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树上结满了“煤球”

2024-11-28 00:00:00娄树华
新班主任 2024年11期

语文课上,我正在讲《拿来主义》一文,在对“拿来主义”的理解上,我和昊昊的意见发生了分歧。当时的我年轻气盛,和昊昊据理力争。最后,昊昊还是迫于老师的威严妥协了。

次日,我上完课回到办公室,同事笑着告诉我,一名学生送了我一样东西。只见办公桌上放着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葡萄架,旁边有一行字: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毋庸置疑。老师说“葡萄树上能长煤球”,你就得说“对呀!我看到了。还一串一串的呢”!

漫画虽然没有署名,但这明摆着的讽刺让我一下就想到了昊昊。我当时着实有些恼火,因为这幅漫画让我在同事面前颜面扫地。但冷静之后,我想,昊昊真的做错了吗?答案是没有。他之所以和我辩论,是因为他主动思考,质疑现有的知识和观念并勇于表达,这正是学生自我成长所需要的,也是大多数学生缺乏的。昊昊给我画漫画,是因为他想和我进一步沟通,这不正是我做思想工作的良好契机吗?

第二天上课,我用投影仪把这幅漫画投放到大屏幕上。当时,同学们都很诧异,有的四处张望,有的窃窃私语,也有的保持沉默,而昊昊的脸涨得通红。我笑着对同学们说:“今天上课前,请同学们欣赏一幅漫画。看完之后,我想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解。”因为大部分同学都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也明白它的讽刺对象,所以,没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发言。

于是,我打破了沉默:“我觉得这幅漫画画得非常好!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当今社会复杂多变,我们更需要有思辨精神和挑战权威的勇气。这位同学不仅具有这种思想,而且能付诸实践,更可贵的是,他还能用这么幽默、形象、生动和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不但接受这位同学的意见,还非常佩服他的才气!我想请这位漫画的作者分享一下他的创作灵感和过程。”

昊昊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站了起来,谈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也表示,这种方式不太妥当,以后有意见会直接告诉老师,不再画匿名漫画。他说完之后,我又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这一次,同学们真正敞开了心扉,各抒己见。

课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以“知识诚可贵,质疑价更高”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昊昊的漫画无疑是一个引子,成功引发了同学们对学习和质疑的深入思考,不少同学的作品文笔流畅、观点鲜明。这也让我明白,教师应该树立平等的师生观,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表达。

无论班级氛围多么民主和谐,也一定会有不同的声音,压制这种声音会造成冲突,建立畅通的发声渠道则有助于减少冲突。因此,在这件事的启发下,我建立“班级心事录”,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写在上面,对方看到后回复;建立班级信箱,学生写下想对老师说的话,投进信箱,匿名与实名都可以。通过以上方式,学生个体的不同意见有了诉说渠道,当众顶撞教师的事件自然就少了。

被学生顶撞虽然令教师不快,但背后往往隐藏着他们对知识的质疑和对成长的渴望。教师应该理性看待学生的顶撞行为,通过智慧的教育回应他们渴望成长的信号。(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北京市北京中学东坝南校区)

责任编辑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