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中数学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该领域正面对着新一轮的挑战和机遇。长期以来,统一的课程方式、标准化的教学计划和标准化的考核程序始终成为高中数学教育的主导方法。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素质教育已经逐步替代了应试教育方式,这也导致高中数学教育的真正意义发生变化。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注重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满足各个学者群的学习期望,同时增强了教学成果与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意在深入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和方向。
在决定学生如何被区分为各个层级的时候,需要全面考虑两大因素:首先,根据学生的真实需求来确定他们应该被分到哪个等级。其次,应当重视学生的自尊感,并实施基于自愿的教育原则。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时,教师们应该细心地思考并寻找有效的答案。首先,通过对学生进行简单但全面的问卷调查,教师可以初步了解其兴趣爱好和内在能力。然后,教师会基于学生给出的答复结合学生的成绩,并根据自愿的原则把他们划分成A、B、C三个等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依据学生不同的个人素质为他们设置各异的学业目标。尤其在高中数学教学的阶段,应确保目标的制定有所区别。例如,在教学“集合”中,对A层学生教学的目标是不仅需要学生精通各种知识工具,还应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之心并为他们进一步拓展课程知识;B级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目的在于让他们明白如何恰当地执行一连串的运算,教师应该探究并提出学生能够理解的各种问题,从而真正掌握和提升数学技能;C层学生是了解课程内容。
在分配教学时,应当以B层学生为教学重点,同时还需要平衡A班与C班的需求,并着重于激发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在课堂上,应减少对复杂问题的讲解,在课后为C层的学生单独讲解。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逐步递进,以逐渐走向一个上升的方向。课程长度不宜过大,但差距也不能过大,要确保C层的学生“吃得饱”,既A层学生“吃得了”,B层学生“吃得好”,C层学生获得了基础的认识,并且能够及时得到辅导。从旧知识到新知识过渡应当是一个流畅、自在以及明确的层级模式。
随着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逐渐落地执行,它在“观察”“思维”和“调研”这几项教学活动中都展现了切实的效用,丰富了授课材料,但家庭作业却被遗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照每位学生的独特性,按照课程内容布置家庭作业,以确保课后完成的家庭作业具备高质量。例如,对于A层学生来讲,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拓思维的思路,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数学的能力,从而让他们不断提升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B层的学生而言,在教师评定作业问题的同时,也可以为他们布置一些通常遇到的适中的难题,帮助他们增强处理这些问题的技巧。对于C层学生来讲,能够进行一些规范的基础练习,然后依据个人学习的进度逐渐提高练习的难度。
传统教学方式常常通过运用一种统一标准来评估每位学生的教学效果,或者仅仅依赖考试成绩来单独评价学生的学习系统。实际上,学生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不同层面采纳不同的评价准则,评估的手段需要是多元化及全方位的。在评定学生和教师的成绩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子,如学生成绩、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等。相对A、B、C三个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不但增强了这些水平的学生的竞争力,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了对学习的信心。
当高中数学课程开始采纳层次化的教学方法时,这无疑增加了高中数学老师的工作量。教育者不仅需要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志向,还要全心全意地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面对学生各种各样复杂的学习需求,应当深入研究学生的特性并采取合适的授课策略,确保每名学生都能从中学习并获得有益的体验,从而增强整体的教育成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中学附属苏州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