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土陶传统工艺特色的人类学研究

2024-12-03 00:00梁梓琳
佛山陶瓷 2024年11期

摘 要:在文化资本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推行的背景下,许多手工艺人在保留传统工艺特色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市场的手工艺发展模式,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云南大理敬天村土陶为研究对象,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探讨其工艺特色,为地方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提供思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土陶;手工艺

1 前言

土陶素有“土与火的艺术”之称,其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在漫长的岁月中,土陶始终是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日常用器,是中国底层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过去几十年间,大理土陶与众多传统手工艺一样,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历经了产业的兴衰起伏。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大理土陶逐渐步入式微之境。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提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的推行,为传统手艺人带来了新的契机。

凤仪镇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史称赵州、赵县,1913年改称凤仪县,1958年归并大理市,改为凤仪区,1987年改称凤仪镇[1]。敬天村隶属凤仪镇东山村委会,本地村民以白族为主,共有白、汉、回、彝等12个民族。敬天村是大理市地区唯一陶器产区,大理土陶具有其独特的工艺特色,于2015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地手艺人在这之后的几年间也逐渐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开启了大理土陶传承保护和开发销售的新时期。笔者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大理土陶进行深入参与观察,对其传统工艺特色和当代发展模式进行分析讨论。

敬天村有制作土陶的传统,该工艺已有500多年历史[2]。当地制陶的全过程均由手艺人手工完成,采用龙窑柴烧这种传统烧制方式。土陶制作包括制泥制釉、造型、上釉、烧制等环节,成为成熟的土陶手艺人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实践。敬天村一直有制陶传统,制陶业最繁盛时期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村里有两百多户从事制陶业,山上到处是制陶的陶坊和烧陶用的龙窑。九十年代中期后,受机械化制陶厂和塑料餐具厂的冲击,本地制陶业迅速衰落,到了今天,本地村民里从事制陶的只剩下四家。近十年里,部分制陶人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机遇,走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本文结合大理土陶的田野调查材料,对大理土陶传统工艺特色进行人类学视角的分析讨论,进而对传统手工艺的技艺实践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2云南大理土陶传统工艺特色

2.1土陶泥料和釉料制备工艺

敬天村传统制陶采用本地陶土制备陶泥。工匠在山上开洞挖取陶土,通常一次性挖取一两年的量备用,陶土挖出后堆在陶坊门前的地面上。挖陶土需要在山壁上开一个洞进去找,当洞挖得较深时,需要在洞里立柱支撑。本地陶土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因所含铁矿不同而颜色不同,通常使用单色陶土制泥,有时也会把两种掺在一起用。

敬天村制陶泥要经过九个步骤,分别为挖土-晒干-敲碎-过筛-泡土-过筛-发酵-过滤-过筛-沉淀。从山体中挖出来的陶土要先经过太阳晒干,晒干后把土块敲碎过筛,去掉其中的石子等杂质,然后将土投入水中浸泡。浸泡后进行第二次过筛,进入发酵阶段。发酵在泥塘中进行,少则三四天,多则一周左右。泥塘是一种在地上的圆形水塘,直径约一米多,深度约二三十厘米。发酵好的泥在过滤和第三次过筛后经过沉淀即算制备完成。制备好的泥随着时间的流逝粘性会增强,但保存不当的话会变干。当下部分师傅使用吸水性极强的水泥砖铺地,过湿的泥放在地砖上可以更快地排出水分恢复到适宜使用的湿度。

本地土釉也是敬天村陶器的一大特色,这些釉同样由师傅自己制备。本地釉大致可分为石头釉和草木灰釉两种,当地最早叫这两种釉为红釉和白釉,之后也有人喊石头釉叫酱釉,这种叫法也流传至今。石头釉是用石头磨成粉过筛加水调和而成,草木灰釉则是用草木灰加水和成。两种釉都是悬浊液,使用前要先用漏勺上下搅匀。石头釉是土黄色液体,上在陶器上大致呈鹅黄色,草木灰釉则是泛青的白色液体,上在陶器上呈白色。不同的石头制作的石头釉会有不同的颜色,有时师傅会将两种釉调和在一起使用,不同的配方会呈现不一样的颜色。使用传统手艺的师傅做陶相对粗放,对釉的颜色没有严苛的追求,相较而言,做精细高端路线的制陶者会更关注釉的颜色。

随着时代变迁,较为新派的制陶人开始购买其他产地的陶泥和釉,尝试更为丰富的器型和样式。而相对保守的制陶人还在遵循传统的方法,挖土制泥,筛灰调釉。

2.2土陶制坯工艺

陶瓷工艺发展到当代,陶制品的成型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新石器时期的手捏成型及泥条盘筑法和同时期龙山文化黑陶的慢轮修正法,到宋代的快轮拉坯成型法,再到机械化制陶的今天大量使用的模具印坯粘接法、注浆成型法以及机器滚压法,陶器成型技艺逐渐成熟,发展出多样化的成型方式[3]。

大理地区土陶成型工艺主要为泥条盘筑法、拉坯成型法和手捏法。拉坯和盘条都要在陶轮上进行,手工慢轮有木陶轮和金属陶轮两种,不同的材质带来不同的稳定性和流畅度。木陶轮需要在地上挖洞,整体为木头材质,长时间使用后会随旋转发出“嘎吱”声。金属陶轮比木陶轮旋转更流畅,但也要用手和脚旋转。电陶轮由电力驱动,可以控制在稳定的转速,和手工慢轮制坯的手感完全不同。电陶轮提高了做陶的效率,但对于某些陶艺爱好者来说相较手工慢轮少了韵味和技法。

泥条盘筑法在大理当地被称为“盘条法”。在过去,敬天村出产的陶器多用盘条的手法制作,这种手法适合制作大型陶器。几十年前,无数盘条陶缸从敬天村销出,被用于腌制腌菜腐卤,现在本地人少有人有腌菜需求,盘条失去了传统客户,但又凭朴拙的器型和手工的温度获得了新的喜爱。盘条是非常吃经验的手上功夫,要学会这门手艺至少需要半年。制作时师傅在陶轮上撒细沙防粘,先用一块泥铺底,之后转动转盘,一手拿泥搓条,一手转动慢轮,泥巴沿边缘逐圈而上,直到想要的高度,熟练的师傅两分钟就能做好一个盘条陶罐。如果是较大的器型,则需要分次制作,先制作下半部分,待晾干到一定硬度在其上继续盘条制作上半部分。器型越大对师傅盘条的手艺要求越高,现在敬天村里能制作大型盘条陶器的师傅已经寥寥无几。

另一种陶器制作手法为拉坯,这种手法通常用于制作较为小型或器型精巧的器皿。用手工慢轮拉坯流程和电陶轮基本相同,但对师傅手艺的要求却更高,如何让陶轮匀速且持久地转动需要长期的练习。拉坯时取一块泥放置于陶轮正中,转动陶轮,手上沾水在泥正中按下洞,在旋转中拓宽中洞拉出造型。在拉坯过程中陶轮转动要尽可能保持匀速,同时将泥匀速上拉,这样才能得到厚薄均匀的陶坯。新手常常难以控制速度,导致陶坯一侧厚一侧薄,严重时陶坯甚至会从高速转动的陶轮上飞出。拉坯制作的陶器线条细腻,这一手法被普遍应用于陶艺制作中。电拉坯机的出现降低了拉坯难度,使得零基础也能上手体验。

手捏常用于摆件制作和陶器装饰,现在也有手工艺人使用手捏制作器皿,追求较为不规则的质感。部分陶器构件需要用手捏制作再接在陶坯上,如马克杯的手柄。大理风靡的手工艺品“瓦猫”采用手捏的手法制作,在制作时把泥搓成不同大小形状,用工具造型,再将连接处处理粗糙,用水进行黏合。由于瓦猫制作容易上手,体验感强,具有地方特色,现在常常作为游客到大理的特色体验项目。瓦猫过去是云南部分地区镇宅辟邪的瓦制饰物,常被放置于屋脊正中。传统瓦猫造型狰狞粗犷,表情凶恶,当地百姓认为瓦猫样子越凶狠越有震慑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瓦猫成为备受青睐的地方特色工艺品,除了传统造型,手工艺人们也创作出更为卡通可爱的形象和更为丰富多样的颜色,丰富了瓦猫的造型。

2.3土陶整形工艺

陶坯制好后要通风晾晒,部分器型还需进一步整型。大理气候干燥,阳光充足,陶坯水分蒸发较快,整型通常在陶坯制作好的几个小时后或者隔天进行。整型时陶坯的含水量有讲究,既不能太湿一碰就歪,也不能太干难以操作。整型与制坯一样在陶轮上进行,盘条和拉坯的陶器会采用不同的整型方法,部分陶器如烤茶罐不需要整型,而是在盘条时一次成型,盘条留下的纹理恰恰是器物的精髓所在。

使用拉坯手法制作的陶坯的整型通常被称为修坯,修坯时将陶坯摆放在陶轮中央转动,用手拿竹片或铁制修坯刮刀削去陶坯上多余的泥,调整器型线条直至流畅。陶器的一些部件需要通过修坯得到,如盖碗茶茶盖顶部和高脚杯的“脚”,都不是通过拉坯拉出来,而是修坯得到的。

使用盘条的方法制作的罐子通常使用拍打的方式调整器型并印制花纹。在整型时主要用到钉锤和拍板,将陶坯放置在陶轮正中,用脚控制陶轮转动,一手拿钉锤一手拿拍板,双手配合整型。钉锤在器物内部,拍板在外侧相应位置,从下到上转圈拍上去,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调整花纹和器型,让花瓶轮廓从原本较为不规则的线条成为优美的流线型。如果整型时陶坯偏干,则要提前在外壁上刷水,有时内部也需要刷水,防止其在捶打过程中裂开。如果使用条纹拍板拍出纹路,全程只需使用一块拍板,如果要用花模拍出花纹,则需要先用空白拍板大力击打整形,然后用花模密密麻麻地拍上纹路,最后用空白拍板轻拍调整细节。在最后一道空白拍板拍打后,原本的花纹拍得深的留下,拍得浅的则只留下浅浅的印子,留下深浅有致的效果。陶罐整型的过程是经验的艺术,拍打的力道,两手的配合,脚控制陶轮转速,均需要经年累月的练习,经过这样整型的陶罐粗中有细,兼具质朴和精致,具有独特的韵味。

2.4土陶上釉工艺

在彻底晾干后师傅会对陶坯上釉,部分陶坯也会不施釉直接烧制,此类被称为素烧。上釉会在做好一批陶坯后统一进行,这项工作有时会由家庭里的女性承担。敬天村本地釉有石头釉和草木灰釉两种,不用时釉料被储存在油漆桶内,为悬浊液,使用时加入水调整浓度,同时用一个大勺上下搅拌。

上釉时有几种方式,第一种是内外都上釉,需要先拿汤勺装一大勺釉在陶器内壁转均匀,然后将多余釉水倒回桶里,最后把器具反过来拿住底部倒着浸入釉里。只有外侧上釉的陶器是拿着陶器倒扣着插进釉水桶里,在气压差下只有外侧有釉,内部是素的。对于摆件是直接抓着底部浸入釉料上釉。而相对特殊的形状则是用一支毛笔蘸取釉料涂抹在陶器表面。釉水会在陶器表面迅速变干成为一层附着在陶器上的粉末,陶器的整个底部都不粘釉料。

上述为敬天村本地传统釉及其施釉方法,坚持传统工艺的手工艺人们直到今天仍在用这种釉料给陶器上釉。现在敬天村也有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手工艺人,他们会从外地购买颜色更加鲜艳的化工釉料,上釉的方式也更加多样。

2.5土陶烧制工艺

敬天村传统制陶使用龙窑烧制陶器。窑炉在陶器制作中会改变黏土制品的化学与物理性能,完成从“泥”到“陶”的转变[4]。烧窑是制陶中的关键步骤,古代窑炉依据构造不同可分为龙窑和圆窑[5]。龙窑可分为窑头、窑室与窑尾三个部分,因其依山而建,沿山而上,头低尾高形似长龙而称为龙窑。古代窑炉依火焰流动方向可分为升焰式、平焰式和半倒焰式等,龙窑属于平焰式,火焰自火膛升起,流动方向与窑身平行,倾斜向上排出[6]。龙窑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窑炉形制之一,考古挖掘报告和文献资料分析显示,我国十几个省市区域内釉龙窑分布,北至长江,南至两广,东至东海,西至云贵,这些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适合依山势修建龙窑。龙窑在商代就已出现[7],历代窑工不断改进龙窑形制与结构,元代时在龙窑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出葫芦窑、阶级窑等新型窑炉,此后龙窑发展日渐式微[6]。

龙窑是沿山势而建的长条形窑炉,最下方窑头处有火膛,用于进柴、点火和送风,中间为窑室,用于装烧坯件,窑室内用挡火墙将窑室分为许多小间,本地人称一间窑室为“一洞”。窑尾用于排烟,窑尾和窑头间存在一定高差,高差取决于窑身长度和倾斜度,这两者共同决定对火焰的抽力[7]。

龙窑柴烧因烧制时大量使用木材,存在火灾风险和烟尘污染,现在被很多地方禁止,敬天村是少数仍使用龙窑柴烧的土陶产地。手工艺人烧窑频次受陶器产量影响,要积攒到一定数量才烧一次窑。在八九十年代,敬天村制陶业繁盛时期,许多家会凑在一起烧窑,一家一两个洞,十多家合在一起烧窑,约五到七天就会烧一次。一起烧窑时各家各自备柴,不过起火那里是大家一起拼柴。现在敬天村制陶业整体衰退,各家产量销量大不相同,不再采取多家合烧,而是各自烧自家窑,烧窑频次多者一年烧七八次,少者一年烧两三次。

烧窑前要先装窑,这是相当繁重的体力活动。为了火焰抽力强,龙窑的倾斜度要尽可能大,相应的行走也更困难,更何况要用扁担挑着陶坯沿坡而下。装窑时通常一人在窑洞内逐层摆放,另一人在窑洞口递陶坯。因做陶的人不断减少,有时全部工作都由师傅一人完成。窑洞内部地面是松散的沙石,顶部和侧边则全是釉的包浆,在阳光下闪烁光泽。大件陶器在制作时底部就撒了细沙防粘,可以直接堆叠在一起。小件陶器在烧制时则要摆在隔板上,陶坯的摆放也需要手工艺人的经验。一洞装满要用石块泥浆把洞口封上,这样算是装窑完成。

装窑需要不断折返于工作室和窑洞之间,在陶坯数量多时,装窑要花四五天之久。

装窑完成后就可以开始烧窑。点火常在夜晚七八点左右,因为点火后需要烧约九个小时,然后再一洞一洞地投柴烧窑,全过程大约二十个小时,依烧窑洞数不同而有所不同。投柴时要不断观察火势判断烧制情况,因此在白天会更加方便,晚上开始点火是最为合适的时间。约二三十年前,烧窑点火前还要祭窑神,现在仪式简化,不再有隆重的气氛。

烧窑完成后要将窑洞封闭冷却一天一夜,之后才能打开窑洞知道烧窑结果。龙窑受风的影响很大,有时损耗率很高,本来龙窑就要借自然风生火,风力、天气、窑的内部状态等太多不受控制的因素可能会使陶器功亏一篑。有时候窑里一侧温度高,一侧温度低,所有的陶器都一侧烧透了一侧没烧透,就烧歪了,整窑陶都是残次品。柴烧无法像现代汽窑、电窑那样精准控制温度,带来了它极高的残次率,也带来了它独一无二的魅力。过去烧窑时曾会在窑上面放一排罐子,看罐子变颜色来判断火候,但这种方法已经有二十多年没用了,现在的火候把控全靠师傅的经验和眼力。

3结语

大理土陶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中原地区制陶业历经数千年发展,在技艺、原料及造型等方面不断演进,形成了完备的陶瓷文化体系。云南地处西南,过去与著名陶器产地的交流互动相对较少,从而保留了较为原始粗犷的制陶技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相对粗犷的陶器因采用“古法”制作技艺、“自然”原材料及朴拙器型,受到部分消费者的关注与喜爱。敬天村的本地制陶人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把握时代机遇,在保留本地制陶工艺特色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独特的发展模式。

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大理土陶的原始粗犷风格是地域文化和历史发展的独特产物。其在现代社会中受到关注,一方面反映了消费者对传统文化和原始工艺的回归与认同,另一方面也为地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制陶人对发展模式的探索,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本地的制陶文化,还可能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这一案例为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重视和保护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促进其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赖军.云南省大理州凤仪镇土陶艺传承发展研究以对云南省大理州凤仪镇敬天村青年土陶艺人考察为例[J].艺术教育,2016(03):230.

[2]陈堂启;刘旋.现代黑陶设计和制作技艺发展探析[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9(08):55-58.

[3]李家驹.陶瓷工艺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熊海堂.东亚窑业技术发展与交流史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48.

[5]朱伯谦.试论我国古代的龙窑[J].文物,1984,(03):57-62.

[6]梁贵福.古代龙窑形制与烧造技术的演变[J].收藏与投资,2022,13(03):56-58.

[7]李清临,孙燃.中国古代陶瓷窑炉分类浅议[J].江汉考古,2017(06):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