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6日,台风“摩羯”的中心登陆海南文昌,强度为超强台风级,成为史上登陆中国的最强秋台风,也是继2014年台风“威马逊”之后登陆的最强台风。台风过境后,海南一名女孩坐在阳台观景,椅子处在三面毫无遮挡的平台,阳台窗户及边框在台风中被“洗劫”掉落。
这个场景被拍下,并被调侃为“出走的阳台”“台风‘摩羯’过后最松弛照片”,很多人却从中看到极端天气事件下一次可能就会危及自己。
据海南省应急管理厅初步统计,至9月7日15时,台风“摩羯”造成全省19市县52.61万人受灾,已紧急避险转移31.26万人,因灾死亡4人、受伤95人。
气候变化之下,高温热浪、洪涝、低温寒潮、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已逐渐引起重视。刚刚过去的2024年夏季,极端天气重创全球多地,越来越多人暴露于气候危机。
2024年7月,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显示,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气候系统多个层面都发生明显的变化。长序列气候观测资料综合分析显示,极端高温事件发生更为频繁、强度更强、持续时间延长。伴随气温升高,大气中持水量增加,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次和强度也有所增强。
极端天气带来的气象灾害频发,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的生命与健康造成挑战。2024年9月,国家疾控局、中国气象局等多部门,发布《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建立以气候变化健康早期预警为先导的适应联动机制,推动各层级、多元化健康适应政策与协同行动,提升气候变化适应和风险防范能力。
卢辉是一名拥有16年临床经验的医生,在广东省肇庆市一家二级医院执业,门诊之外每年约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急诊工作,随救护车外出执行急救任务。
多年的一线医师执业让卢辉观察到,随着气候变暖,花期延长,花粉传播量和传播时间增加,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症状更加严重。在花粉过敏季,急诊接收的这类病人相应也会增加。持续高温的日子,老年人、户外工作者等,中暑发生的频率似在增加,甚至发展为严重的热射病。极端高温下,一些中老年人服用的常用药物,含有利尿剂会促进排汗和电解质流失,如不注意补水,更易造成服用者中暑或脱水。气温急剧下降时,心脑血管病易急性发作。强降雨期间,户外应急创伤的病人会较平时增多……
卢辉所在的医院主要服务基层群众,辐射范围包括城区和周边的多个乡镇,面向人群广泛。卢辉接触到越来越多这样的病例,尤其是诸多与季节性、天气气候有关的案例后,开始思考疾病与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之间的关联。卢辉对《财经》表示,他在工作中发现,最近三五年来,“与天气、气候相关的疾病明显增多”。
前述卢辉提到的多种疾病,近年来被称为气候敏感疾病。2024年9月,《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调查梳理气候敏感疾病基本信息清单,构建气候敏感疾病监测预警系统。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影响到每一个个体。
卢辉回望近年来肇庆当地的极端天气,经历过夏季高温、超强台风、大暴雨等,以及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在这种极端天气时跟着救护车接诊病人,感受到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冲击,“会感受到人特别的渺小”。
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逐渐引起全球重视。2022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对气候敏感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精神心理健康等的威胁正在增加,并表现出复合暴露和连锁事件的风险,且预计未来风险还会随着全球变暖而进一步加剧。户外劳动者、孕产妇、新生儿、老年人等属于脆弱人群,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尤其明显。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卢辉身在医疗一线,观察并参与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挑战,他关注的焦点从一个又一个病例和医学康复,逐渐转移到“生病的人”,并思考该如何更有效地帮助个人预防、应对天气和气候带来的健康风险。2022年,卢辉参与自然之友、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发起的“玲珑计划”,学习如何有效地回应气候变化领域的问题和挑战。
2022年10月起,卢辉在肇庆当地开展气候变化与老年人适应力的调研。在日常工作和调研中,卢辉发现当地不少人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关注度不高,或者对极端天气的影响认知不够。卢辉称,一些中老年人虽然能感受到这些年来天气气候的变化,但并不清楚会对健康带来哪些影响,也不了解极端天气预警后可能的风险,更缺乏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与能力。此前,卢辉曾联系当地一些养老院,提出希望组织气候变化影响的公益讲座,有的接洽者则表示气候变化与老人关系不大。
联系遭碰壁后,卢辉转换思路,将主题调整为夏季疾病困扰与防治等角度,顺带提及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和应对,这样才走进养老院进行科普。这几年来,卢辉及其气候行动团队志愿者通过调研访谈和科普实践,再结合长期的临床经验,梳理和汇总出气候变化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和防护措施等。
2023年,为帮助当地老年群体提升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卢辉等人编写高温热浪老年人群健康防护手册。防护手册梳理出,高温热浪对健康带来的影响和一些临床表现症状,可能促进中暑发生的常用药物,防护措施建议等。卢辉称,这份防护手册的“出炉”正是基于极端高温事件频发,2023年多地陆续出现高温天气,高温覆盖面积和影响人口广泛等因素。
高温纪录不断刷新。极端高温事件趋多趋强,2024年,大范围高温天气再次席卷中国多地,超过40℃的超高温天气时有“上线”。
2024年9月30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今夏全国气候特征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指出2024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夏季全国平均气温22.3℃,较常年同期偏高1.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夏季,华北大部、华东、华中、华南、西北东部及新疆大部、内蒙古中西部、四川盆地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全国有20%以上的县市出现40℃及以上高温。全国有96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新疆托克逊(47.9℃)、重庆北碚(43.6℃)、河南温县(43.4℃)等9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43℃。全国有59个国家气象站连续高温日数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其中新疆鄯善62天、浙江余姚31天、福建福鼎24天。浙江义乌(42.8℃)等68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重庆北碚8月20日至9月1日最高气温连续13天接近或突破40℃,超过2022年同期(9天),为历史最强。8月9日,江南、江淮、江汉东部、华南中部等区域地表温度超过50℃,部分地区超过55℃。
重庆等城市成为2024年夏季高温天气的“重灾区”。因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重庆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时间延迟至9月9日。9月29日,重庆沙坪坝气温达到了35℃,拿下当地2024年第77个高温日,重庆热成了“火焰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苏布达,长期从事气候变化与水循环研究。苏布达教授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是导致极端高温事件频发的重要因素。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持续上升,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这种长期的气候变化使得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高温天气也变得更加频繁和持久。
苏布达进一步分析,在重庆及川渝地区,高温天气尤为突出,这主要由于该地区特殊的地形条件——四周高山环绕,热量难以散发,加之夏季强烈的太阳辐射和稳定的副热带高压系统,使得热量在区域内积聚,进一步加剧了高温的程度。同时,城市热岛效应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极端高温的影响当前并未被充分认识。2023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年度报告称,极端高温对健康的影响被低估;在所有极端天气中,极端高温造成的死亡率最高,与高温相关的死亡率可能比目前记录的高出30倍;许多受影响的国家并没有提供有效的高温预警服务;据估计,2022年夏季的极端高温天气导致35个欧洲国家约6万人“超额死亡”。
近年来,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公众逐渐提升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认识。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对《财经》表示,相对而言,极端强降雨的影响比较直接,如淹没农田、城市看海、地质灾害等。但是高温的影响有直接效应,如中暑、热射病等,易引起重视,同时也有间接效应,如因高温诱发其他基础病症,或引起脆弱人群的不适等,往往认知不够,会产生更为严重且广泛的负面影响。
许小峰表示,曾有学者对城市高温天气与死亡人数的关系做过统计分析,发现夏季高温与死亡人数关系密切,同时,夏季前期的死亡人数多于后期。他认为这个结论很有价值,这反映了当第一波高温来临时,人类对其适应和准备往往不够,因为一般而言,夏季气温是逐渐升高的,正常情况下第一波高温不会达到最高值。由此,不管是极端天气还是正常的天气或气候变化引发的健康风险,都应获得足够重视。
频发的高温天气,会带来哪些直接和间接的健康风险,一些脆弱人群的认识和应对不足等,医生卢辉有着更直接的观察。
卢辉观察到,高温天气里,一些老年人和户外工作者外出务工、务农时,会喝酒、喝浓茶,还误以为是在补充水分,其实反倒会导致脱水。一些老年人即便家里装有空调,也没有高温天里开空调的习惯,还认为开空调对身体不好。卢辉曾随急救车接诊一个中暑老人,老人昏厥在家中,体温高达40℃,神志不清,当即判断老人患上热射病。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那个老人的家中有空调,但没有打开。最终,老人不治身亡。
“最热夏天”似乎越来越常见。2022年夏季被称为1961年以来最热夏天,如今这个纪录属于2024年夏季,今夏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今后我们是否迎来越来越热的夏天,40℃高温将成为常态吗?
对此,苏布达认为,气温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虽然整体趋势是变暖,但并不意味着每年都会出现新的高温纪录。此外,虽然全球变暖加剧了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但并不能简单地将某个特定年份的高温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每个地区的气候变化都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能因今年春季和夏季的平均气温创下历史新高,“就得出今后气温将持续走高的结论”。
环球同此凉热。2023年7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一份声明中就气候发出警告称,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到来”。
气候在发生巨大而持续的变化。2024年初,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全年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1850年-1900年)高出1.45±0.12℃,进一步逼近《巴黎协定》所设立的1.5℃控温目标,并预测2024年的平均气温可能会更高。新近数据显示,2024年6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6.66℃,为有记录以来的最热6月。截至6月,全球气温已连续13个月创下新高,且连续12个月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6月,WMO发布的最新报告,未来五年,有80%的可能性至少有一年的全球年平均温度将比工业化前水平暂时高出1.5℃。
许小峰指出,从目前监测到的全球气温变化,总的上升趋势没有改变,包括温室气体的排放仍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在这一状况下,全球变热的趋势很难扭转,高温等极端天气出现频次也会增多。
回顾2024年中国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许小峰认为厄尔尼诺事件(注: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比常年平均温度持续偏高的现象)是值得关注的气候背景之一。2024年是2023年开始的厄尔尼诺次年,往往会引发天气气候异常,更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从2023年开始发生的全球气温和海温的持续异常,分别为连续13个和15个月连创新高,使得广受关注的气候变化一年来有了显著跃升。“无论是大气还是海洋,都有利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如降水增加、降水变率增加、高温干旱等。”
因此,许小峰认为,在这一气候背景下,造成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呈现出全球性特征。中国所处的东亚、南亚、中东、欧洲、美洲都普遍发生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目前,国家气候中心已公开发布2024年春季和夏季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2024年春季(3月-5月)的全国平均气温同样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气温12.3℃,较常年同期(10.9℃)偏高1.4℃。在春季,14次区域暴雨过程袭击中国,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南方强对流天气频发,局地影响重。12次冷空气过程影响中国,较历史同期偏多。
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公众逐渐提升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认识
到了夏季,全国平均降水量偏多,总体呈“东多西少”分布。华北雨季跨度长、降水量多。各流域降水量以偏多为主。夏季,全国发生1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26个省(区、市)遭受暴雨洪涝灾害。今年最强暴雨过程发生在6月9日至7月2日,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最强,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均超过1998年6月12日-27日的暴雨过程(历史次强);期间,长江以南大部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降水,导致长江中下游干流与淮河中游干流三河尖以下河段全线超警,湖南华容县洞庭湖堤防发生决口险情,南方多省遭受严重暴雨洪涝、局部泥石流、滑坡、城市洪涝等灾害。北方暴雨过程频繁,落区重叠度高,华北等地出现“旱涝急转”。高温天气过程偏早、范围广、极端性强。强天气频发强发,局地损失重偏早、范围广、极端性强。
2024年华北等地再次出现“旱涝急转”,这在河南表现更为明显。2024年6月,河南因为大旱引起关注,2024年5月河南省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少了70%以上,半数以上的气象监测站点达到中旱以上等级,重度干旱、特旱范围不断扩大。6月12日,河南16个地市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持续十天,截至当天,河南省因为干旱不能播种的面积达到323万亩。但进入6月中下旬到7月,随着雨带北抬,河南多地迎来多次暴雨、大暴雨。7月17日,河南处于重大气象灾害(暴雨)一级应急响应状态。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姜彤,曾多次参加IPCC报告的撰写和评审。姜彤对《财经》分析,2024年华北等地出现旱涝急转的主要成因在于前期降水偏少导致旱情发展,而后期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激增。具体来说,华北地区在6月至7月上中旬降水偏少,旱情有所露头发展;而7月下旬起至8月底,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激增,导致河北、山东多地出现城市洪涝,海河流域滦河、北运河出现明显涨水过程。
姜彤表示,气象数据显示,这几年华北等地旱涝急转现象的频率确实有所增加。过去,旱涝急转现象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但近年来华北等地也频繁出现这一现象,而且主要是发生由旱转涝的现象,由涝转旱的现象则相对较少。
“旱涝急转等复合型事件是一种新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类型”,姜彤指出。传统的研究只关注单一的极端事件类型,复合型极端事件最早于2012年的IPCC首先提出。气候变化是导致旱涝急转现象频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和水循环发生变化,导致降水模式的不稳定性和极端性增强,导致旱涝急转等复合型极端事件趋多趋强。”
2023年夏,华北遭遇成片特大暴雨袭击。2024年夏,华北地区进入雨季后,7月下旬起至8月底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增加。华北夏天高温叠加频繁降雨,是否正在“南方化”,华北是否进入强降雨更频繁的阶段,这成为近年来不少公众关心的话题。
姜彤指出,近几十年里,华北降水量的变动特点和趋势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一方面,华北地区的降水量存在年际和季节间的波动,不同年份和季节的降水量差异较大。另一方面,从长期趋势来看,华北地区的降水量总体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这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降水模式改变有关。特别是在近年来,华北地区多次出现强降雨过程,使得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的风险增加。多模式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华北地区的降水量总体上可能会呈现增加的趋势,不过不同年份和季节的降水量差异较大。因此,未来华北地区雨季降水如何变化,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此,2024年10月初许小峰受访时同样认为,是否存在华北雨季降雨量持续增加的趋势,目前还不确定,需要进一步分析。但有分析表明,“降雨的变率确实在加大,即波动性在增加,这也是易造成极端天气的原因,更应引起关注”。
一次次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表明,应对气候危机已经刻不容缓。
2024年3月,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公开发布文章呼吁,综合应对气候危机迫在眉睫。陈振林在文章中指出,气候变化风险不仅来自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也与经济社会的暴露度和脆弱性密切相关,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风险挑战,气候风险治理势在必行。要厘清气候变化与发展、安全的关系,构建完善的气候风险治理体系,不断强化气候变化机理研究,加强气候风险管理和早期预警,持续提升趋利避害的经济社会服务保障能力,为防范化解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安全等带来的风险挑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国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许小峰解释,这可以从增温幅度和受气候变化影响程度两个角度理解,从影响上看,“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多,发展不均衡,易受气候灾害影响”。
现年67岁的许小峰,在气象系统工作35年,见证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目前仍然活跃在气象服务和气象科普的一线,关注天气气候变化,时常发表科普文章。
十年前的7月,台风“苏力”在福建登陆,许小峰前往福建连江县的台风登陆处附近,近距离观看台风登陆,让身在现场的许小峰想起一句电影台词,“大地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如今看到全球及中国极端天气事件多发,全球气温的升温曲线向上走,让其感慨应对气候变化“愈加紧迫”。
浏览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年度气候公报,2020年至2023年,每年总会提到气候年景偏差或者气候状况总体偏差。
对此,姜彤表示,这反映出近年来全球及中国气候状况的严峻性。“2020年或前后可以被视为气候变化的一个明显时间节点,这一年全球及中国都经历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发和强度增强,如长江流域的严重汛情、多地高温干旱等。”
在姜彤看来,近年来中国的气象灾害主要呈现出多方特征:极端性增强,如暴雨、洪涝、干旱、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影响范围广、灾害链效应显著。气象灾害往往容易引发次生灾害,如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高温引发的干旱、森林火灾等,形成灾害链效应,加剧灾害的严重性和影响;复合事件增加等,如高温干旱、温湿复合、旱涝急转等。面对这些挑战,需要加强气候监测和预警能力,提高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比如,针对复合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建议加强极端高温的科学研究;建立完善极端高温伴随复合事件的预警系统,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机制;提升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等。作为个体,尤其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人群,要持续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相关信息,了解极端天气的预警信号和应对措施。同时,为减缓气候变化,自身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减少自身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指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是减缓和适应,明确提出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
同时,还提出加强气候敏感疾病的监测预警及防控,增强医疗卫生系统气候韧性等。
许小峰表示,中国一贯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与应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从早期注重防灾减灾到这些年来的减缓与适应策略并重。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都给出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的警示,2024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升温幅度愈发接近温控目标。按照《巴黎协定》,碳达峰的实现还需要若干年时间,要确保1.5℃和2℃的升温阈值不被突破,仍需各国付出巨大努力,关键是在已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如何确保方案、行动的有效性,如能源转型的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等。
编辑: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