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苏省徐州市的淮海战役纪念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武器装备,也不是电报地图,而是那些毫不起眼的铁锹、褂子、碗、木臼、小推车……它们与纷飞的战火有什么联系?莫非是我走错了片场?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小物件的背后藏着大功劳。
譬如这根竹竿,它的主人唐和恩是淮海战役中的支前民工。1948年,共产党员唐和恩听说前线急需一支运输物资的队伍后,立即报了名,出发时仅仅带了一根竹竿。一路崎岖与战火,竹竿不仅是唐和恩的拄拐、防身武器,还是他的“日记本”。每到一地,唐和恩就在竹竿上刻一个地名:莱东、水沟头、平度……1米竹竿,88个村镇,横跨山东、江苏、安徽三省,不仅绘下了一张近3 000千米的人民支前图,还书写了一段党和人民风雨同舟的奇迹篇章。
读高中时,我也有这样的“日记本”,是本让我勇往的书:《布鲁克林有棵树》 。主人公弗兰西出身贫苦,但她始终不忘文学理想,终于把书从“A”读到了“Z”,也一步步走上了人生巅峰。我以此为榜样,从偏远山村到县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再到一个又一个繁华都市……一路艰辛砥砺,正如从“A”走到“Z”,也如唐和恩走遍3 000千米的小竹竿。
这双带血布鞋的主人,是牺牲时年仅22岁的马凤坤。1947年,21岁的他报名参加解放军,带着母亲连夜赶制的6双布鞋出发了。自这天开始,母亲日日守在村口,1个月,3个月……始终没能等来载誉而归的身影,却在大雪纷飞中,等来一张儿子牺牲的通知书和一双带血的布鞋。后来,母亲抹去眼泪,继续为年轻战士们做新布鞋,她说:“他的战友还在,他们都是俺的儿子。俺要多做几双鞋,让他们穿得结实暖和!”那双带血的布鞋,就是马凤坤的“功勋”,也是母亲浓浓的爱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在读大学前,我都是穿母亲手工做的布鞋。布鞋虽然结实,但耐不过3个季度,我穿着它上学、给工地上的父亲送饭、帮母亲种地……四五个月下来,布鞋就要“下岗”。母亲总是赶在我的布鞋破洞前,连夜赶出一双新鞋,直到今天,母亲的屋里还收着我没穿坏的最后一双布鞋。或许有人嫌布鞋老土,可没有它,我如何一步一步奔赴诗和远方?
还有这个布满划痕的瓷碗,主人是56岁的徐乃祯。1948年冬,徐乃祯不顾家人劝阻,毅然加入了支前队伍中艰辛的担架队。转送伤员的任务艰巨,岁数最大的徐乃祯从不叫累,渴了用碗舀些雪水,遇到重症伤员时还用碗给他们接大小便……他用坚强的意志走完了全程。来年1月,淮海战役大获全胜,徐乃祯却因双腿严重冻伤而长辞人世,他留与世间的,只有那个见证了风雪与胜利的破瓷碗。
看到这里,我潸然泪下。今天,再不需风雪急行军,再不必害怕风雪埋枯骨,可无数的先辈湮于滚滚历史,葬于踽踽寒山,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知足、不努力?国强不强,看少年;国盛不盛,看青年。我们肩头的担子很重,我们的复兴路很漫长,诗酒趁年华,我以我志壮家国。从此刻开始,愿我们牢记“破瓷碗”精神,为先辈奋楫,为国家砥砺行远。
再看这件破烂不堪的褂子,是支前模范左运渠挑运炮弹时穿的。在挑运炮弹的100多天里,左运渠只有这一件衣服,破了补,补了穿,穿了破……到最后已看不出褂子的原貌,倒像一件“百衲衣”。
还有这个破损的簸箕,15个孩子在1个月里用它碾出了2 500千克大米。孩子们一边唱着“儿童团,不怕寒,碾好米来送前线”,一边不分昼夜地碾米,用单薄的脊梁扛起了祖国的未来。
我们无须吃苦,是因早有人替我们饮遍风雪;我们无须流血,是因早有人用牺牲为我们换来了和平。我在工作中每次不顺心时,甚至想直接“躺平”了事,可一想起青山脚下的无数白骨,就羞愧得无地自容。数不尽的热血魂在东方绵延不绝,我怎能自甘堕落?我辈青年当晔晔,着另一身戎装再出征,为中华复兴而战,为国泰民安而贡献青春力量。
此刻再看小竹竿、瓷碗、带血的布鞋、烂褂子,还有略发霉的葫芦瓢、几近破成两半的蓑衣、底部开裂的简陋木臼……它们既是群众的生活用品,又是记录胜利的“功勋”。当战火纷飞时,小物件也成为革命勇士,被人们带着奔赴前线,化身最强的战备,用不起眼的身躯书写着耀眼的历史。
那段历史告诉我们:不起眼,也耀眼。
青年当胸怀壮志,不能只当滚滚车轮下的过眼云烟,要像小竹竿、破瓷碗、烂褂子一样,赓续红色血脉,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敢于吃苦、敢于冲在一线,尽己所能释放绰约的风采,展示英勇的骨气。更要勠力同心,笃行不怠,把小竹竿、破瓷碗、烂褂子汇聚在一起,发挥无限大的力量,正所谓: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我们不怕不起眼,就总能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