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吾煤业:科技“加持” 精控矿压

2024-12-02 00:00:00武竹青
科学导报 2024年88期

12月8日,《科学导报》记者在潞安集团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压治理研究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矿压监测曲线图进行研究。余吾煤业公司组织科技力量,依托科研平台,深化矿压治理研究,逐步构建起一套适合自身的矿压治理方案,实现了矿压治理能力质的飞跃。

一直以来,矿压治理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有效减少动力灾害的发生概率,是煤矿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021年11月,我们通过公开竞聘瓦斯、地质、采矿的专业技术人才,成立了矿压治理研究中心,分为地质分析、瓦斯治理、监测监控等8个方向,以分组分区的形式开展矿压治理技术研究。”余吾煤业公司副总工程师、矿压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芦盛亮说。

目前,矿压治理研究中心已汇聚了一支由10名本科及以上学历成员组成的精英团队,其中包括1名博士、4名硕士及3名高级工程师。同时,矿压治理研究中心还下辖深部开采综合防治研究长治市重点实验室和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两个机构。

围绕矿压治理难题,矿压治理中心研究人员开展了技术创新。由他们自主研发的顶炮机装置,引进风动炮泥填塞器,解决了深孔爆破封孔的技术难题;千米钻机定向长钻孔水力压裂技术减轻了护巷煤柱压力,降低了工作面回采对大巷影响;无煤柱开采技术,累计多回采资源50万吨;开展差异化支护技术研究,累计节约支护材料费用500余万元。

从优化支护设计到改进卸压措施,从引进先进设备到自主研发新技术……一个个创新成果、一项项发明专利、一篇篇科研论文,见证了他们的汗水与成果。经过矿压治理研究中心的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望—闻—问—切—疗—验”矿压治理方案,丰富和完善了卸压治理模式,提高了矿压综合治理水平。

在矿压治理研究中心,芦盛亮借助大屏幕向记者阐述了“望—闻—问—切—疗—验”六步法管理体系:“‘望’是我们工作的起点,要全面审视地质构造,细致分析数据,以精准划分出潜在的危险区域,为后续治理工作指明方向。”

在“闻”的环节,该中心科员张陈冰做了从“井—地—空”三个维度建立的包括微震、地面微地震、地音等在内的立体监测体系的演示。其强调的是信息的流通与共享,确保采掘活动与监测数据能够即时联动,为决策提供支持。

“问”代表辨证分析,结合多源数据,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切”是精准诊断的过程,通过科学方法识别安全隐患的根源,确保问题能够被准确把握。

而在“疗”的阶段,就是对症下药,根据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验”作为效果监测的关键环节,就是通过数据反馈来验证治理的成效,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系统化的诊断、治理与验证流程,余吾煤业公司整个矿压治理实现了全流程闭合管理,对于提高矿井作业的安全性、适应新形势下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