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1月,蔡元培赴北京大学正式就任校长一职,着力营造“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聘请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大任教。
有一天,蔡元培忙完手头的工作,来到一家经常光顾的旧书店,想看看能不能淘到自己喜欢的图书。这也是蔡元培在繁忙工作之余,放松心情的办法之一。
蔡元培无意中在角落里发现一本名为《顾曲麈(音同主)谈》的书,作者名叫吴梅,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蔡元培饶有兴趣地拿起书翻阅起来。读了几页后,他立即发现该书的与众不同:书里的内容不仅新颖有趣,而且对近代曲学的解析相当透彻。蔡元培立即将书买了下来。
回到学校后,蔡元培将《顾曲麈谈》全部读完。在合上书的那一刻,他觉得意犹未尽,对作者吴梅丰沛的学问赞叹不已。好东西就要分享,几天后,蔡元培将《顾曲麈谈》推荐给新聘请的文科掌门人陈独秀,告知对方此书值得一读,同时表达了想要聘请吴梅来北大教授古乐曲的想法,陈独秀对此表示赞同。
不过,蔡元培的想法遭到了北大一部分老师的反对。他们一致认为,蔡校长对吴梅了解甚少,仅仅凭借一本书便让其来北大教书,是不是太过随性?就算大家支持吴梅过来,若是对方不能胜任工作,那岂不是有损北大的名声?毕竟他从来没有在大学执教的经历。蔡元培严肃地表示:“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吴先生的才华和学识,不比在座的任何一位老师差,我相信他一定有能力胜任北大的工作。”
最终,蔡元培顶住各方压力,将在上海民立中学执教的吴梅聘为北大教授,让其开设古乐曲研究课程。一开始,听吴梅课的学生确实少之又少。后来,吴梅凭借真才实学和精彩的授课方式,不仅在北大站稳了脚跟,也开启了北大与戏曲结缘的新篇章。
敢于聘请无名之辈当教授,既显示出蔡元培独具魄力的一面,也展现出蔡元培慧眼识才的一面,这是一校之长应有的决断。
编辑 高塬 / 美编 徐雪梅 / 编审 许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