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期盛行港台的警匪片,我那时就对影片中律师、法官、警察等职业很感兴趣。”12月12日,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教授梁晓燕在采访中对《科学导报》记者说。然而,梁晓燕并未实现当初的心愿,机缘巧合下她考入山西大学教育系学习教育管理。她说,“既来之,则安之。当我选择了教育,钟情于心理,我就会在学习中坚守、在坚守中热爱。”
以教育系为“原点”,扎根山大,深耕研究;以心理学为“终点”,启人思考,助人成长。1992年夏末,梁晓燕首次走进山西大学,自此开启了她的本科求学之旅。学习期间,吴康宁老师的《教育社会学》深深吸引着她,并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如何做有意义的研究?”一个简单又深奥的议题开启了她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探索。
读研后梁晓燕选择留校任教,任教期间,梁晓燕重在引导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她认为,只有真正地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选择未来发展的道路。“我希望大家能在大学里找到‘我是谁’,回答‘我更适合做什么’,因为当你知道你要学什么的时候,就没有你学不会的东西。”
不停奋进的梁晓燕在2005年前往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攻读博士,她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就是大家守着宿舍的小书桌“奋战”论文。“每个人都很努力,每当你从楼道走过时,你就会看到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姿势。”毕业后,梁晓燕继续回到了山西大学任教。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我们的研究要见人、见事、见社会。当我们能够解释清楚人在某些方面特点的时候,我们就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而当我们能够服务社会的时候,社会才能真正看到我们的学科。”梁晓燕说。
“科研是源,科研需要落地,更好地服务地方、服务社会”。2014年,梁晓燕所著的《网络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一书,将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看成一种技术或是一种表达方式,认为合理利用互联网上的支持发展自身,让自己达到平衡状态,才是互联网的价值所在。提到互联网,大家常常想到网络成瘾等问题,但若合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也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益,这便是梁晓燕编写这本书的灵感来源。
梁晓燕对记者说,“只要土地合适,每一颗种子都会以它们最好的形态展现给我们。它成长了,这才是最重要的。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就是在育人的过程中给予环境,并给予强有力的支持,让其更好地成长,找到自己开花结果的方法。”
一路走来,几多艰辛;为人师长,桃李芬芳;笃行千里,硕果累累。梁晓燕先后获得“全国第四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山西省高校师德楷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她指导的本科科研训练项目“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不同情境下公正世界信念、自我损耗对网络助人行为的影响”分别被评为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年指导的硕士毕业论文“环保公益广告中目标框架对受众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被评为省优论文;2022年指导学生参加上海市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大赛获心理科普微视频组三等奖。
学生对梁晓燕的评价是:“您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重要他人,您所给予的不仅有精神上的鼓励和感召、言行中的垂范和指导,更有外在资源的链接和帮助,至真至善至知己,亦师亦友亦亲人。”
在发展心理学的课堂上,梁晓燕总是会告诉学生们,只有用一句话说清楚你的问题,你才真正开始理解研究的对象和事情。对于心理学的学习,梁晓燕建议同学们适当学习哲学与社会学,在哲学赋予的思维、社会学赋予的眼界中感受社会的变化,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真正地掌握并理解理论知识,最后于实践中应用知识、得到体验。关于“人”的工作,从来都没有公式可解,也非书本上固定的知识,只有将学术内容融入生命里、融入成长中,诠释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促进个人成长与心理学发展。
在与心理学朝夕相处的这些年,梁晓燕始终坚持将研究一般规律与研究个体差异相结合,悉心探究丰富饱满、有血有肉的“人”,真正做到见人、见事、见社会,与此同时,心理学也渐渐渗透于她的心里、融入她的生命,使其在心理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谈及未来,梁晓燕表示将继续深耕研究,坚持育人工作,在追求教育真善美的路上继续前行,为心理学科的发展、为山西经济的发展、为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