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时节,汾河岸畔,美景如画。11月27日,“省鸟”褐马鸡命名40周年宣传活动暨中国褐马鸡保护联盟机制建立大会在省城太原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四省二市有褐马鸡分布的26个自然保护区和潜在分布相关省市的领导嘉宾,以及世界雉类协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鸟类环志中心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褐马鸡保护研究经验,共话褐马鸡保护事业,共商建立褐马鸡省际保护协作新机制、新模式。与会人员通过观看各保护区宣传片及交流发言,相互借鉴经验、分享成果,进而形成推进各自然保护区互动融合、协同共建的工作新机制。
此次大会成果丰硕、精彩纷呈,新组建的中国褐马鸡保护联盟将搭建沟通合作桥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探讨褐马鸡保护合作的新形势、新机遇、新路径,共同谋划褐马鸡保护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未来,为中国褐马鸡保护注入新动能,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开拓新前景。
“鹖,毅鸟也。毅不知死。”这里所说的毅鸟,就是我国特有的珍禽——褐马鸡,在国际上与大熊猫齐名,有“东方宝石”美誉。
“花翎为官戴,勇气被人夸。”因为褐马鸡敢于豁命拼斗的性格,从战国赵武灵王开始,历代帝王便将褐马鸡那又长又漂亮的中央尾羽装饰在帽子上(称为“鹖冠”)赐给武将,以激励他们像褐马鸡一样骁勇善战。
然而,近代以来,褐马鸡的生存空间急剧萎缩,全国的褐马鸡仅记载分布于山西省吕梁山脉和河北省西北部的山地,一度濒临灭绝,故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98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将褐马鸡命名为“山西省省鸟”。40年来,在山西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山西省林草局统一领导下,各级林草部门为保护褐马鸡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做了大量的系统保护和源头保护工作,提高了全民保护意识,完善了就地保护体系,提高了保护管理水平,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
据山西省历时两年的褐马鸡物种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如今褐马鸡的生存环境已得到持续改善,分布区域进一步扩大,种群数量正在稳步增加。分布区域由20世纪90年代的28个县域、3个自然保护区扩大到现在的45个县域、20个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于吕梁山、太岳山、中条山、太行山四个地理区域,山西全省褐马鸡分布区总面积达11900km2,种群数量由20世纪90年代估测的全省5000~5600只增加到现在的全省平均数量为19000只左右。主要集中在吕梁山脉和太岳山林区两个稳定分布区内,中条山林区的褐马鸡尚在发展阶段,数量小于500只。太行山林区的褐马鸡也有稀少的发现,邻近的河南省也发现了野生褐马鸡的分布。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保护褐马鸡,需要跨区域跨部门合作,汇聚强大合力。为推动褐马鸡保护事业,2007年9月,由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起倡议,来自山西、河北、陕西的芦芽山、五鹿山、小五台山、延安黄龙山、韩城黄龙山6个以褐马鸡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了“中国褐马鸡姊妹保护区”。2008年5月吸收了山西省黑茶山和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新成员。中国褐马鸡姊妹保护区成立17年来,秉承“互联互通、协同创新、交流合作”的发展理念,致力打造中国褐马鸡保护共同体,彼此间的交流合作逐步加强,取得了良好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兴则文明兴,这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未来的召唤。
2024年11月,山西省褐马鸡专项调研结果公布后,在世界雉类协会会长、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正旺积极建议下,在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大力倡议下,在全国各相关省市林草主管部门和保护区的共同努力下,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承办了“省鸟”褐马鸡命名40周年宣传活动暨中国褐马鸡保护联盟机制建立会议,经与会代表共同商讨,决定构建全新的褐马鸡保护联盟机制。
会上,张正旺教授做了以《中国雉类多样性及保护进展》为内容的学术报告,并希望以中国褐马鸡保护联盟合作机制的建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褐马鸡保护事业,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高质量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褐马鸡保护联盟合作机制(草案)》及褐马鸡保护联盟组织架构设置,审定了褐马鸡保护联盟专家委员会建议名单,为联盟的规范化运作奠定了基础。六省市代表共同签署了中国褐马鸡保护联盟战略合作备忘录。
据悉,联盟成立后,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打造全国褐马鸡区域协同保护典范。
一要以保护为本,实现分布种群双增长。联盟成员单位要系统研究分析褐马鸡保护的发展趋势,持续不懈地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栖息地保护,推进科学监测研究,开展救护繁育和迁地保护,进一步扩大褐马鸡分布区域,稳步增加种群数量。
二要以创新为要,提升科研监测新活力。联盟成员单位要集聚专业力量,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关联技术的集成以及产业化应用的敏捷开发,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先进适用技术、优秀解决方案和成功实践案例。
三要以机制为核,促进保护发展高质量。联盟成员单位要通过机制创新,为交流合作提供组织机制的保障,形成全新的保护系统网络,创造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机制。
机制之变背后是理念之变,理念一变发展道路更加宽广。中国褐马鸡保护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整合社会各级资源推动褐马鸡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
此外,11月28日上午,与会代表赴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参与了褐马鸡放归活动。在大家的共同见证下,2只佩戴卫星跟踪器的褐马鸡被放归大自然。参与活动的代表纷纷表示,此次会议不仅展示了各省市在褐马鸡保护方面的显著成效,而且通过交流学术成果和工作经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思维,为今后的褐马鸡科学研究和保护实践提供了宝贵参考与借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们期待联盟成员单位能够发挥其专业优势,与社会各界一道,共同守护“东方宝石”褐马鸡的幸福家园,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各自应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