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明初中国的瓷器出口在全球陶瓷工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明初瓷器的主要种类及其出口影响,探讨了其对东南亚、日本和波斯等地区陶瓷工艺的启发与影响。通过考察青花瓷、釉里红、白瓷等外销瓷器的传播与工艺,揭示了中国瓷器在推动海外陶瓷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明初瓷器;陶瓷工艺;文化影响
1 明初中国瓷器海外交流概述
1.1明初中国官方的陶瓷贸易
明初的官方贸易交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朝贡贸易,由周边国家贡使向中国皇帝进贡,皇帝则予以回赐;二是互市贸易,贡船带来的物品,朝廷征收部分后,其余由贡使在市场上自由交易或换取中国产品。在明朝初年,由于连年的战乱导致国库亏空,明太祖朱元璋清晰认识到元朝时期的军事扩张不利于百姓的生活、国家的发展,同时还会浪费大量的金钱物力,于是明太祖改变了元朝时期外交模式,开始与其他国家和平相处。
在明太祖自即位起便遣使外出,“周于四维,足履其境者三十六,声闻于耳者三十一。风殊俗异,大国十有八,小国百四十九”这些使臣在告知新皇登基的同时也带去了大量的丝绸瓷器等手工艺品赏赐藩属国的国王,之后藩属国也对明朝进行入贡。这些从明朝来的手工艺品传到如高丽,日本,暹罗等地,对当地的瓷器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明成祖沿用了明太祖时期的外交政策。为了巩固自身统治,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命宦官郑和率领两万七千多人,组成严密有序、分工明确的外交使团,乘坐两百多艘装备先进的船只出访海外。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共七次率领大规模使团进行海上外交访问。在此期间,郑和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将明朝的瓷器工艺传入海外。中国瓷器因其精美的工艺、实用性与装饰性兼具的特性,深受海外市场欢迎。这一时期,大量青花瓷、白瓷和其他精致瓷器通过官方贸易渠道和私下交易流入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甚至远达欧洲。瓷器不仅作为实用器皿,更是文化交流的载体,展示了中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术水平。
1.2明初中国民间的陶瓷贸易
一方面为了防止国内外反对势力串通,加强海防稳固政权;一方面为了垄断对外贸易并使其专营化,明代重视与域外国家的朝贡往来,却遏制民间对外交流的发展。洪武二十三年十月,“诏户部严交通外番之禁。上以中国金银、铜钱、段匹、兵器等物自前代以来不许出番;今两广、浙江、福建愚民无知,往往交通外番私贸货物,故禁之”。但是民间贸易不可能真正断绝,沿海的居民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铤而走险。以明朝与韩国的贸易为例,洪武十七年十月,两国政府因各自国内牛马和金银不足的情况,颁布了一项有关两国贸易的法令。“由此定辽卫,奉帝命,欲渡鸭绿江互市,许留义州,禁金银牛马。”虽然政府有了明确规定,但是商贩们仍然不以为意,继续与韩国进行贸易往来,出售大量的布匹牛马换取金银。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民间贸易“往来兴贩,络绎于道”,足见贸易的兴盛。
陶瓷贸易一般在沿海地区,以福建、广州地区为主。虽然这些贸易由于“海禁”政策导致规模很小,但成为推动中国瓷器外销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明朝初期,民间商人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途径参与海上贸易,将中国的精美陶瓷输送至东南亚、中东乃至更远的欧洲市场,这些商人通常与外国商队、海商建立紧密的商业联系,形成了广泛的私下交易网络。民间的陶瓷贸易相较于官府贸易比较有优势的地方在于他们可以灵活应对海外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在器型和装饰风格上常常结合外来文化的审美喜好,这些瓷器通过贸易传入海外,为海外的瓷器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明初中国出口瓷器的主要种类与工艺
2.1青花瓷
明初期,青花瓷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瓷器之一,成为海外贵族的收藏对象。青花瓷采用釉下彩工艺,以钴蓝料在瓷胎上绘制图案,然后在高温下烧制,使得装饰图案呈现出浓郁而明亮的蓝色。在洪武年间的青花瓷依然保持着元朝时期粗犷的风格,在釉料上虽然来自海外但是蓝中发黑呈色不佳。在装饰方面,洪武时期青花装饰纹样不论是画面构图还是纹饰特点,在主题纹饰上主要有缠枝花、折枝花、云龙纹等等。到了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带回了“苏勃泥”青料,促进了青花瓷的发展。永乐年间青花瓷大量的出口,青花瓷器作为出口的商品在保留了中国传统装饰的基础上也受到了外来装饰的影响。为了迎合海外市场的需要,在中国外销的青花瓷中,人物纹样大量减少,装饰纹样最常见的便是缠枝花卉、折枝花卉、花果。青花瓷凭借其高质量和精美设计,成为明初出口的重要商品之一,广泛销往东南亚、南亚、中东和欧洲等地。中东特别是波斯地区对青花瓷有着极高的需求,青花瓷器在当地不仅作为日常器皿使用,还被视为身份与财富的象征,深刻影响着当地的陶瓷制造工艺。
2.2釉里红
明初时期,釉里红瓷器作为中国陶瓷工艺的杰出代表之一,成为出口市场上的珍稀品种。釉里红采用了釉下彩的技术,以含铜的红色氧化物颜料在瓷胎上绘制图案,然后在高温下进行一次性烧制。烧成后,红色颜料会透过釉层,形成鲜艳的红色装饰。
洪武时釉里红得到急速发展,洪武釉里红官窑瓷器的胎骨细腻、紧密,白中略灰。在釉质方面,洪武釉里红官窑瓷器的釉质肥厚、滋润,釉色发青白。在纹样和造型上,明洪武时期的釉里红器物多为较大的日常用品,如大盘、大碗、大罐、玉壶春瓶、梨形壶和执壶等大件器具。装饰图案主要包括缠枝、折枝和串枝花卉,以及云龙图案。釉里红瓷器也作为稀有而奢华的商品,大量销往海外,尤其受到东南亚、中东及南亚市场的热烈追捧。特别是在波斯湾地区和东非沿海地区。明初时的釉里红瓷器,不仅在世界范围内扩展了中国瓷器的影响力,也通过其独特的工艺和艺术表现对海外瓷器生产和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启发。
2.3白瓷
明初时期,白瓷是中国出口瓷器中的重要品类之一。在明初洪武年间,永乐官窑的甜白瓷最为出名。到了永乐和宣德年间,景德镇的窑口掌握了高超的白瓷烧制技艺,产出的白瓷不仅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还展现出温润细腻的光泽。明代德化窑生产的白瓷纵向上与前朝德化窑出土的白瓷在釉色上还是在胎质上有很大的区别。
在釉色上,德化窑的釉色以其纯净、细腻而闻名,常见的有白釉、青釉和粉彩釉。白釉呈现出如玉般的光泽,透光性强,显得温润而优雅;青釉则带有淡雅的蓝绿色调,给人一种清新感;粉彩釉色则多样,常用于描绘细致的花鸟图案。在风格上,明代德化窑白瓷器皿的风格特点可概括为:注重器形,装饰简约,质朴清新,自然流畅,富有诗意与韵味。白瓷的简洁风格使其在多个海外市场都深受青睐,尤其是在东亚、东南亚、中东及南亚等地区。日本和朝鲜的贵族与僧侣尤其钟爱明初白瓷,认为其纯洁的外观象征着清廉和精神上的纯净。在东南亚和中东市场,白瓷因其简洁而典雅的设计风格,与当地的文化和美学产生了共鸣,成为上层阶级的收藏品和日常使用的高档器具。
3明初中国瓷器的对外影响
3.1对东南亚地区瓷器工艺的启发与影响
中国瓷器早先是在朝贡体系下进入东南亚地区。在永乐元年,朱棣即遣送使者给东南亚诸国赐予绒锦、织金、文琦、瓷器等物品。明宣德三年,宣宗皇帝也要求从南京调拨大绢十万匹、棉布二十三万匹,用以赏赐外国的贡使。
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朝的瓷器也通过贸易开始大量传入东南亚。《明史外国传》就记载“文郎马神”条:“初用焦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瓷器。”
在越南地区,在元朝的时候瓷器在越南就已经出现,但那个时候普遍还是仿造中国的瓷器进行制作。到了15世纪末16世纪初,越南的瓷器虽然依旧借鉴中国的青花瓷,但是也开始逐渐向着本土化发展,出现用红、绿等釉上彩画唐草纹、花鸟纹的陶瓷,以及其他具有明显特征的彩绘和红绘陶瓷。
在暹罗地区,在1238年—1356年左右,暹罗国王在两次拜访中国期间带了大量中国陶瓷工匠来到暹罗,帮助暹罗发展陶瓷技术,创办了著名的宋加洛制瓷业。在15到16世纪,暹罗的窑口主要都是烧制釉下黑彩瓷,而到了16世纪以后则开始参照学习中国的景德镇,龙泉窑的瓷器。在暹罗地区,由于佛教的发达,大量的瓷器都运用于佛教的祭祀用具以及佛寺的装饰之上,在装饰上也受到佛教以及中国瓷器的影响,有神兽、忍冬纹、莲花纹等等。在釉料的运用上,暹罗陶瓷工艺受到中国影响后,发展出了一系列独特的釉色和装饰图案。当地工匠在学习中国瓷器的同时,结合暹罗自身的文化元素,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如著名的“暹罗蓝”釉,逐渐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陶瓷生产中心。
总体上看,明初中国瓷器通过朝贡体系和郑和下西洋的贸易,深刻影响了东南亚地区的陶瓷工艺。在东南亚地区,虽然早期瓷器多为仿造,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彩绘陶瓷,丰富了东南亚的陶瓷艺术。
3.2对日本陶瓷工艺的影响
早在宋朝的时候,中国所生产的青瓷白瓷就通过贸易来到日本。这些瓷器以景德镇瓷器为主,在销往日本之后,受到各阶层人士的喜爱。日本受中国青花、五彩瓷器的影响,烧制出与中国瓷器十分相似的青花、五彩瓷器。从造型、纹饰、色彩上尽力模仿,同时由于日本茶文化的兴盛,日本对于瓷器需求量也进一步提高,急需发展自己的制瓷业。一种较有影响的观点认为日本瓷器创烧于1616年(元和二年)之前,由朝鲜籍陶工李参平在有田首先烧制成功。虽然日本瓷器初期的技术源自朝鲜,但其纹样风格却与朝鲜瓷器截然不同,反而完全模仿了中国瓷器的风格。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阻断民间贸易,导致销往欧洲等地区的瓷器较少,供不应求,因此日本瓷器初期为了扩大市场以学习中国为主。这一时期,日本的陶瓷生产逐渐吸收了中国技艺,尤其是釉色的运用和图案设计,使得日本瓷器在形式与功能上获得了新的发展。例如日本著名的伊万里瓷器的花纹样式,就是模仿中国的瓷器样式而成。此外,日本在永乐年间最具有代表性的濑户窑,也是通过仿制中国陶瓷而进一步精炼本土的制瓷技术,其烧制的器物造型及纹饰均是以中国瓷器为设计蓝本而烧造的。
3.3对伊朗地区陶瓷工艺的影响
在元朝波斯湾北岸遗址中,就发现有元代青瓷和青花瓷残片。到了明朝时,瓷器主要是通过朝贡体系传入波斯,瓷器传入波斯后,深受当地贵族的喜爱。阿拔斯大帝曾从中国招聘了300多位制瓷工匠,他们结合本土瓷器的纹路并仿制中国青花瓷器样式制作出独特的波斯瓷器。在16世纪,中国青花瓷传入波斯后,波斯的陶瓷工匠们纷纷学习制作。到了16至17世纪,波斯地区从对中国瓷器依赖性的模仿,逐步实现了陶瓷产品造型和纹样的本土化,库巴其和卡曼两地先后成为当地钴蓝釉陶瓷器的生产中心。中国对波斯瓷器的影响在各方面均有体现,主要在其纹样上。在动物纹样方面,在中国瓷器传入波斯以后,龙凤元素和云纹在波斯的瓷器纹样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藏于伊朗国家博物馆的瓷砖纹样中有描绘了一条呈行走姿态的龙正在嬉戏火焰珠,这里所绘制的行龙纹与中国龙纹的造型特征高度契合。在波斯瓷器纹样上,可以看到龙纹与阿拉伯书法纹饰,这是中国元素与波斯元素结合的结果。在植物纹样上,波斯的瓷器出现了中国传统的莲花纹样,这与波斯的莲花纹样不同,与中国莲花原型更为贴合。此外,波斯瓷器的植物纹样往往采用繁复的布局和对称的设计,受到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启发。波斯艺术家运用精细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创造出层次感强烈的植物图案,使其瓷器更具装饰性和艺术价值。在釉色方面,随着明代瓷器的大规模出口,尤其是青花瓷和白瓷,波斯陶艺师开始借鉴中国的高温烧制技术和精美釉料,推动了当地陶瓷制作水平的提升。波斯彩绘陶瓷是在明代青花瓷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的,采用黑色勾描轮廓,填色使用钴蓝釉,再以孔雀绿釉点染,增强层次感。
4 结论
在明初,中国的出口瓷器不仅展现了卓越的工艺水平,还通过广泛的贸易与文化交流,对海外瓷器工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海外工匠在学习与模仿中国工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瓷器风格。明初出口的瓷器不仅仅作为经济贸易载体的重要性,更彰显了其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参考文献
[1]丁溪.中国对外贸易[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13.
[2]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王晰博.古代中国外销瓷与东南亚陶瓷发展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5.
[4]上田信:《海与帝国:明清时代》,高莹莹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48页.
[5]明太祖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83.
[6]孙智强.明代早期景德镇官窑青花瓷装饰研究[J].陶瓷研究,2023,38 (0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