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笑,让学生莫名其妙

2024-11-28 00:00:00冯凯
新班主任 2024年11期

“我就不上数学课!下节课本来就是体育课!”小超歇斯底里地向我吼道,“今天哪怕是校长来了,我也不上数学课!”小超满脸通红,拳头紧握,脖子上的青筋凸起,声音都嘶哑了。

“那你一个人去操场上体育课!”这句话刚到嘴边又被我咽了回去。因为我不想激怒小超,不想让矛盾升级。

下节课确实是体育课,但体育老师因听课外出,教务处就让我上数学,等体育老师下周回来,我再给他一节数学课上体育课。可还没等我说明这是换课,不是占课,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让我措手不及。

我沉默之时,教室一阵骚动。“一周才两节体育课,少得可怜,现在却要上数学课。”“我怀疑体育老师故意不上课。”“我们应该去看一下体育老师到底在不在办公室。”……学生的议论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正当我准备解释时,小超突然向同学们吼道:“谁要是留下来上数学课,谁就是‘叛徒’!”全班同学几乎一下子全站了起来,一副“揭竿而起”的模样!

我顿时怒火中烧,但转念一想,反抗的队伍已经壮大了,这时候再用教师的权威去压制是很不明智的。孩子长大了,有独立的认知和抗争意识了,我这个班主任应该高兴才对,而不是生气。于是,我就痛痛快快地大笑起来。

同学们面面相觑,搞不懂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有什么好笑的?幸灾乐祸吗?”小超忍不住问。

我没有理会他,仍然笑个不停。我的笑声缓解了紧张的气氛,抚平了学生激动的情绪。他们纷纷坐了下来,静静地观看我接下来的“表演”。

我收住了笑,掏出教务处的代课单在空中晃了几下,说:“看看吧,我是代课,不是占课,上面还有咱们学校的公章呢!”

小超一个箭步冲向讲台,从我手中夺过代课单,仔细看起来,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他满脸羞愧,尴尬地面向同学,两手一摊,小声说:“真的是换课呀。”说完径直向座位走去。

“回来回来,咱俩的事情还没有解决,你就这样走了?”我上前一步拉住小超的手。

小超红着脸,低着头,又回到了讲台上,真诚地向我道歉:“老师,我错了!我误会您了,请您原谅我!”

孩子认错了,道歉了,老师必须原谅,必须接受。我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勇敢抗争的小超!也谢谢不当‘叛徒’的你们!”

孩子们愣住了,显然没想到自己误解了老师,还得到了老师的感谢。

“我先说一下小超,你刚才满脸通红,怒目圆睁,双拳紧握,青筋暴起,你把生气的模样演绎得淋漓尽致!毫不夸张地讲,都可以编入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教材了。”我顿了顿,委屈地说,“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你的敌人,而不是你的老师。但实际上,我并没有做错什么啊。难道就因为我是班主任,就应该承受你的恶语与仇视吗?我觉得这样对我很不公平,我心里很难受!我虽然是成年人,但也需要你的安慰!你应该抱一抱我,拍一拍我!”

小超连忙抱住了我,温柔地拍起了我的后背。这个六年级的大男孩,长得和我一般高了。在他温暖的怀抱中,我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需要抚慰的孩子,心中充满了温暖。我也轻轻地拍了拍小超的后背,真诚地说:“孩子,以后遇事不要太冲动,问清楚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我刚才笑,并不是幸灾乐祸,而是觉得你的反应实在太可爱了。”

“老师,对不起,我现在真想哭!”小超轻声回应我。

“不许哭啊,我们一起来笑一笑吧!”说完,我俩比了一个“耶”的手势,相视而笑,同学们也跟着笑起来。

“你们这些‘小叛徒’,好讨厌!为了上体育课,竟然‘背叛’恩师!不过,念在你们今天让我看了一场‘揭竿起义’的好戏的分上,我就原谅你们啦!”

同学们的笑声更大了,几个女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上课铃响起,我开始上数学课。一节课下来,孩子们专心听讲,学习效果极佳。数学课就这样顺利地上完了,我不禁思考:当学生顶撞教师的时候,教师奋力反击或者软弱退让都不可取。前者可能会让教师形象尽失,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后者会让人觉得这不是一位坚定、自信的师者,倒像一个不敢管、不会管的懦夫,缺少专业底气,毫无威信。

那么,到底该怎样做呢?这就需要教师的爱心与智慧了。一个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对学生充满关爱的教师,即使面对学生的顶撞和误解,也不会感到尊严受损或学生“大逆不道”。相反,他会把这看成一个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宝贵机会,看成一个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绝佳机会。

在上述案例中,面对学生的抗议、声讨与误解,我没有反击也没有退让,而是用一个普通的表情——笑,让学生感到莫名其妙,一头雾水,直至豁然开朗。我笑,因为学生的幼稚、冲动和疑惑。我的笑没有恶意与敌视,而是充满了爱和欣喜,就像是在欣赏小孩子可爱的模样。这笑容化解了尴尬,让学生自我反省。

教师不是非要皱着眉、板着脸才有威信,也可以笑中带严,温和中带着坚定。笑过之后,我开始亮剑,掏出教务处的代课单,小超被“打脸”了,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此时,我“乘胜追击”,索要小超的拥抱,并提出要求:“以后遇事不要太冲动,问清楚再做决定!”这比责骂怒斥有效得多。

就这样,我一个人的“笑”变成了全班同学的“笑”,教室里笑声盈盈,爱意满满。教师原谅了学生,学生理解了教师,师生的心交融在一起,一场“干戈”化为“玉帛”。

放学后,许多孩子跟家长讲述了今天的事情,小超在周记里写道:“我非常佩服我们的班主任!不是一般的佩服,是那种五体投地的佩服!既敬他,又畏他。他的笑,既温柔又厉害……”

孩子对教师既敬又畏,这充分说明他们需要既严又有爱的教育,他们既想放飞个性,又想被适度约束,这就是孩子的内心世界。

愿教师温和坚定的笑露出来,以柔克刚的笑多起来!(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华盛达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