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这个地名刻进我的脑海,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现代京剧《沙家浜》(原名《芦荡火种》)中,郭建光的唱段《朝霞映在阳澄湖上》,是我在知青宣传队每次演出时的保留节目。
几十年后,我终于来到了沙家浜。那里已拥有国家S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多个闪光的名片。当代版的“春来茶馆”正在营业,一点儿也不简陋,而是有些气派的两层楼。“阿庆嫂”们穿着那种传统的蓝花布衣服,但如今早已不是抗战年代了,她们露出舒心的微笑。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瞻仰广场。广场占地1.33万平方米,视野开阔。以郭建光、阿庆嫂等为原型创作的,高8米、重60吨的揭示军民鱼水情主题的大型主雕塑,巍然屹立于广场中央。主雕塑后的两大块浮雕,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当年新四军在江南水乡生活、战斗的情景。两侧是18根形态各异的抽象的柱雕,象征着京剧《沙家浜》中18位新四军伤病员不屈的革命精神。整个群雕或形象栩栩如生,或造型刚劲有力,引人遐想。群雕对面是一座石质碑亭,亭中竖有当年创建沙家浜抗日游击根据地、后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叶飞题的“沙家浜”石碑,石碑后面的碑文记述了新四军东进与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成立的史实。
走进纪念馆,历史老照片,革命先辈们曾用过的机枪、手枪、帽子、手套、水壶、手术包、镊子、剪刀等革命历史文物,以及20多位新四军老首长的题词,再加上声光电科技、多媒体、场景复原等现代化技术展示的护士为受伤的战士换药、房东为伤员端出一碗水等场景,使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深刻感受到了让人感动的军民鱼水情。当年,叶飞率领的“江抗”,沉重打击了日伪军。部队转移时,将有36位伤病员(京剧《沙家浜》中因舞台需要改成了18人)和一些医护人员的极其简单的后方医院,留在了阳澄湖畔。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伤病员分散隐蔽在昆承湖与阳澄湖之间的横泾、陆巷、肖泾、长浜、张家浜等村庄里。当日伪军前来搜捕时,乡亲们就摇着小船把他们转移到芦苇荡深处,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送药、送饭。为了防止日伪军到芦苇荡中搜寻,乡亲们或在水道上打桩阻挡他们的汽艇,或驾船将其引到别处,与日伪军斗智斗勇,甚至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芦荡火种”,使他们重返战场杀敌。这是用民族大义凝成的军民鱼水情,这是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抗日精神!
据导游讲,京剧《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沙奶奶,是昆承湖畔与阳澄湖畔许许多多革命群众的化身和缩影。郭建光的原型之一,则是36位伤病员之一、曾参加过多次重要战役的抗战老英雄夏光。1939年11月,夏光根据上级指示,带领伤病员组成了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简称“新江抗”),并担任司令。短短几个月,“新江抗”不断发展壮大为一支500多人的队伍,使“芦荡火种”燃起了抗日的熊熊火焰。“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岂容日寇逞凶狂。”在一年的时间里,“新江抗”进行大小战斗40多次,击毙日伪军500多人。
我走出纪念馆,步上东进桥。此桥取名东进桥,意为纪念新四军东进抗日;桥长39米,意为纪念1939年点燃了沙家浜一带的抗日“火种”;桥宽7.7米,意为不忘“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端。可想而知,桥的设计者颇费了一番心思。
我乘上小船,融入了如诗如画的阳澄湖,融入了茂密的迷宫般的干亩芦苇荡。轻风吹过,青翠的芦苇仿佛用那吴侬软语,向我诉说着昨天的故事。我在心里向革命先辈们致敬,永远怀念他们。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