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已经存在一些与此论文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但整体而言,此选题仍然是一个相对新颖并不断发展的领域,有许多未经深入研究的问题需要进行探讨。
在国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关注元宇宙的概念和发展,以及数字社会的演化。他们研究了元宇宙的技术基础、应用领域和社会影响。目前,许多公司和其相关参与者都在试图塑造Metaverse(元宇宙)的愿景,导致了对该术语含义的混淆。Dolata Mateusz等试图利用技术的社会建构(SCOT)理论来厘清这些相互冲突的概念,并提出Metaverse现在是什么、将来会变成什么都取决于集体的感知过程,同时指出了公共媒体所呈现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异同,从而将这种差异与个体行动者的金钱、政治或社会动机联系起来。Metaverse的社会过程错综复杂,因此呼吁研究者要将Metaverse视为一种新的、不断演变的社会技术现象,将其作为一个动态的、移动的目标进行研究,而不是过早地对Metaverse的特征下结论。虽然元宇宙有可能形成下一个普适计算原型,但是人们预测元宇宙负面结果却相对较少,大多数观点都是基于与类似技术相关的先前数据点得出的逻辑思维,缺乏学术和专家视角,因此Dwivedi Yogesh K等邀请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知名学者和专家提供多方面的叙述,对元宇宙的负面观点做出回应,其中包括隐私和现实性减弱、身份盗窃、侵入性广告、网络钓鱼、金融犯罪、恐怖活动等意外后果。这些研究提供了元宇宙概念和技术背景的理论基础。
国外一些研究已经开始探讨数字化时代下社会主义理念的应用。这包括数字经济中的共享经济、社会价值导向的企业以及数字技术对社会公平和可持续性的影响。共享经济(SE)近年来在学术界和实践界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往往归功于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得益于它有限的预期环境影响。如果消费者在与平时相同的驱动因素下进行分享,反弹效应会显著降低SE的可持续性潜力。Merino-Saum A.等通过对现有SE文献和消费者行为的阐述,对175篇科学论文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结果突出了迄今为止关于SE的驱动因素/障碍的多样性,以及对社会环境因素的有限关注。Murat Yildiz则侧重于中国、美国和印度3个国家,列出了有关共享经济的跨文化研究中使用的理论方法,肯定了社会和文化在共享经济中的作用,认为文化维度和分享动机决定了不同社会文化在分享经济中的作用,得出了物质、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因文化维度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别的结论。这些研究涉及了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虚拟世界中社会主义理念的实现方式,通过国际比kidIiR7HtnMKTDD2TSYSmQ==较研究提供了不同背景下社会主义在虚拟世界中的适应性和差异性的见解。
国外研究者也关注虚拟世界中的伦理和政策问题,包括数字隐私、虚拟社交平台的监管和数字社会的道德挑战。Mario Gonzalez Arencibia旨在反思数字化背景下科技关系中出现的困境,找出了数字环境下科技关系中出现的伦理困境的根源。其中心思想是,在信息学及其所导致的数字化领域,一种特殊类型的伦理正在诞生,它并不局限于对行为规则的简单描述,相反,它要求对道德关系中正在发生的真正变化进行探究,这些变化是指旧的道德推理的衰落和新的道德推理的诞生,新的道德推理定义了信息学等领域发展所产生的客观行为。RiveraRomero Octavio等也探讨了社会媒体、数字健康和公平视野下的数字伦理,表明数字技术可能会增加与年龄增长、受教育程度降低和社会经济地位降低有关的社会不平等现象。为应对这一挑战,社交媒体介入的发展应考虑参与式设计原则、可视化和社会科学理论。这些问题在研究虚拟世界中社会主义实践时可能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国外一些研究还关注了虚拟世界中的经济组织和资源分配,特别是在元宇宙中的虚拟经济,探讨了如何在虚拟环境中实现社会主义理念,以及虚拟货币、数字资产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实践。
总的来看,在国外对于元宇宙、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念在虚拟世界中的交互作用已经引起广泛兴趣。关于元宇宙,学者们已经开始探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虚拟社交平台等技术的发展,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社交、工作和娱乐方式,还有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和社交媒体对社会阶级、资源分配和社会公平的影响等,这些研究为元宇宙概念和技术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1.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旭;2.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杨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