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企业应采取哪些降本增效策略

2024-12-01 00:00:00萧晓彤
中国商界 2024年11期

常见的降本难点包括如何平衡成本节约与服务质量、如何持续大幅度地降本、如何适应市场变化等。通过深入研究本企业与所处行业的特点属性及发展经验,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降本增效策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成本动因分为可控与不可控

首先,企业要对各项成本进行分类分析,对可控程度大的成本予以重点关注,而可控程度小的成本则放在次要的管控位置。这样可以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

以电费为例,节约用电量是一种显而易见、最常用的节省措施,但并非每家企业都能轻易降低电价成本。因为公共资源的价格受政府管控,企业经营需遵循相关政策法规。然而,一些大型用电企业可通过协议方式获得一定限度的电价优惠,比如与电力公司签订特定用量的价格协议,或参与竞价交易获取价格优惠。因此,对电费成本的管理,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制定合理的节约方案,而不是只能采取单一措施。

此外,并非所有成本都能降低或大幅降低,这方面的典型成本包括税费、财务费用和折旧费。企业的税费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企业适用的税目、税率等税收因素并不能由企业主观地进行调整,但企业可以留意其所在地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根据自身情况申请相关税收优惠。在财务费用方面,银行的利率和费率通常也是根据上级机构的文件制定的,但企业可以把不同银行的存款和贷款方案进行比较,在整个行业利率调整的时期,灵活办理存款和贷款产品,以便盘活闲置资金,减少融资利息,增加资金收益和降低资金成本。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一旦明确,不可随意改变。然而,重资产的企业可以结合其业务实际情况,调研和明确自身资产是否可以采取不同的分类折旧方法,以减少账面折旧费用。如国内某地铁运营公司对固定资产同时采取三类折旧方法:隧道、洞体建筑物不折旧,生产类资产采用工作量法,管理类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这相比所有资产单一采用年限平均法,折旧费用大幅减少。因此,这种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方式可以在不影响资产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折旧费用支出。

综上,成本在可控维度下还可细分可控程度。而不可控只是相对而言,在某些前提和场景下也能转为可控,只是可控的程度不一且存在限制。针对企业可控的成本,直接采取合理可行的降本措施;对于不可控的成本,要学会善用政策优惠和市场机遇,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更高收益或更低成本,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加灵活、高效。

降本措施分为短期与长期

企业成本还需要从短期和长期分别制定和执行相应的管理措施。以节约电量为例,简单的行为举措,如关灯和关空调,是短期的甚至是一次性的行为。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施这些措施后本月电费环比上月确实有所下降,但下月用电量环比不一定会再出现同样幅度的下降,这就引出了措施是否可持续的问题。

从长期来看,节能需要从设备本身入手。例如,灯具是否采用了节能灯,空调的功率大小以及是否具备变频功能等关键因素影响着设备的能耗。因此,地铁设备的构造、规格、型号、运行方式和运行速度等也会对其能耗水平产生影响。要想实现持续和更大幅度的节能,必须从设备的改造或者更换着手,而这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时间。

为了兼顾措施的效果、效率和持久等多方面的特性,企业短期内可以通过控制集体与个人的日常行为举措来实现快速而有效的降本;而长期则需要优化设备和技术,企业需要付出一定的资源和时间来实施和验证措施,以此实现持续且显著的降本。

研究分析需考虑投入和产出

成本可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企业能够直接量化和在账面上核算的成本,如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设备采购成本等;而隐性成本则指难以直接量化或者不在账面体现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风险成本以及管理决策对企业整体绩效的潜在影响。

以前文节能的例子来说,要达到长期节能降本的目标,必须进行技术改造、设备置换或更新,企业需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因此,企业需要在作出决策之前进行详细的成本效益分析。例如,在不进行技术改造的情况下,考虑原有设备的剩余寿命、以旧换新的可能性以及原设备处置的潜在收入;还需分析继续使用原设备将产生的维护费用,含各项直接和间接费用,以及对业务开展的影响程度。相较之下,若选择开展技术改造,则考虑投入资金预算、新设备投入使用后预计节约成本以及带来的其他显性和隐性效益。通过定性和定量地对比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选择综合最优方案。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企业可以评估投入的资源所产生的效益,并对比不同方案的风险与回报,以此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成本管控要聚焦当下主要矛盾

在树立降本增效目标时,降本增效是否为本企业当前发展阶段的主要命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而不同。

对于现金流紧张、在盈亏线上挣扎的企业而言,降本行动是毫无疑问且十分紧迫的。这类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生存,而后再谋发展。通过开源节流,企业可以减少非必要开支,提高盈利能力,从而改善现金流状况,缓解债务压力,在逆境中创造发展机会。

对于正在扩张业务、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企业来说,投入资源和付出成本必须跟上其发展步伐。在这种情况下,谈论整体或者大幅度降本可能不合时宜,而更为恰当的做法是控制成本的增长速度和幅度,确保其与企业营收规模、利润目标和行业可比标准相匹配,这更有助于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

对于现金充裕、发展成熟的企业,降本增效可以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和更长远的发展空间。这类企业通过开展合理有效的降本增效行动,获取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实现基业长青。

总而言之,对于面临经济压力和盈利挑战的企业,降本增效迫在眉睫;对于正处于快速扩张的企业,成本控制要跟随发展步伐;对于成熟型企业,可通过合理降本来保持竞争力。通过分析所处行业发展阶段及面临的主要矛盾,企业可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经营管理策略,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并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单位: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