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船精神”助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设

2024-12-02 00:00:00虎旭昕
科学导报 2024年88期

“红船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精神表征和集中表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是“红船精神”的制度形态和力量保障。二者内在契合又相互统一。

一、“红船精神”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内在契合又相互统一

面对新时代“四大考验”日益严峻复杂、“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凸显的阶段特点,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若要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要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使命,保持创业初期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现实背景,也是弘扬“红船精神”的价值旨归。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两个伟大革命,要充分凝聚革命精神的磅礴伟力,释放制度建设的强大效力。“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推进“两个伟大革命”的重要驱动,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精神引领,应在回应时代挑战的实践中得到大力弘扬。

红船明初心,初心耀红船。“红船精神”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是内在契合又相互统一的。“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精神,是初心使命制度的精神表征和集中表达。初心使命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党内制度的重要组成,是“红船精神”的制度形态和重要保障。弘扬“红船精神”的目的是做到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有利于弘扬首创、奋斗和奉献的“红船精神”。二者统一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统一于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新时代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既有赖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形态提供力量保证,又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是“红船精神”的制度形态和力量保障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坚定初心使命,推进初心使命制度化发展,为弘扬“红船精神”提供政治保障、力量保证和制度保障,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局面、新气象。

初心使命制度紧扣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最根本保证。红船是我们党诞生的地方,党的一大既已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弘扬“红船精神”,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也为弘扬“红船精神”提供了政治保障。

初心使命制度紧扣“为了谁”和“依靠谁”,体现了党“立党为公 忠诚为民”奉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红船是我们党出发的地方。党的一大提出“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表明了力量基础。弘扬“红船精神”,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党“立党为公 忠诚为民”奉献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弘扬“红船精神”,必须发挥党的制度优势,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国家体制机制的全面深化改革与创新,国家治理制度的顶层设计与完善,国家法律规纪的制定与执行,必须依靠推进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现代化和科学化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必须依靠人民而创新,国家治理能力必须为了人民而提高,人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力量源泉,更是弘扬“红船精神”的力量保证。

初心使命制度紧扣党的“章程”和“理想”,体现了党“坚定信念 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红船是我们党最早立规矩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奠定了我们党的前进方向和基石。弘扬“红船精神”,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优良传统和时代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伟大斗争。这就需要发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弘扬“红船精神”,必须切实加强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不断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斗目标和弘扬“红船精神”提供制度保障。

三、“红船精神”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精神表征和集中表达

弘扬“红船精神”,要利用好红船的阵地优势、讲好红船的时代故事、坚守红船的品质标准,融贯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进程中,为其凝聚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发挥红船阵地优势,有利于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学习教育效能。“红船精神”常学常新,“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南湖红船”是我们党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载体,也是一部常学常新的生动教材,它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地位特殊、意义深远,绝不应只限于作为博物馆里的一架模型被观赏,也不应只限于作为课本中的一个地名而宣扬。将“红船精神”融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之中,需要充分重视南湖红船在党性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利用好信息化和新媒体提供的新载体、新平台,创新教学方式和传播策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党性修养;需要充分重视南湖红船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优势,以融媒体平台为依托做好“南湖+”文章,最大化南湖红船的聚合效应和示范效应,加深党员干部对初心与使命的理解,全方位提升主题教育的教育效能。

讲好红船时代故事,有利于丰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学习教育内容。“红船精神”在血与火的淬炼与砥砺中,融为中国共产党的血脉基因,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回顾百年征程,正是依凭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共产党人才能始终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以不断的自我革命为驱动,引领中华民族劈波斩浪,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正是依凭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共产党人才能用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熔铸风骨气节,引领中华民族奋然前行。风云激荡,不改初心;筚路蓝缕,斗志昂扬。国家和人民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正是依凭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才有底气把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写到旗帜上,以强烈的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激励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团结奋进,引领中国巨轮向复兴彼岸远航,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铸就中华民族的新辉煌。精神激励实干,实干维系精神。在“红船精神”的时代实践中,诞生了一批可歌可泣的红船故事、一批可敬可叹的红船人物,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提供了生动案例和丰富素材。

坚守红船品质标准,有利于提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实效。“红船精神”光照四方,精神能否得到有力维系,依赖于相应的制度设计。制度是否得到落实,成效是其最大的检验标准。弘扬“红船精神”,是因为其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和精神信仰,表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骨气节和政治品格。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实质上就是要“加强党性锻炼和政治历练,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红船精神”所宣扬的品质标准既是制度动力,又是制度目标,应当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实效的品格观照。以红船标准检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实效,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时刻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激励自己,干事创业、改革创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秉承开拓新局、奋勇争先的信心和勇气;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时刻以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激励自己,不畏艰险、艰苦奋斗,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及时修枝剪叶、补钙壮骨,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时刻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的奋斗精神激励自己,时刻叩问初心使命意识,在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中,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自觉,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让党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

积极倡导并深入弘扬蕴含首创性、奋斗意识与奉献精神于一体的“红船精神”,是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以激活“红船精神”的生命力,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制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也能有效捍卫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蓬勃发展。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WK220000000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文科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FSSF-S-230102)。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