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强监管”成为A股市场监管的关键词。在强监管之下,如今的A股市场生态正在经历关键的结构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关键在于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协作配合。
2024年5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严字当头,敢于较真碰硬,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5月初出台的新“国九条”,也被认为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证监会自2024年春节以来采取了一系列动作,加强对拟上市企业、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投资机构的监管。从IPO(首次公开募股)现场检查到退市制度的优化,从打击财务造假和违规减持到鼓励分红回购,再到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监管正层层加码。这不仅是监管重点,也是过去三年A股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证监会主席吴清也频频向市场释放出“资本市场的强监管严监管大幕已经拉开”的清晰信号。今年3月,他在就任后首次公开亮相的记者会上,直接用“强”“严”定调A股监管思路,“强,就是要强本强基;严,就是严监严管”。
吴清表示,主要做好入口的监管、出口的监管以及持续监管,最后是责任的落实。“首先,严把入口,企业IPO上市绝不能以‘圈钱’为目的,更不允许造假、欺诈上市。第二,狠抓日常,加强上市后监管,突出抓三件事,防假打假、规范减持、推动分红。第三,畅通出口,加大退市力度。第四,压实责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作为企业的‘关键少数’必须挺在前面。”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直观地呈现了处罚力度有显著提升。今年上半年,证监会查办证券期货违法案件489件,作出处罚决定230余件、同比增长约22%,惩处责任主体509人(家)次、同比增长约40%,市场禁入46人、同比增长约12%,合计罚没款85亿余元,超过2023年全年总和。证监会查处了恒大地产、中核钛白等重要案件,与财政部从严查处了恒大地产审计机构普华永道,形成有力震慑。
证监会进一步提到,从严执法永远在路上,始终坚持“长牙带刺”、一以贯之严监严管,更加突出从严导向,更加突出规范公正,更加突出合力共治,更加突出惩防并举。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对《财经》表示,证券监管执法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化的特点,包括严把上市关、严格全链条监管、加大退市监管力度,持续从重从严惩处证券期货市场违法行为,这将切实维护市场诚信基础,提振市场信心,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服务金融强国建设。
“与以往相比,证监会今年推出的一些系列政策确实标志着市场迎来了更为严格的监管时代。政策的出台反映了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的深层次问题的认识和解决的决心,如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严格执行退市制度、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等,都是对市场规则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告诉《财经》。
严把上市关口,是2023年以来监管层的重点方向之一。提高IPO标准、拟增加IPO现场抽查比例、严查带病上市等举措,均是监管层在IPO市场强监管的体现。
自2023年8月收紧IPO、新“国九条”提高上市标准后,IPO市场呈现巨变,A股撤单(因撤回而终止审核)公司数量名单在不断拉长,且呈现加速的状态。
2024年10月14日,上交所决定终止对深圳飞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原因是该公司及保荐人招商证券提交了撤回IPO的申请。
2024年内IPO撤单数量已经再创阶段性新高。Wind(万得)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2024年以来A股IPO撤单公司数量为379家,2023年为218家,2021年至2022年合计255家。
IPO撤单数量的增长,与“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政策导向,密不可分。
自注册制实施以来,A股IPO公司数量大幅增加,部分高科技企业因此得以快速成长,但随之而来的新股“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超高的募集资金”的“三高”现象备受市场关注,部分公司将IPO募资高比例用于理财,引发市场争议。“三高”现象叠加市场低迷等因素,新股破发频频出现。
在此背景下,2023年8月,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坚持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同时充分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加强一、二级市场的逆周期调节,更好地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同月,证监会表示,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资本市场具有周期性,二级市场好,IPO发行进度就会快,上市就容易。反之则要呵护市场存量资金,新股上市进程就要放缓,注册制下,IPO不能暂停但可控制节奏。”有投行人士告诉《财经》。
2024年5月发布的新“国九条”提出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其中最受关注的举措为:提高主板和创业板上市标准。
新“国九条”出台后,沪深交易所同步发布新修订的《股票上市规则》,提高主板第一、二套上市标准的净利润、现金流、收入等指标,并提高第三套上市标准中的市值和最近一年营收规模。创业板上市标准亦有所提高。
彼时,一位头部私募人士告诉《财经》,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提高后,其所投资的医疗(医药)行业多家公司不符合新的标准,这些公司比较迷茫。“医疗行业周期低迷叠加上市标准提高后,等着被上市公司并购是部分不符合新标准公司后续的出路,还有一部分公司争取努力活着。”
拟提高IPO现场检查比例,也是监管层增加IPO市场监管的重要举措之一。
202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
“加大股票发行环节现场检查和督导力度,聚焦业绩异常增长等情形,严防‘带病闯关’。”《意见》提出,重点关注已违约及风险类债券发行人,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虚假信息披露、挪用募集资金和逃废债等违法违规行为。
为进一步提升发行上市监管效能,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2024年4月,证监会修订《中国证监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扩大对在审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现场检查覆盖面等要求,将首发企业随机抽取检查的比例由5%大幅提升至20%,并相应提高问题导向现场检查和交易所现场督导的比例,调整后,现场检查和督导整体比例将不低于三分之一。
已有部分IPO公司财务造假线索,在现场检查时被发现。上海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尔芯”)于2021年8月提交科创板首发上市申请,作为首发信息披露质量抽查企业,证监会于2021年12月对其实施现场检查,发现公司涉嫌存在虚增收入等违法违规事项。2022年7月,该公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
2024年2月,证监会对思尔芯申请科创板首发上市过程中欺诈发行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证监会对思尔芯相关负责人合计罚款超千万元。该案系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发行人在提交申报材料后、未获注册前,证监会查办的首例欺诈发行案件。
此外,华道生物未获注册但发行申报材料存在虚假记载,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被罚款1150万元。
在把好IPO“入口关”的同时,也需畅通“出口端”,让更多优质的企业进来,把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清出去,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市场生态。
2024年的新“国九条”明确“应退尽退”的政策导向,从严格强制退市标准、畅通多元退市渠道、强化退市监管等五个方面着手。同时,证监会及沪深交易所也分别发布退市新规。
退市新规主要进行了四方面优化,包括拓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适用范围、新增三种规范类退市情形、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完善市值标准等交易类退市指标。
退市新规之下,2024年以来,A股市场“新陈代谢”加速,退市公司数量再创历史新高。截至10月17日,A股2024年内已有52只股票被摘牌。这一数字已超过2023年全年,创历史新高。
截至2024年10月17日,A股累计退市公司数量合计有289家,有六成公司均是在近五年内退市。另外,目前市场上还有多家公司收到交易所下发的退市告知书,正等待摘牌。今年A股退市公司名单将再度拉长。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财经》,“退市新规要严格执行,对一些符合退市条件的公司一定要坚决退市,打击恶意‘保壳’的行为。垃圾股清理掉了,会推动价值投资成为市场主流的投资理念,让价值投资成为正道。”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是提振投资者信心和稳定市场预期的关键。
今年以来,在打击财务造假方面,监管层又有新举措。
2024年7月发布的《意见》提出,严厉打击以下几种造假行为:系统性造假和配合造假;滥用会计政策实施造假;通过“空转”“走单”等虚假贸易方式实施造假;利用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票据交易等方式实施造假;基于完成并购重组业绩承诺、便于大股东攫取巨额分红、满足股权激励行权条件、规避退市等目的实施的造假等。
近年来,打击和防范财务造假也面临一些新问题,如第三方配合造假。“密切跟进系统性、团伙型财务造假特征及演变趋势,依法从严打击通过伪造变造凭证、利用关联方虚构交易或第三方配合等方式实施系统性造假的行为。”《意见》指出,坚决破除造假“生态圈”。
今年5月,证监会依法对恒大地产债券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恒大地产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罚款41.75亿元,对恒大地产时任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许家印处以顶格罚款4700万元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证监会认定,2019年至2020年期间,恒大地产通过提前确认收入的方式虚增收入5640亿元、虚增利润919亿元,致使在交易所市场公开发行债券存在欺诈发行。
证监会对恒大地产欺诈发行债券行为系按照其所募集资金的20%进行处罚,对其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处以顶格罚款,为开展债券市场统一执法以来的最严尺度。
“证监会对相关违法案件从重从快予以处罚,并推动健全民事赔偿机制,对投资者进行实实在在的补偿,显示了对塑造健康市场生态、维护资本市场稳健运行和公平,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决心。”田利辉称。
除了财务造假,违规减持问题也备受关注。A股市场大股东持股集中,肆意减持对股价的市场影响较大。上市公司减持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今年5月24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从多方面严格规范大股东减持,包括明确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破发破净、分红不达标等情形下不得通过集中竞价或者大宗交易减持;要求大股东的一致行动人与大股东共同遵守减持限制;有效防范绕道减持,要求协议转让的受让方锁定六个月,明确因离婚、解散、分立等分割股票后各方持续共同遵守减持限制。
9月底以来,A股市场表现活跃,减持行为也有所抬头。10月11日,北京、上海、深圳、江苏四地证监局同时出手,针对三名投资者违规减持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的行为,采取了行政监管措施,包括责令购回、上缴价差、记入诚信档案。北交所也对相关投资者实施公开谴责并限制证券账户交易六个月等监管措施。
“减持是股东的正当权利,但一定要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有市场人士对《财经》表示。
在规范减持的同时,监管层也进一步强化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新“国九条”明确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实施风险警示,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上交所修订上市规则,明确了现金回购股份并注销可计入现金分红。
在监管政策鼓励分红的引导下,A股多家上市公司均在今年首次或时隔多年再度推出中期分红计划。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共有698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中期现金分红方案或已实施现金分红,占比约为13%,合计中期分红金额达到5598亿元,二者均大幅刷新历史纪录。
在严监管态势下,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包括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等频频被罚。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看门人”,券商的勤勉尽责对于市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多家券商因未能勤勉尽责,被立案、处罚。
2024年10月11日晚间,中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思尔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保荐业务未勤勉尽责,公司被证监会立案。
2024年以来,多家券商收到监管层罚单。4月8日,东吴证券因涉嫌国美通讯、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业务未勤勉尽责,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同月,华西证券被江苏证监局采取暂停保荐业务资格六个月的监管措施,暂停期自2024年4月28日至10月27日。
华西证券被处罚的原因是,华西证券在金通灵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项目的执业过程中存在尽职调查工作未勤勉尽责、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上市保荐书存在不实记载,持续督导阶段出具的相关报告存在不实记载以及持续督导现场检查工作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近两年监管层一直强调压实“看门人”的责任。证监会强调,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即使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也要一查到底。对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将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予以严厉打击,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除了券商,审计机构被处罚的事项,也不断出现。其中,监管机构对普华永道的处罚,备受市场关注。
9月13日,财政部、证监会分别发布对普华永道的处罚结果。普华永道被两部门罚款共计4.41亿元,并被暂停经营业务半年,成为有史以来被中国监管机构处罚最重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2023年,德勤被财政部罚没2.12亿元并暂停北京分所经营业务三个月。
2024年8月2日,证监会公布对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天职国际”)的处罚决定书。
天职国际因在奇信股份(现奇信退,002781.SZ)年报审计中,未勤勉尽责,存在伪造、篡改、毁损审计工作底稿行为,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业务收入368万元,罚款2340万元,并被处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六个月。
证监会在《2024年上半年行政执法情况综述》中指出,压实“看门人”责任,严惩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违法行为。
一方面,证监会依法对机构和责任个人进行“双罚”。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责任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未对异常迹象保持合理怀疑,审计证据获取不充分,函证程序存在缺陷,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相关会计师均被依法处罚,合计罚没610余万元。
另一方面,证监会对严重失职失责违法主体坚决给予“资格罚”。今年上半年,对履职不到位的中介机构从业人员采取市场禁入措施六人次。对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在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中风险评估及内控测试程序存在重大缺陷、未采取恰当审计措施应对舞弊风险、实质性程序存在重大缺陷等未勤勉尽责行为“没一罚五”,并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六个月,对三名责任人员分别处以罚款及相应年限市场禁入。
“审计机构被暂停证券业务资格是比较严重的处罚,这意味着其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和IPO等服务项目都将受到影响,客户可能会为了推进资本运作而解约。”有审计师告诉《财经》。
从近年证监会发布的系列政策文件可以看出,A股市场迎来强监管时代,监管层将更加规范交易行为,更加注重上市公司质量,更加重视投资者保护。这有望给投资者带来更稳定的预期,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吴清曾表示,“从规模上看,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但还不够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源头活水。从法律上、制度上、监管执法和司法上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和信任,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参与市场。同时,也必须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企业更好发挥主体作用,提升投资价值。”
“证监会今年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与以往相比,显示出更严格的监管态度,意味着市场正进入一个以严格监管为特征的全新阶段。尤其是新‘国九条’的出台,强化了这一趋势。监管趋势的变化体现了监管部门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及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田轩称,“这种监管态势对于市场的长远发展是有益的,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降低市场风险,还能促进市场平稳运行,推动长期价值投资。在强监管的护航下,A股市场有望进入一个更加成熟、稳定、健康的发展阶段。”
证监会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的同时,也持续完善认定量罚制度规则。从立法层面来看,修订后的《证券法》对违规信披公司和责任人的罚款上限由60万元、30万元大幅提升至1000万元、500万元,对欺诈发行的罚款上限由募集资金的5%提高到一倍;《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违规披露的刑期上限由三年提高至十年;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出具虚假证明文件最高可判十年有期徒刑。
在田利辉看来,尽管监管政策已经涵盖了多个方面,但仍有需要完善之处。
为此,他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推动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水平,增强上市公司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完善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三是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监管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对市场异常行为的监测和识别能力。四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和境外通过北向渠道影响境内市场,跨境监管合作变得尤为重要。监管部门应加强与境外监管机构的合作,共同打击跨境违法违规行为。
“监管部门在二级市场方面还有很多要做的事,比如小作文横行问题。现在对市场干扰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小作文谣言。还有对股票操纵的监管和覆盖也不到位,立案不及时,震慑力不足。人手是个重要原因,花在严查IPO和中介机构上的时间多了,花在严查市场操纵案例上的时间就少了。”有投行人士告诉《财经》。
编辑:杨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