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研究

2024-12-03 00:00:00王瑞波高浚峰
佛山陶瓷 2024年11期

摘 要:本研究以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为主题,探讨了如何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贯穿于公共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研究重点涵盖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技术要求、环境协调性原则及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的应用。对于选址与外观设计、室内环境控制、外墙保温隔热等方面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进而提出了提高公共建筑能源效率、资源利用率与生态环境协调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BIM技术

1 前言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建筑行业正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公共建筑作为高能耗建筑的代表,其绿色设计的意义尤为重要。绿色建筑设计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减少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增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本文将深入研究绿色建筑设计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通过对核心技术、设计原则及绿色策略的探讨,为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2公共建筑绿色设计的核心技术要求

2.1绿色建筑设计中的环境协调性

在公共建筑绿色设计的核心技术要求中,环境协调性应作为设计的关键原则之一。根据《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年版)》(以下简称“指南”)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以下简称“标准”)的最新要求,设计需将自然环境因素纳入决策核心,实现建筑与生态系统的深度融合,符合我国减碳、节能与生态保护的政策导向。按照标准5.2.2和5.1.1条款,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主导风向进行自然通风,并优化朝向以最大化自然光照利用,降低冷暖负荷。材料选择需依据指南的环境负荷分析要求,采用低碳排放和高回收率的绿色材料。同时,通过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设计人员可以动态模拟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并根据《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GB/T 51269-2017)中的要求,实时调整设计方案,以确保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最小化,实现绿色建筑设计中的环境协调性。

2.2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的应用

设计人员应通过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工具,对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及资源利用进行精确建模和量化分析,确保在设计阶段就能最大化降低环境负荷。在施工阶段,BIM技术应被广泛应用于材料追踪与施工流程优化,减少建筑垃圾和能耗,确保材料使用效率最大化。进入运营阶段,智能楼宇管理系统(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BMS )应被引入,以实时监控并调控建筑的能源消耗模式,动态优化空调、照明和供电等系统的运行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报废阶段,则需通过逆向物流系统进行材料的回收再利用,确保资源的再循环使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3选址与外观设计的绿色策略

3.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的选址优化技术

3.1.1选址的生态环境分析与地形地貌考察

在公共建筑选址的生态环境分析与地形地貌考察中,需要借助GIS和激光雷达技术,对场地的三维地形、地貌和生态特征进行精准建模。通过生成数字地形模型和数字高程模型,精确测量地形坡度、海拔变化、地质条件等关键数据,确保建筑设计与地形特征高度契合,最大限度降低土方工程量与场地改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应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用以预测风场、局地风速和气流路径,优化自然通风设计,以减少机械通风需求,达到节能效果。

此外,场地的生态环境分析必须通过整合RS数据与现场实地勘察,以评估植被类型、覆盖率以及土壤渗透能力。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需确定植被复原能力、碳汇潜力及水文调节功能,确保建筑方案不破坏现有的生态平衡。通过降水模拟与暴雨水文模型分析,可以识别潜在的雨水径流路径与积水区,结合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技术,如生物滞留池、透水铺装系统和雨水花园等,进行精准设计,提升雨水管理效率,减少径流污染,并加强场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1.2可持续土地利用与自然资源整合

绿色建筑设计要求通过综合评估场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及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优化土地利用并整合可再生资源。从技术层面来看,设计人员应基于GIS和LCA技术对场地的自然资源进行系统评估,包括土壤肥力、水文条件和生物多样性,以确定土地的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需遵循“避免不可逆生态损害”和“最小化人为干预”的设计原则,确保建筑布局与生态网络相融,不破坏原生植被和水资源流动。此外,设计方案必须整合太阳能、风能、雨水收集等可再生能源,通过LID技术降低建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通过光伏发电系统的合理布置,最大化日照资源利用率,并通过绿色屋顶系统和雨水花园等生态基础设施有效管理场地水资源,实现雨水的储存、净化与回用。

3.2公共建筑外观与形体设计的绿色策略

3.2.1建筑外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建筑外形与自然环境的高度协调,能够最大化降低对生态系统的扰动,并提升建筑的可持续性。首先,设计人员应充分运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和能效模拟,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分析气候特征,尤其是风速和日照角度,以便建筑形态能够与主导风向和太阳辐射匹配,从而优化自然通风和被动采光效果。建筑外观应通过简约的几何形体减少风阻和热损失,确保建筑围护结构具备高热工性能,同时融入本地气候特征,增强建筑的热舒适性。外立面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美学价值,还应充分整合高效能材料,如低辐射玻璃、可再生木材和绿色墙体技术,以提升隔热和降噪效果,减少建筑能耗。此外,结合场地特点,设计外立面应尽量避免大片无功能化的玻璃幕墙设计,避免过度的太阳能热效应。

3.2.2简约美观的外形与高效能材料的结合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简约美观的外形与高效能材料结合需通过精准的技术路径实现能效最大化和美学的有机结合。外观设计需基于CFD模拟,通过减少复杂几何结构降低建筑风荷载,进而提升抗风能力并减少材料使用量。在材料选择上,应使用热传导系数(U值)低于1.0 W/m2·K的高性能隔热材料,如气凝胶复合板或真空绝热板,并通过使用低辐射镀膜玻璃,将太阳热增益系数(SHGC)控制在0.25以下,降低建筑围护结构的热传递,增强室内热舒适性。建筑植被墙和屋顶花园在减少建筑热负荷方面的实际效果也应通过科学计算得出,需使用能效系数高的自动灌溉系统确保植被的生态效益最大化。所有这些设计手段结合,需在建筑生命周期内通过LCA进一步验证其长期节能效果。

4室内环境的绿色设计

4.1自然采光与节能照明设计

4.1.1透光性屋顶与玻璃幕墙的应用

在透光性屋顶与玻璃幕墙的应用中,需综合利用高效能材料与先进技术以最大化自然采光并降低能耗。透光性屋顶设计必须基于太阳辐射数据及CFD模拟,选用光透射率超过60%的低辐射玻璃或双玻光伏组件,同时确保其U值低于0.8 W/m2·K,以减少热传递和室内能耗。结合动态光照控制系统,通过光照传感器与智能调光系统调节屋顶透光率,避免夏季过热与冬季光线不足问题,进而优化室内光环境。

在玻璃幕墙的设计中,需优先选用三层中空玻璃结构,其热传导系数可低至0.6 W/m2·K,并结合遮阳系数控制在0.25以下的遮阳系统,以降低太阳热增益。幕墙的设计需兼顾通风系统的整合,通过开口通风设计与自然通风模式相结合,利用风速与气流路径的CFD模拟数据,减少机械通风系统的能耗。所有设计策略需通过BIM系统中的能效模拟工具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估,确保透光性屋顶与幕墙结构能够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显著提升建筑的节能性能。

4.1.2自然光与人造光的综合应用策略

在自然光与人造光的综合应用策略中,应结合日光模拟和光照控制技术,最大化利用自然光资源并降低人工照明的能耗。设计人员需要基于场地的日照分析,设计需优先使用透光性高达70%以上的双层中空Low-E玻璃,在确保室内热舒适性的同时,增强自然光的渗透性。对于大空间的公共建筑,结合光导管系统,将自然光引入建筑深处,避免光线不均导致的能耗增加。此外,建筑需通过DALI或KNX光感传感器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动态调节人造光源的亮度与开关,确保室内光环境的恒定。

人造光照系统应优先使用高效LED照明设备,并集成调光技术,调整光照强度以匹配自然光的变化,达到节能目的。使用基于BIM技术的Dialux或Relux综合光环境模拟软件,对自然光与人造光的相互作用进行动态仿真和优化,确保建筑在不同时间段内均维持良好的光照质量,同时最大化降低照明能耗。

4.2室内温湿度控制的绿色技术

4.2.1热舒适模型与温湿度动态调节技术

针对热舒适模型与温湿度的动态调节,设计人员需基于ASHRAE 55标准,通过热舒适模型对室内环境的温湿度参数进行精确模拟与动态控制。首先,采用预测平均投票和预测不满意度模型,综合考虑温度、湿度、气流速度、辐射温度和人体活动水平,以优化室内热舒适度。为了实现温湿度的动态调节,应结合智能化暖通空调系统,集成带有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控制设备,实时监测室内环境数据。通过可变风量系统和CFD分析技术,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室内热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送风量及水系统流量,从而精准控制室内温湿度。进一步,通过基于大数据的环境反馈算法,系统可自适应调整温湿度设定值,确保建筑各区域在不同时段内都能达到理想的舒适水平,最大限度降低能耗。结合BIM技术,设计师可提前模拟并验证不同设计方案的温湿度控制效果,从而优化设计策略。

4.2.2模块化温湿度控制设备的应用

设计人员需根据建筑各区域的功能特点,选用可模块化集成的HVAC系统,以实现精细化控制。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网络,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各区域的环境条件,配合VFD调节系统的输出功率,从而动态调整供冷、供热和湿度水平。此外,采用模块化控制设备,如带有局部调节功能的可变风量终端或模块化热泵,可以显著减少能源浪费。利用CFD模拟,设计人员可优化设备布置方案,确保各模块之间的协调运行,避免区域间的温湿度不均。同时,通过楼宇管理系统(BMS)对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数据分析,可进一步优化能效,最大化减少运营能耗。

5公共建筑外墙保温与隔热设计

5.1绿色保温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绿色保温材料的选择应基于材料的R值与U值的科学分析,优先选用如气凝胶复合板、真空绝热板等高效保温材料,其R值可达到6 m2·K/W以上,显著降低热损失。外墙保温结构体系的设计需综合考虑材料的导热系数、耐火性和耐久性,采用聚氨酯发泡材料或石墨聚苯乙烯板材,这类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其碳排放量也显著低于传统材料。

5.2 BIM技术在外墙保温隔热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BIM技术进行多维建模与模拟分析,从而模拟不同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厚度和组合方式,精确计算U值,确保外墙保温系统能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提供最佳的隔热效果。通过BIM技术,设计人员可以创建虚拟的建筑能效模型,进行热桥效应分析,预测潜在的能量损失区域,并通过优化节点和细部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热损失。同时,BIM还能够模拟不同季节下的热流动态,结合气候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能耗分析,以便优化材料选用和构造设计,确保外墙保温层的厚度和材料组合在成本与能效之间达到最佳平衡。

6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公共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有效应用,重点分析了环境协调性原则、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及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研究表明,通过GIS、BIM、CFD等技术手段的集成,可以显著提高公共建筑的选址、外观设计及室内环境控制的效率与精度。此外,模块化温湿度控制设备和高效绿色材料的选用,显著降低了建筑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提升了建筑的整体性能。研究成果为公共建筑的绿色设计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技术路径,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晨.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城市开发,2023(5):109-111.

[2]陈劲华.浅析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23(13):43-45.

[3]杜贻攀.关于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J].信息产业报道,2022(2):0024-0026.

[4]段宏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3(3):3.

[5]董玮.绿色设计理念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 2022(9):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