护理及管控。a:环境管理:保持室内清洁,经常打扫或除尘,清洁晾晒被褥,督促家庭成员构建无烟环境等;b:记录喘息发作情况:记录患儿每次喘息发作的时间、频率、症状,及时汇报给干预小组成员,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调整院内及家庭护理方案;c:确保正确使用药物:喘息患儿和照护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药物,包括药物的剂量、使用方法和时间,了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以便正确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记录用药的时间、剂量和症状变化以便跟踪药物的效果并及时与医生沟通;d:鼓励患儿合理运动:根据喘息患儿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如游泳、散步等,避免过度运动,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以增强体能,运动前让患儿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并准备好必要的急救药物,运动时密切关注患儿的呼吸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停止运动。⑤后期巩固:每隔两周完成1次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院外电话随访,咨询患儿照护者在管控患儿反复喘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患儿情况,包括健康状况、身高、体质量、遵医用药情况、是否再次出现咳嗽、气喘等,对存在的问题予以解答;根据患儿照护者现阶段的心理状况及疾病管控过程中遇到的困扰,再次予以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心态,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干预后第2个月、第4个月在线下再次进行座谈会,交流意见,总结经验,以增强其应对技巧。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患儿干预第1个月、第2个月和第4个月时的喘息再发次数,对患儿照护者进行随访,由照护者记录获取患儿每个阶段内的喘息再发次数。入院时和干预4个月后,对两组患儿照护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采用家庭管理量表(familymanagementmeasure,FaMM)[9]测评,量表共包括疾病影响担心、疾病精力消耗、父母相互支持、患儿日常生活、疾病管理能力和疾病管理困难6个维度,共53个问题,每个问题评分1~5分,各维度得分越高表示患儿照护者疾病担心越多、家庭管理疾病难度越大、疾病精力消耗越大、家庭管理疾病能力越强、父母相互支持程度越高、患儿日常生活水平越高。
患儿照护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10]进行评估。HAMD评分有24项,每项0~4分,得分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重;HAMA评分有14项,每项0~4分,得分越高,表明焦虑程度越严重。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满分100分,满意:≥85分,一般满意:60~84分,不满意:低于60分。满意度=(满意人数+一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喘息次数比较
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两组患儿的喘息次数均降低,观察组患儿的喘息次数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照护者的FaMM评分比较
两组患儿家庭照护各维度评分干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儿照护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照护者的HAMA、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照护者的HAMA、HAMD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患儿照护者的HAMA、HAMD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见表3。
2.4两组患儿照护者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照护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68,P<0.05),见表4。
3讨论
近年来,儿童反复喘息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引起儿童反复喘息的原因很多且容易复发[9];同时由于患儿照护者医学知识缺乏,会担心患儿的喘息症状控制不好、病情恶化,或者担心患儿受到喘息症状的限制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患儿喘息的治疗需要照护者密切关注患儿的用药、饮食、环境等方面,给家庭带来一定的压力和负担。因而患儿照护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儿照护者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AMA、HAMD评分下降明显,说明通过动机性访谈干预,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可根据照护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合适的方案解决问题,帮助患儿照护者激发内心的潜在动机并加强行为改变的信心,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且动机性访谈还可通过相应的沟通技巧和方法,为患儿照护者营造一种充满友好氛围和支持的环境,一方面可引导患儿照护者将患儿和自身的想法、感受进行表达,加强医护人员对患儿照护者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改善患儿照护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状态[11]。
反复喘息患儿出院后,喘息情况会有所改善,但也可能会出现偶尔的喘息发作,本研究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喘息再发次数低于对照组。本研究通过动机性访谈的方式帮助医护人员动态掌握患儿照护者对患儿病情和康复训练的认识和态度,并在家庭环境管理、饮食、运动、药物控制治疗及应急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有效指导,可帮助患儿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减少喘息症状的发生,对可能发展为哮喘的患儿进行早期识别,降低过度治疗风险,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家庭管控能力是指在家庭环境中,对家庭成员的行为、活动、情绪等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能力,良好的家庭管控能力对患儿疾病改善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观察组疾病管理能力、父母相互支持和患儿日常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通过动机性访谈,可及时追踪到患儿的疾病现状,对照护者家庭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同时利用同伴效应,定期邀请管理得当的患儿照护者进行经验分享、交流和鼓励,促进患儿照护者共勉互助[12]。提升家庭的管控能力,对患儿的预后有准确的认识,树立起良好的健康观念,提高患儿照护者的自我效能感和价值观[13-15]。
本研究观察组患儿照护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动机性访谈的延续护理可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照护者可结合医护人员的指导参与到患儿的疾病管理与控制中,培养照护者有效的急救及疾病应对能力,减少患儿再住院次数,从而增强患儿照护者的满意度。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未涉及如离异、经济条件差等家庭群体,因此,需在今后的研究中扩充样本量。综上所述,通过对反复喘息患儿照护者采用动机性访谈干预,可有效缓解反复喘息患儿的喘息次数,改善患儿照护情况,降低患儿照护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儿照护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AL-SHAMRANIA,BAGAISK,ALENAZIA,etal.Wheezinginchildren:Approachestodiagnosisandmanagement[J].IntJPediatrAdolescMed,2019,6(2):68–73.
[2] 吴金凤,张新星,顾文婧,等.支气管镜及肺泡灌洗术在婴幼儿反复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20,38(1):6–9.
[3] COLINAA,ROSSIGA,FELESZKOW.Immunomodulationinchildrenwithrecurrentwheeze:Presentknowledgeandfutureperspective[J].PediatrPulmonol,2019,54(1):s149–s151.
[4] DUMASO,HASEGAWAK,MANSBACHJM,etal.Severebronchiolitisprofilesandriskofrecurrentwheezebyage3years[J].JAllergyClinImmunol,2019,143(4):1371–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