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冲突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青少年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容易起争执,形成紧张的人际关系氛围,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我们要恰当地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冲突。
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刚结束,一群孩子便冲进我的办公室,慌张地喊:“老师,出事了!小华、小哲和小羿打起来了!”我匆匆赶到现场,只见小哲和小羿一边哭一边不服气地指着对方,小羿红着眼问小哲:“你为什么打我的好兄弟?”我先快速分开他们,确认3人都没有受伤后,将他们带到办公室。
以写代说,核实情况泻心火
来到办公室后,3个孩子依然情绪激动,脸上挂着泪痕。小哲大口喘着粗气,很不服气的样子。我请3人分开坐,要他们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自己的情绪以及如果自己是老师会如何处理这件事。3个小伙子见我没有批评他们,都有点蒙。相互对视后,小哲率先动笔,小华和小羿也跟着埋头写起来。在写的过程中,3人慢慢平复了情绪,剑拔弩张的气氛也消失了。
读完3人写的内容,我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在社团课上,大家自由组队下棋。小华在观看小哲下棋时发现小哲作弊,当场拆穿。小哲气不过就骂小华,小华反骂回去,两人就打起来了。小羿得知自己的好兄弟小华被打,再次找小哲理论,就发生了开头那一幕。我看到3人写的内容基本一致,微笑表扬:“你们3个人写的基本上是一样的,这说明你们都实事求是地还原了事情的经过,都是诚实的好孩子。”
听到我的表扬,3个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处理学生打架事件时,确保学生的安全是首要任务。如果教师一开始就严厉批评,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引发学生的对立情绪,甚至激化矛盾。我让学生用书写代替口头陈述,这样做既能稳定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书写过程中宣泄怒气,避免再次争吵,又能促使学生客观回顾事情的始末,为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自我评判,反思错误促成长
看到他们不好意思了,我趁机把评判权交给他们,问:“那这件事算谁的错呢?”
“都有错!”小哲说。
“对,都有错。”小华附和。
我追问:“那你们能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吗?”
小华抢着说:“我应该下自己的棋,不该跑去掺和小哲的棋局,还和小哲打了起来,这真的不对。”
小哲接着说:“我也有错,我下棋不守规矩,被小华拆穿后就恼羞成怒,和他打了起来。”
我引导他们:“其实你们都知道打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吗?”
两人点头。
我启发他们:“那你们觉得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呢?”
小哲说:“以后我要是想发怒,就先深呼吸,或者像今天这样把生气的事写在纸上。”小华说:“我不应该那么冲动,应该冷静应对或者告诉老师……”
我说:“的确,冲动是魔鬼,可不能让这个‘魔鬼’控制了自己。”两人相视一笑。
学生其实明白很多道理,只是对长辈的唠叨感到厌烦。学生知道打架不对,如果教师细数双方过错、讲大道理,反而会让他们厌烦。因此,我等学生平静下来后,把评判权交给他们自己,引导学生在自我检查、自我反省中寻找正确的处理方式。
拥抱惩罚,消除芥蒂化矛盾
“双方都有错,你们希望老师怎么处罚呢?”还没等我说完,小哲和小华就很自觉地互相道歉,这是我们班对矛盾的常规处理方式。嘴上道歉比较容易,但我仍然担心他们没有真正释怀,未来不能和平相处。所以,等两人道完歉后,我追加了一个“惩罚”:两人紧紧拥抱一分钟,谁也不许松手。两人不好意思地抱在一起,忍不住大笑起来。小羿看到他俩滑稽的样子,也笑了。
此时,我问小羿:“现在看来,你的好兄弟有没有被欺负?”小羿摇了摇头。
我又问小华:“你喜欢小羿帮你吗?”
小华思考了一会儿说:“其实我不希望他介入,这些事情我自己能处理,他总是这样反而让我有压力。上次我和小杰吵架,他非要找小杰打架为我出气,结果我爸妈知道了,班主任也批评了我。”
小羿听到小华的真心话后,低下了头,眼中闪着委屈的泪花。
我看着小羿说:“你是一个讲义气的孩子,愿意为朋友挺身而出,这很难得。但是,帮助好朋友也要看对方是否需要以及方式是否得当。拳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你看,现在小华是不是挺好的?他真的需要你的帮助吗?”
小羿点头说:“老师,我知道了。我以为是在帮他,其实他根本不需要,我的冲动反而给他带来了烦恼。虽然他刚刚和小哲闹矛盾了,但是他现在和小哲一起笑得很开心。”
我继续引导小羿:“那之后万一他又和别人发生矛盾了呢?你会怎么做?”
小羿说:“我不会再冲动地找人‘报仇’了。如果他真的需要我,我会用文明的方式帮助他。”
小哲和小羿互相道歉后,这次事件就告一段落了。
“紧紧拥抱一分钟”的特殊处罚,不仅化解了小华和小哲之间的矛盾,引导他们从“排斥”转向“接纳”,还促使小羿正确看待同学矛盾和朋友关系。
头脑风暴,讨论方法共和谐
解决一次问题并不难,但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冲突、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呢?
在接下来的一次班会课上,我播放了动画短片《长勺寓言》。短片中,地狱里的众鬼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着长长的勺子,舀到了食物却无法送到自己嘴里,于是人人挨饿;在天堂,众天使也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里也是长长的勺子,但他们却将舀到的食物互相喂到对方嘴里,于是人人吃饱,人人开心。
短片结束后,我问:“同样的食物,同样的勺子,为什么一处是天堂,一处是地狱呢?”
小华抢着回答:“因为天堂的人懂得分享,会互相帮助。”
我笑着说:“说得真好,就像我们在一个班级里,只有大家互相帮助,才能感到幸福。但是,相处难免会发生矛盾、争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我让学生围坐成一个圈进行“头脑风暴”,说出自己的金点子。紧接着,全班同学一起筛选、记录这些方法,最终汇总成了“消气宝典”(见下表)。
班会课后,我明显感觉告状的同学少了很多,同学关系也变得更加和睦。小哲的家长特地发消息告诉我,小哲以前在家总爱和弟弟打架,现在很少发脾气了,说是因为有了“消气宝典”。(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