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脑血管疾病目前是导致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郑进教授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民族医药的科研与临床研究,认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是该病的重要病机,健运脾胃、益气升阳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治法,结合民族医药验方,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益气升阳法;心脑血管疾病;郑进;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4)21-0075-05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21.zgmzmjyyzz202421017
Abstract:
Keywords:
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血液黏稠、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1],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梗死、脑出血等,临床以胸痛、胸闷、心悸、头晕、头痛、乏力气短等为主要表现。2021年我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2],2019年农村、城市心脑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6.74% 和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据此测算现患病人数约3.3亿,其中脑卒中 1300万,冠心病 1139万,心力衰竭 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高血压2.45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逐渐变化,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增长,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中医学将其归为“胸痹”“心悸”“头痛”“眩晕”“中风”等范畴,治疗多从虚、痰、瘀、毒立论[3-4],常采用益气、化痰、祛瘀、解毒等治法。郑进教授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民族医药的科研与临床研究,在诊疗实践中观察到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机,在坚持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善用健运脾胃、益气升阳法结合民族医药验方防治该病,每获佳效。笔者有幸侍诊于郑进教授身旁六年,略有心得,现将郑进教授运用健运脾胃、益气升阳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经验介绍如下。
1心脑血管疾病中医理论探幽
郑进教授从长期的诊疗实践中发现,心系疾病的患者很大一部分同时患有脑系疾患,两者常互有兼症,以胸闷、胸痛为主就诊的患者,多伴有头晕、头痛、失眠、乏力等临床表现,以头晕、头痛为主就诊的患者亦常伴有心慌、胸闷,甚则胸痛等临床表现。究其原因,心脑在生理上有密切联系,心脑共主神明,有共同的物质基础——气血,且血脉相通,有相互沟通联络的经络,有共同运行气血津液的三焦膜腠;心脑在病理方面亦相互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病机在临床上多表现为“久病入络、久瘀入络、痰瘀互结”[5]。
1.1心脑生理上的多从相关性
1.1.1心脑共主神明《素问·六节藏象论》中“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与《灵枢·邪客》中“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说明心藏神而主神明,是主宰人一切生命活动的“总司令”,人的意识、思维、精神活动受心神调控。《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头者诸阳之会,上丹产于泥丸宫,百神所聚”。《本草纲目·辛夷》中明确指出“脑为元神之府”可见脑亦主神明,同样主宰人的思维、精神活动。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人之神明,原在心与脑两处,神明之功用,原心与脑相辅相成”。刘凤岚等[6]在历代先贤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将心与脑主神明有机统一,明确提出心脑共主神明。
1.1.2心脑血脉相通《素问·痿论》云“心主身之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灵枢·营卫生会》云“血者,神气也”。由此可见血脉无处不在,心功能正常,心气充盛,气血充足,人身需要的营养物质通过血脉运行到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奇经八脉。《杂病源流犀烛》指出“血盛则神明湛一,血衰则神气昏蒙”。血的盛衰对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云:“血生于心,上输于脑……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心血充盈,心气旺盛,推动血在脉中正常运行,上达于脑,脑得濡养则神光焕发,精神振奋,思维活跃。
1.1.3心脑经络相连中医认为,经络具有沟通内外、联系脏腑、运行气血、防御外邪的功能。经络能沟通联系各个脏腑系统,自然也是心脑沟通联系的重要桥梁与介质。《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贯脐中央,上贯心……”明确指出督脉入脑贯心,佐证了心脑经络相连,《备急千金要方·灸法门》曰:“头者,人神所注,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上归头。”《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云:“脏腑经脉皆交会于脑,源液出入,岂无其路。”经络是气血精微物质运送于脑的重要通道,气血充盈,经络通畅,心脑得养,则神明清灵。
1.1.4心脑三焦膜腠贯通《难经·二十五难》谓“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陈潮祖教授[7]认为,三焦膜腠是由脑筋、脑膜延展而来,三焦之膜,大至胸腹之膜,中至心包之膜,小至细胞之膜,所在皆有,随处异形,而无一定形态,故心脑凭借三焦膜腠物质基础而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三焦总司气化,是精、气、血、津液相互化生的场所,是津气、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三焦膜腠贯通,循环无端,人即安康。
1.2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病机心脑在生理上具有多从相关性,联系密切,二者具有共同的病机,元气亏虚,痰浊阻滞,痰瘀互结,久病入络而致“一处神明伤,则两处俱伤”[8],故心脑血管疾病多具有病程长,病势缠绵难愈,易复发。《儒门事亲·头风眩》云“夫妇人头风眩,登车乘船亦眩晕眼涩皆胸中有宿痰之使然也”。气虚推动乏力,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凝聚,精微物质流通受阻,凝聚成痰浊,痰浊阻滞致头晕、胸闷、胸痛,甚则中风。
2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
郑进教授多年来潜心悟学李东垣《脾胃论》《兰室秘藏》等著作,将其学术思想实践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中,获得较好疗效,认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是该病的重要病机[9]。《脾胃论》中指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可见脾胃虚弱、升降失调是人体病理变化的重要病机。基于“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理论,若患者嗜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致脾胃虚弱,或素来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气血生成不足,精微物质升清濡养心脑不足,可出现胸闷、心悸、头晕、头痛、气短乏力、面色萎黄等临床表现;基于“脾喜燥恶湿”理论,认为因季节、气候等因素影响,致脾虚湿盛,湿邪困阻中焦,清阳不升,浊阴难降,可见胸闷胸痛、头身困重,舌苔厚腻,脉象濡细等症。《医宗必读》曰“惟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可见脾虚土湿,致清阳不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机;基于“脾胃为生痰之源”理论,脾胃运化失常,津液输布异常,聚湿生痰,痰浊阻滞三焦、血脉、经络亦可致清阳不升而出现各种临床表现;基于《脾胃论》“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理论,若脾阳不足,运化无力,使阴的凝聚性加强,阴呈病理性亢进,而致痰浊瘀毒阻滞三焦、血脉、经络,致清阳不升,可见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等表现;基于《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说明全身组织需脾阴濡润,脾阴不足,血竭而枯,致清阳不升,瘀血阻滞,可见胸闷、胸痛、头晕乏力等表现;基于“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理论,脾胃对气机起着推动、调控作用,脾胃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升清降浊,方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生理功能;若脾胃功能失常,气机阻滞,“思则气结”使人心神不宁,郁郁寡欢,甚则升清降浊受阻,糟粕不下,肠胃中秽浊之气上逆侵犯神明,则出现神志不清、谵语狂忘等心脑血管疾病症状。
3以健运脾胃、益气升阳为重要治则立法选方
郑进教授认为气血是心脑血管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也是该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治气血即治脾胃[10]。郑进教授指出,基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的重要病机,治法应当健运脾胃、益气升阳,在健运脾胃(补脾气、培脾阴、补脾阳、化湿邪、祛痰瘀)的基础上酌加益气升阳药物,如葛根、黄芪、柴胡、升麻、防风、羌活、细辛、桂枝、制附片等,每获佳效。
3.1脾胃虚弱、气虚下陷证常见胸中隐痛、胸闷、心慌不适,或头晕、头痛,伴面色无华、气短乏力,或餐后腹胀,或小腹下坠感,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以补脾益气,升清举陷。郑进教授认为偏于气虚下陷者,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偏于脾胃虚弱伴有气虚者,七味白术散加减;气血两虚者,归脾汤加减。
3.2脾虚夹湿、湿困清阳证常见胸闷胸痛、心悸,头昏蒙重不爽,或口中粘腻感,食少多寐,大便粘滞不爽,舌淡苔厚腻,脉濡滑或弦滑。治以运脾化湿、升举清阳。郑进教授认为脾虚偏甚夹湿邪,宜参苓白术散加减;清阳不升为主夹湿邪者,宜升阳除湿汤加减;偏于湿热困阻者,宜甘露消毒丹或上焦宣痹汤加减。
3.3脾虚痰滞、清阳不升证常见患者多表现为素体肥胖,胸闷胸痛、头晕或头痛,呕吐痰涎,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治以健脾化痰、益气升阳。郑进教授认为偏于痰浊头痛或眩晕者,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偏于痰浊型胸闷胸痛者,方选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痰浊阻滞,郁而化热,宜黄连温胆汤加减;若有痰瘀互结,宜自拟验方涤痰逐瘀汤加减。
3.4心脾阳虚、升清乏力证常见患者平素多有怕冷,胸闷胸痛、头晕头痛,面色苍白,手脚冰凉,舌质淡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水滑,脉沉细或迟。治以温阳散寒、益气升阳。郑进教授认为心脾阳虚轻证可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明显畏寒,升清乏力者,宜桂附理中汤加减;由于胃寒浊气上逆所致胸痛、头晕者,宜吴茱萸汤加减;畏寒伴有水肿所致寒水上犯者,宜真武汤加减,降浊即是升阳。
3.5心脾阴虚、升清乏源证常见胸部隐痛伴胸闷、头晕、头部隐痛,伴口干唇燥,倦怠乏力,语声低微,或手足心烘热,或耳鸣,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无力。治以养阴健脾宁心、升清举陷。郑进教授认为偏于气阴两虚者,可予升陷汤合生脉散加减;偏于心脾阴虚夹血虚者,可予炙甘草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3.6气虚血瘀、阻滞清阳证常见胸闷,或自觉胸中刺痛,头晕,或头刺痛不适,伴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舌质紫暗,甚则夹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迂曲,脉细涩不畅。治以益气化瘀、化浊升阳。郑进教授认为偏于胸闷胸痛者,宜身痛逐瘀汤加减;偏于头晕头痛者,宜通窍活血汤加减;气虚为主夹瘀者,宜补阳还五汤加减。
3.7肝郁脾虚、气机阻滞证常见胸闷胸痛,头晕头痛以两侧为主,或胁肋部胀痛不适,或情绪低落,或喜叹息,纳呆,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或弦细。治宜疏肝健脾、调畅气机。郑进教授认为脾虚为主夹肝郁者,方选逍遥散加减;肝郁为主兼夹脾虚食积者,越鞠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4善用民族医药
郑进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民族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科研与临床研究,围绕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所致心脑血管疾病这一重要病机,其认为不少民族药治疗该病具有独特疗效,常用民族药有灯盏细辛(花)、小红参、姜味草、蓝花参、回心草等。灯盏细辛载于《滇南本草》“一名灯盏菊,细辛草。味苦、辛,性温。左瘫右痪,风湿疼痛,水煎,点水酒服”。具有活血通络止痛、祛风散寒之功,常用于治疗中风偏瘫、胸痹心痛等。郑进教授指出其味苦、辛,性温,辛能升能散,温能化痰,苦能降泄降浊。谢安然等[11]认为灯盏细辛具有扩血管、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的聚集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神经保护、心脑血管保护作用,临床上多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糖尿病等。小红参又名紫参、云南茜草,首载于《滇南本草》“紫参,味苦、甘平,性微温。通行十二经络。治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腿软战摇、筋骨疼痛、半身不遂、久年痿软、远年流痰”。由此可见,小红参具有补益气血、活血通经、祛风除湿化痰之功。郑进教授及其团队多年来研究表明小红参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疗效,其具有抗心肌缺血、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镇痛等药理作用[12-13]。姜味草又名小姜草,首载于《滇南本草》“姜味草,味辛,性大温。燥脾暖胃,进饮食,宽中下气,疗九种胃气疼痛,面寒疼,胸膈气胀,肚腹冷疼……”可见该药有温中健胃、理气止痛之功,可用于胃痛、腹胀、恶心呕吐、泄泻等症,用姜味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能健运脾胃、调理气机,使脾胃中枢升降有常,清阳得升、浊阴得降。蓝花参首载于《滇南本草》:“兰花参,味甘、微苦,性平。入心、 脾二经,甘入脾、苦入心。补虚损,……心神散乱者,服之最良。”蓝花参有养阴宁心、益气健脾之功,心脾之阴得养,津液充足,气化以升举清阳濡养脑络则神志安宁。回心草载于《中药大辞典》:“淡微苦,平……安神镇静。治心慌、心悸,心脏病。”有养心安神之功,肖继明等[14]认为回心草具有抗心肌缺血、改善缺氧、改善血液流变学、抗动脉粥样硬化及减轻内皮细胞受损等作用,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胸闷、胸痛等症状。
5病案举隅
李某,男,47岁,因“反复胸闷、气短伴头晕2年,加重1月”于2020年6月9日初诊。患者2年前突发胸闷,呈压迫性,伴头晕、心悸、气短乏力,于云南省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经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心房颤动,予胺碘酮静脉泵入后转为窦性心律,出院后规律口服利伐沙班10 mg,每日1次以抗凝治疗,症状仍间断发作。1月前上述症状再发加重,就诊于同一家医院,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术后自觉症状未明显改善,经朋友推荐就诊于郑进教授门诊。刻下症见:胸闷、心慌、心烦,伴头晕,面色无华,气短乏力,语声低微,口干欲饮,稍动则汗出,纳呆眠差,大便稍干结,小便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患者自述多年来血压偏低,常感头晕不适,尤其是久蹲站起后易发“黑晕”。西医诊断:心房颤动。中医诊断:胸痹(心脾阴虚证)。治以养阴健脾宁心、升清举陷。予生脉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方药如下:生晒参15 g(另包,单煎45分钟),炙黄芪40 g,麦冬15 g,醋五味子10 g,柴胡10 g,升麻10 g,粉葛30 g,桂枝10 g,白芍15 g,白术15 g,当归15 g,陈皮15 g,小红参20 g,酸枣仁20 g,大枣15 g,炙甘草10 g,浮小麦20 g。4剂,水煎温服,3次/日,2日/剂。
2020年6月16日二诊,患者诉睡眠好转,无明显汗出,心慌、心烦、头晕、气短乏力较前明显缓解,仍感胸闷,面色少华,语声低微,纳呆,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弱。郑进教授认为,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是强调补益脾气,注重脾气的升举,故效不更方,守初诊方去酸枣仁、浮小麦,加炒薏苡仁30 g、泽泻15 g以健脾化湿、降浊。予10剂,水煎温服,3次/日,2日/剂。2020年7月21日三诊时,患者欣喜而来,告知诸症明显好转,听其语声洪亮有力,继守二诊方加减,巩固治疗。
按:郑进教授认为患者平素纳差,脾胃虚弱,运化无权,致心脾阴虚、升清乏源故感胸闷、头晕,面色无华,气短乏力;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津液不充,心失润泽,故口干欲饮,大便偏干结,心慌心烦,眠差;脾胃虚弱,生气乏源,气失固摄,见稍动则汗出。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亦是心脾阴虚、升清乏源之象,同时患者多年来血压偏低亦是重要佐证。拟生脉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补中益气汤加葛根、桂枝健运脾胃、益气升清;生脉散加白芍、酸枣仁益气生津以濡养心阴,敛阴止汗;大枣、炙甘草与黄芪、桂枝、白芍配伍隐含黄芪建中汤以健运中焦、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大枣、炙甘草与浮小麦配伍隐含甘麦大枣汤以养心安神、除烦宁心;予滇南民族药小红参以补益气血、活血通经,补而不滞。全方共奏养阴健脾宁心、升清举陷之功。二诊中患者睡眠、汗出好转,苔白腻,故去酸枣仁、浮小麦以免碍湿,加炒薏苡仁、泽泻以健脾化湿、降浊。
6小结
郑进教授多年来潜心悟学东垣脾胃升降理论,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认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是该病的重要病机,健运脾胃、益气升阳是该病的重要治法,尤其强调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脾气的补益和升举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每获佳效的关键。临证时不可拘泥于一法一方,须根据患者个人体质,病情所处阶段及变化,时令气候等因素,施以论治。若患者平素多忧郁恼怒,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致肝阳上亢,当予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平肝潜阳息风类方剂;若因患者年高肾精亏虚或体弱多病伤及肾气者,予大补元煎、左归丸、右归丸、地黄饮子等补肾滋阴类方剂;若因寒邪侵袭、风邪所伤等外邪侵犯者,当予大续命汤类方剂以开张邪路,祛邪为先。郑进教授还指出,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挖掘少数民族验方,与中医药理论相结合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利春,康伟格,杨宝刚,等.中西医心脑血管病临床指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2022,37(6):553-578.
[3]杨涛,杨瑞龙.裴正学教授“心脑同治”学术思想初探[J].西部中医药,2013(12):35-37.
[4]古金晓,于海青,李伟荣,等.基于“虚气留滞”病机探讨心脑同治理论[J].环球中医药,2022,15(5):792-796.
[5]黄满花,吴炎华,曾瑞峰,等.运用"心脑同治"理论进行中西医结合心肺脑复苏的理论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2,29(2):129-133.
[6]刘凤岚,朱梦梦,王青,等.心血管病继发认知障碍与心脑同治的中医药防治策略[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21):179-184.
[7]陈潮祖.中医治法与方剂[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
[8]庄欣.论心脑同治[J].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95-1896.
[9]郑进.益气升阳法治疗上焦疾病举隅[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2,4(2):132-133.
[10]陈蓉,周红黎,吕仪,等.郑进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经验评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0):4463-4465.
[11]谢安然,韦玮,郝二伟,等.灯盏细辛及其制剂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J].华西药学杂志,2022,37(3):345-348.
[12]郑进,曹东,林青,等.民族药小红参滴丸的部分药效学试验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7(2):13-15.
[13]张光云,童英,杨丽萍,等.小红参临床应用与药理学研究概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0,29(12):51-54,71.
[14]肖继明,陈锐华,徐军.回心草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21(4):427-429.
(收稿日期:2024-02-01编辑:杜玲玉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