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学生提供了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的机会。通过这门课程,学生有可能逐步掌握审美技巧,领会艺术作品所表达的美学内涵,进而培养出对美的敏锐感知力。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美术教学的成效,教师们尝试将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美术课堂之中,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在美术融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生还能进一步领略民族的根源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增强其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并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
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美术的教学之中,首先需要搞清楚哪些部分可以融合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并且理清学习方向与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我的美术核心素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加以传承。教师可以特别注意教材内容中本身就蕴含了传统文化相关联的课文单元,进行融合教学的开展。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水墨游戏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水墨画的发展历史,并且认识和了解水墨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包括毛笔、墨水、宣纸等,并学会掌握这些工具进行绘制。在学习并欣赏传统水墨画作的同时,了解水墨画的不同层次的墨色,所绘制出的不同效果。然后学会控制毛笔中的水分来调出不同的墨色。除此之外,没有明确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教师也可以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寻找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切入点,如与美术作品相关的民间故事、与作品背景相关的节日庆典,或是作品中所运用到的传统工艺等,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了解传统,学习真正的美术技艺。在小学美术融合传统文化的教学之中,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明晰每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到美术技能。
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与创新,信息技术已然逐步渗透于小学美术教育领域,使得小学美术课程焕发出新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工具的优势,将原本较为抽象、深奥的问题转化为更为具体、形象的呈现方式,以简化原本繁复的艺术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愉快地领悟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元宵节里挂彩灯》时,本课内容主要是展示一些元宵节的彩灯,通过彩灯来感受中华传统之美,学习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而课堂内容的核心节日元宵节,也是传统文化中比较重要的节日之一,融合这些内容,再结合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实践。如利用多媒体在课堂构建一个“元宵节”情景,通过课件利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的传说故事,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精美的元宵花灯图片和视频,包括传统的龙灯、走马灯、莲花灯等,并且讲述不同花灯的不同寓意和背后的民间故事,让学生感受花灯的艺术魅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制作花灯。然后,通过美术课程实践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播放花灯仔细的制作步骤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己的花灯制作,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新的交融,用自我的方式传承并发展传统工艺。通过多媒体工具辅助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美术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美术与传统文化的交互融合学习,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结合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与方法,组织开展社会课程实践,让小学美术课堂更加充满趣味性。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雕与刻的乐趣》时,在讲授雕刻的同时,可以进一步组织学生参加美术馆的参观活动,通过亲眼看见传统文化中的石雕艺术体现,来学习雕与刻,发展美术核心素养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信,更加具有民族情义与爱国精神。还可以开展一些亲手做的手工活动。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课《扇面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观看了解从古至今的一些扇面画展示,然后让学生根据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特色,自己进行扇面画的制作。还可以根据另外的课程内容,展开不一样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剪纸、泥塑、国画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多样化的课程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欣赏美术艺术。培养审美与创造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文化自信,成为一个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
综上所述,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极大增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内容,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传统文化之美,让他们在掌握美术技能的同时,感受文化的厚重与魅力。丰富教学环节与活用多媒体工具的应用,可以提升美术课堂的趣味性,拓宽学生的视野。而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小学美术课堂充分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碰撞出新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大幅提升了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从而有意识地认识与传承有关传统文化,形成学生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山东省惠民县桑落墅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