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件私密的事情吗

2024-12-03 00:00戴纳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 2024年11期

你还记得上一次阅读一本书后,马上想“安利”(编者注:网络流行语,相当于“诚意推荐”)给别人的愉悦吗?最近一次打开的菜本书,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被“安利”的?有人说,阅读是一件私密的事情,分享书单只是分享者的个人狂欢。

的确,阅读有它个人化的特性,有时候兴致高涨地向别人推荐书籍“遇冷”,是再正常不过的。不同的人在阅读同一本书时,由于自身的背景、经历、知识水平等差异,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不同读者的阅读品位和目的也各不相同。

阅读的差异性不仅体现在不同读者身上,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人生阶段的变迁,一个人对书籍的理解和感悟也会不断变化。小时候坐在教室里背诵朱自清的《匆匆》,可能只为了应付考试,等到自己也“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才恍然明白作者为何会在24岁时写下这样的文字。

但阅读也不完全是私密的,阅读需要向内探求,也可以向外展露。

阅读有时候成为一种“社交货币”,是个体寻求社会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方式。在社交平台、读书会、朋友聚会中,人们会分享自己最近读过的书、书中的精彩片段、个人的感悟和见解。随着科技的发展,阅读的互动性也越来越强。电子书、有声书、网络阅读平台等提供了丰富的互动功能,如笔记、评论、电子书签等。为什么有些读者愿意花费很长时间在豆瓣网写书评?他们一定期待有人一同感受彼时的灵魂共振,通过分享自己的想法向其他读者推荐一本不容错过的书。

阅读还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活动。在图书馆、书店、咖啡厅等公共场所,人们聚在一起阅读、学习和思考,读者可以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书籍中的话题和观点。此外,公共阅读活动如读书会、作家讲座、文学沙龙等也促进了阅读的普及推广,让更多人参与到阅读中来。

近年,“搭子文化”在年轻人当中兴起,特指一种新型的垂直领域社交关系文化。“搭子”关系往往基于某种共同需求或兴趣爱好而建立,实现“精准陪伴”。除了“饭搭子”“旅行搭子”等,有人也在寻找“读书搭子”,希望找到阅读兴趣相似的人结伴阅读,分享心得体会。

有人十分反对“读书搭子”,认为读书本就是一件主观性很强,甚至孤独的事情,找“读书搭子”的目的并不在读书,而在交友。

诚然,不同读书人有着不同的阅读目的,或是获取文化知识、提升技能,或是休闲娱乐、寻找情感共鸣,或是获得精神寄托、力量、勇气。正是因为有千差万别的读者,才让阅读丰富多彩。阅读本就是让我们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变得既能辩证、理性地坚持自我,也能温柔、感性地接纳万物。通过阅读找到的朋友,或许是作者,或许是志趣相投的其他读者,或许只是自己。

优质读书博主受欢迎,不仅在于他们分享好书与阅读体验,提供阅读指导建议,还在于他们凭借个人魅力营造阅读氛围,把阅读产生的思考和观点,也通过自己的方式传达给读者。“跟风”常常被用来描述负面的现象,但如果真能形成“跟风阅读”,在“跟风”当中,让读者与一本书产生联结,这股阅读的风气可能会给读者带来前所未有的触动。因为阅读和观看影视剧、穿衣打扮不同,它对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有更高的要求,若读者能沉浸在偶然“跟风阅读”的书籍里,或许会意外打开新的兴趣点。

当下,我们似乎越来越容易对某些事物“上头”或“下头”,爱意和激情来得快,去得更快。购物网站商品的百十条评论里,一条差评就可能打消消费者购买的欲望;而短视频或直播间内,消费者恐怕还没来得及听清讲解,就被主播描述的画面打动而激情下单。

这样的消费方式无法简单评价好坏,有时候阅读恰恰也需要一个契机。一位你尊崇的人一句简单的介绍——这本书有着看一页少一页的兴奋感——可能会刺激你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在年轻群体中,偶像发布在社交平台的图书截图,下一秒就可能被认出是黑塞的《德米安》。人生遇到迷茫困顿时,史铁生在地坛公园里的沉思可能帮你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茫茫书海里寻觅下一本书的人,可以多打开“触角”,你的选择方式和包容程度,会带你触达不同广度和深度的精神世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在纷繁的碎片里拼凑出兴趣的版图,在快节奏的洪流里找准帆船的方向,这既需要有海纳百川的心境,也不能缺少保持初心的定力。

而分享书籍的人,不必试图说服别人,你所能共情的、领悟的、学习的都带着你自己的成长烙印和生活背景,无须与任何人达成完全的共识。一部作品自诞生起,“作者已死”的结局就已注定,哪怕是作者本人,都没法让读者按照自己的诠释去解读。你可以自我安慰:错过一本好书,是对方的遗憾,不是分享者的遗憾。

(选自2024年8月9日《中国青年报》,有校改)

阅读点击

为什么说阅读不完全是私密的?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2024年11期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的其它文章
不满足
智者从善
渡口
记艾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背后的“数字功臣”
母亲的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