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变“事故”为故事

2024-11-28 00:00:00冯远珊
新班主任 2024年11期

每次经过校园里那一排芒果树,我都会驻足,看着那棵不起眼的小树苗,不禁想起那个由“事故”变成的故事。

情景再现,“事故”溯源

课间,几个孩子急匆匆地来到办公室告状:“老师,老师,小辰刚用篮球砸树上的芒果,小芒果掉了一地!”怎么又是他?每天上学迟到、不写作业,还打扰同学上课,常常收到科任教师和其他家长的投诉,谁都不愿意跟他同桌。

不一会儿,小辰就被几个孩子“押”进了办公室。面对围观同学的指指点点,他龇牙咧嘴,满脸通红,一副要吃人的样子。看到他这个样子,我气不打一处来:“为什么要砸芒果树?”小辰显然很不服气:“又不是我一个人砸,还有好几个同学也砸了!”我把相关的几个孩子都叫来,让他们一一说明情况。

“老师,我看到小辰把篮球抛到树上,好几个小芒果掉下来了,我们就去捡。”“我叫小辰继续抛球,让更多芒果掉下来,好让大家都能捡到。”“我也是……”“我也是……”几个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很快“事故”就调查清楚了。

反思方法,“事故”归因

按以往的做法,我一定会给小辰的家长打电话Pmt6U29OzOBmNjpgrmej74yf7V0b4rYhpA52IyD7q/g=,并要求家长回家好好教育。小辰的父母似乎也对他失去了信心,给出的回应总是:“老师,不好意思,回家我们惩罚他。”然而,第二天小辰却变本加厉地在课堂上捣乱,一点小事就能“引爆”他。

《正面管教》里提到,严厉型管教的问题在于,不良行为虽然一遭到惩罚就会立即停止,但不久就会再次出现,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惩罚的长期效果是愤恨、报复、反叛和退缩。因此,经常受惩罚的孩子,要么变得极其叛逆,要么因恐惧而顺从。显然,小辰属于前者。

分析深层原因,小辰从小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遵守秩序,加上妈妈过度维护他,每次犯错误都会为他找理由,导致小辰的边界感不强,没有规则意识,很容易跟同学发生矛盾,难以融入班集体,在班里也没有朋友。当他在班里找不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时,就会想尽办法寻求关注,甚至不惜使用错误的方法。

我突然意识到,每次我都只会压制小辰的错误行为,希望能通过写检讨、罚扫地、当众批评来纠正他的不良行为,却从来没想过要帮他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我决定利用这个契机对孩子们进行教育,说不定能让坏事变好事。

正面管教,“事故”疏导

中午放学,我把小辰和另外几个砸芒果树的孩子带到操场,让他们复述砸芒果树的经过。孩子们边说边再现当时的动作,做着做着,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了。特别是小辰,低着头不敢看我。我窃笑:孩子们讲述的过程就是自我反思的过程,这可比我喋喋不休的说教管用多了。

我顺势问了他们几个问题:“你们数一数,总共被打下来几个小芒果?”他们低头数啊数,一共数了26个小芒果。“如果每个小芒果能长成一棵芒果树,那你们摧毁了几棵树?”“26棵树……”“好,那你们打算怎么补救?”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有人说写检讨,有人说赔芒果,有人说赔钱……

这时,小辰脱口而出:“种树!”4、5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小辰,仿佛在说:26棵树,怎么种啊?我看出了他们的心思,说:“我们学校操场就这么点大,也没办法种下26棵树,你们就合种1棵吧!”孩子们听我这么说,如释重负。

家校合作,“事故”转变

接下来,我们开始制订芒果树种植计划。我建议孩子们私下讨论,分工合作。同时,我跟相关家长说明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及我这样做的用意,家长表示全力支持。特别是小辰的父母,这次表现尤为积极。小辰爸爸周末带小辰到社区公园观摩绿化工程,学习种植技能。妈妈选购了一棵结着几个芒果的小树,并亲自运送到学校。我事先跟学校打了招呼,落实了栽种的时间和地点,并让孩子们去邀请花工叔叔当技术指导。

一切准备就绪。一天午后,我领着这几个孩子到操场,并叮嘱花工不要代劳,只需从旁指导。一节课过去了,我想应该种好了,到操场一看,几个孩子还在挖坑。我来气了:“叫你们来是种树的,不是在这儿瞎玩的!”花工笑着解释:“他们刚才快把坑挖好了,没想到底下是一块大石头,又换了个地儿挖。”我哭笑不得,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老师错怪你们了,没想到种树这么难啊!”孩子们热得满头大汗,摇摇头说:“我们不累,很快就好啦!”

又过了半个小时,坑终于挖好了。他们有的提水,有的培土,有的负责把小树苗扶直……看着他们充满干劲的样子,我很欣慰。花工叔叔也忍不住表扬:“孩子们忙活了一下午了,一口水没喝,也没休息,真了不起!”

共同成长,故事育人

小树上挂着的几个芒果实在太诱人了,孩子们又欣喜又担心:要是芒果被偷摘了怎么办?于是,他们又商量着每天课间轮流值日做“护芒使者”。小辰又是最积极的一个。每个课间,原本调皮捣蛋到处惹事的他现在有事干了,因为他要守护自己辛辛苦苦栽种的芒果树。

可好景不长,小树上的芒果一天比一天少,小辰感到很失落。我问他:“看着自己种的芒果被别人偷偷摘了,有什么感受?”他沮丧地说:“很心疼,很生气……”“是啊,当年种下芒果树的人要是知道你们图一时开心砸掉了这么多芒果,又何尝不是这种感觉呢?”小辰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羞愧地低下了头。

一个小“事故”,让小辰懂得了承担责任、换位思考。一个小故事,让孩子们学会了转变思维,让坏事变成了好事。可见,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