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如火烧不尽,绿意如泉流不息。”黄昏时,苍茫若烟渺,黎明时,璀璨如金色。在生命的长河里,从呱呱坠地人间的那一刻,生命便有了波澜,且每一个生命都不会因为自己的渺小,而忘记自己的伟大。于是乎生命从最初的温度,有了七色斑斓,尔后在漫漫岁月里,静待花开花落,静享生命的色彩。
缤纷的童年时光
记得上学时,课本里面有一篇文章《七色花》,故事讲述了小女孩珍妮获得具有魔法的神奇花朵——七色花后,每撕下一片花瓣,便能实现自己的一个愿望。前几片花瓣珍妮使用后,都不尽如人意,还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混乱,直到最后一片花瓣,珍妮用它帮助一位腿脚不便的小男孩,从中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让七色花绽放了它真正的颜色。
孩童时候的我们,生命才刚刚开始,有人说这时候的生命是一张白纸,可以在上面肆意地涂抹,似乎只要画上绚烂的一笔,生命便有了色彩。其实不然,当我们提笔的时候,是我们用心感悟这个世界的开始,之后绘下的每一笔都是不同的色彩,也预示我们开启了不同的生命之旅。此时的我们,很迷茫,仿佛在一片浩渺的天地间,等待着启航,起初的我们也想像珍妮一样,那么的随心所欲,渐渐地,我们开始学会思索,想追求所谓的生命的意义。
小时候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这是一个有着小烦恼,却能转头就忘的年岁。这时候的我们,会用心去聆听这个世界,开始用爱去装点这个世界,用梦去亲近这个世界。这时候的我们,对生命中的七色光充满好奇,我们内心积攒的情愫都能幻化成简简单单的颜色。悲伤的时候,我们嚎啕大哭;开心的时候,我们灿烂地笑;生气的时候,我们转头就走;难过的时候,我们的心阵阵刺痛;激动的时候,我们的心久久难以平静……这似乎是一个可以随心所欲,又不需要过度负重前行的岁月。在这段短暂而又美妙的日子里,父母无声无息的爱包容了我们的调皮捣蛋,我们渴望寻找生命的真谛,好奇心带着我们不断地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我们静静地享受着阳光的灿烂、雨水的冰凉,欣赏着夏花的灿烂,感受着虫鱼鸟兽的美妙。此时的人间仿佛就是万花筒。我们欣然地感受着生命里的这一切。
时至今日,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些穿插在我童年里的姹紫嫣红。第一次到镇上的集市,看到警察叔叔,心里面格外的忐忑,不自觉地跑到妈妈刚买的簸箕下躲着。那时候,我感觉无端的惶恐,一份莫名的敬畏,让我躲着了。记得刚上小学时,我跟妹妹病得厉害,当时妈妈背着妹妹走在前,爸爸背着沉沉的我走在后面。看着妈妈娇小的身躯吃力地背着妹妹赶路,那时候是莫名的感动,让我掉眼泪了。有一次,妈妈在昏黄的灯光下织毛衣,我静静地坐在妈妈的身旁。没等多久,爸爸挖煤回家,身上黑黢黢的,还一身疲惫,我却期待在他背筐里找吃的,可是什么也没有,只有爸爸中午背的饭盒,我生气地把爸爸的背筐推倒。那一天爸爸狠狠地打了我一顿,直到妈妈拦下打在我身上的藤条,爸爸才住手,那一晚,让我不停地啜泣。有一年过年的时候,爸爸赶集回来,把我叫到一边,从包里掏出一双漂亮的运动鞋。我特别喜欢,过年那段时间,我都把鞋子抱在床上和我一起睡觉,直到后面有个亲戚家办酒席,我才高高兴兴地穿着我的新鞋,让它亮相。一份礼物,让我的心激动不已,久久难以平静。
这样无忧无虑,有欢笑,有伤心,有苦有乐的日子,格外的短暂,在人的一生中,却举足轻重,格外的让人珍惜。这时候的我们,“生命”这个词是那么的神圣,我们敬畏一棵小草,敬畏一株树,惊叹于一朵花,好奇着每一个生物。世界是那么的美好,河里溅起的浪花,让我憧憬着大海的蔚蓝;绿油油的草坪,让我想象着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浩渺;课本上的高楼大厦,让我希冀着未来能在城市里畅游。身边的小世界,让我想象着外面的大世界,不过我的这方小世界也充满着意趣。
春天,模仿课本里的纸鸢,用纸和胶水做出风筝的样子。几个玩伴还在风筝的翅膀上为风筝画上翅膀,即使最终几人做的风筝未能飞到蓝天,还是玩得不亦乐乎。在蓝天下驰骋的欢乐,那是多么绚丽的色彩,饱含着对生命的热爱,亦是生命的绽放。夏天,花儿正是灿烂的季节,也是童年最爱玩水的时节。每到放学的时候,几个小伙伴便约着到离家不远的河边捞鱼摸虾,打水仗,水花飞溅中尽是我们的欢声笑语。即使玩得忘记归家,回到家里被大人一顿数落,心里还是暗暗地说着明天还要继续。女孩子们总喜欢把放学路上的野花摘下来,回家把花用胶水粘在美术本上,积攒着夏天的灿烂,也是想把花的美妙久久地收藏。男孩子们则喜欢三五成群地弹玻璃珠,即使非常炎热的夏天,也丝毫不减热情,谁让这样的岁月如此美好。秋天,是一个金色的童话世界,金黄色的树叶随风飘逝,在小孩的心中也有些许的凉意,不过更多的是追着这一地的落叶玩耍。从桉树上掉下的小帽子,一个个地叠起老高;把雨季长出的野生菌,用来“拌家家酒”;把金黄的树叶拾起来做成好看的帽子……总之这个缤纷的世界,总有数不尽的惊奇。就连冬天,万籁静寂的时候,孩子们还能在洁白的雪地里玩耍嬉戏,堆雪人、打雪仗、赏雪景,大千世界是孩子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欢乐天地。
在这缤纷的世界里,童年的七色光,是滋润人心的,呵护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生命的色彩、生命的味道是漫漫无边的,等着你我尽情地涂抹,又奢望着你我找到界限,画出生命中绚烂的那一笔。
亲情为生命着色
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颉世间最重要的——亲情。
读着这首小诗的时候,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地震中,营救的消防人员发现一名罹难的女性姿势很特别——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等看清楚时才发现,这位女性是一位妈妈,她的怀中还有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当消防员把孩子小心翼翼抱出递给医务人员做检查时,发现裹着婴儿的毯子里有一部手机,上面打着一行字: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看到这行字,尽管是看惯生死的医务人员也不禁落泪。
毋庸置疑亲情是伟大的、无私的,拥有了亲情,仿佛就无惧人生风雨,暖心的话,温暖的举动,精心的呵护,亲情为生命着上的色彩,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弥足珍贵。一定是特定的缘分,让我们流淌着相同的血脉,被一条坚韧的纽带,连着心与心,一起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我的妈妈,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和大多数的妈妈一样,她用自己瘦小的身躯为我们撑起一个温馨的家,也用她最质朴的母爱,温暖着我的心。第一次感受到浓浓的母爱,便是小时候生病的那段时间。那时候,我刚上一年级,记得当时从一场感冒开始,我的身体便一天不如一天,在医院打了10多天的点滴,还是没有特别大的起色。当时医生说,现在针水已经打不进去了,让我回家慢慢地喝点生理盐水,等身体自己慢慢恢复。当时妈妈已经在医院照顾我10多天,已经非常的疲倦,回到家里,我还很犟,什么也不吃,喝的稀饭也被我吐出来了。妈妈想起医生说的一定要让我喝很多生理盐水,把身体机能调平衡,病才会慢慢好起来。
当时我感觉自己快病死了,心里特别难过,什么也不想吃,妈妈给我冲的生理盐水,我说太难喝了,喝进去又吐出来。妈妈便在我的床边小声地啜泣,让我一定要喝生理盐水,还说替我尝了,多喝两次,慢慢地便好喝了。看到妈妈眼角的泪水,想到这些天妈妈对我的照顾,我忍着难受劲儿,逼自己喝下生理盐水。慢慢地,随着我喝得下生理盐水,我的病也开始好起来,将近20来天,我终于在妈妈的脸上看到一丝微笑。
生理盐水的味道,我至今都还记得,如果现在让我喝,我依然十分抵触,但是当时妈妈为了我,忍住自己的不喜欢,带头教我喝下。特别是娇小的身躯,背着我去看病打针,在床边无微不至的守候,她的背影,她眼角的泪珠,是一份深沉的爱,更是亲情为生命注解的一抹亮丽色彩。妈妈在我的一生中,扮演的角色是那么的重要。还记得,第一次过生日的时候,妈妈特地为我做的美食和对我的祝福;第一次出远门时,不断的叮嘱以及期待孩子平安的眼神;第一次一起旅游时,时时刻刻关注我的安危时的小心谨慎……在一个个的细节里、一个个期待的眼神中、一次次叮嘱里、一次次守护里,妈妈把感动、关心关爱与温馨留给我,陪着我渐渐长大,而自己慢慢老去。
亲情为生命着色,像炎炎夏日里的一片绿荫,顶着酷热为迷茫者撑起一片阴凉;像萧瑟秋日里的缕缕阳光,时刻温暖着失落者的心田;像严寒的冬日里的一团火,炙热着跋涉者的漫漫征程。亲情就是这样,在这方曼妙的世界里,没有杂质,没有距离,更没有虚伪。
人世间,有两种最美好的爱,一种叫母爱,它是温柔的。另一种叫父爱,它是慈祥的。这两股交织的爱,是亲情最纯真的溢流,也是这两种爱,诠释着家的温馨,爱的无价。说起我的爸爸,依然和大家心目中的爸爸是一样的,他的爱是无言的守护与付出,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守护着我们的家。这份爱,静默却充满力量,让人感到温暖与坚定,虽不张扬,却永远在角落里散发幽香。
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不知道是没长定身体,还是个性急躁,我总会摔倒在学校的楼梯上,每次周末回家脚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有一次,我摔得挺严重的,连着摔倒两次,膝盖不仅摔破了,还紫了一大片。当时学校管理得严格,我也特别好强,总觉得这点儿小伤算不得啥,但是还是非常委屈地跟爸爸打电话的时候说了几句,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一天跌了两次。下午上完课,准备回宿舍休息的时候,便听到同班同学喊我,说我爸在校园的大树下等我,我跑下去的时候,便看到爸爸焦急地等着我,看到从远处走来的我,欲言又止。走近的时候,爸爸急切地看了我的伤,执意要帮我上药,全程没有多余的语言,但是满满的父爱溢于言表。
确实,直到现在,爸爸可能没有说过一个爱字,但是,他的爱如涓涓细流,延绵不绝,一直滋润着我的心田。干农活时,总要抢着辛苦的做,怕累着自己的儿女;儿女生病的时候,亦是在一旁默默地守候,打热水,买平时舍不得花钱买的食物;在儿女的人生大事上,认真严谨地把关,担心自己的儿女受到委屈……总之,爸爸的爱,深邃广阔,时刻都让我在成长的路上充满信心和勇气,变得更加自尊自爱和自信。而父爱如山、如海、如草原、如清泉,是那么真实的存在,时刻滋润着我干渴的喉咙,浇灌着我弱小的心灵,温暖着我眼前的小天地。这一切以一个个小小的举措,一次次坚实的后盾,一个个坚毅的眼神得到完美的注解。
当我茁壮成长,爸爸的步伐逐渐缓慢,身子逐渐佝偻,但是始终是我坚实的后盾。当然,在亲情为生命着色中,不得不提到的还有兄弟姐妹,那个差不多一起出生,一起成长,一起慢慢老去的亲人,也丝毫不吝啬生命的付出,用行动证明什么是亲人之间的情比金坚。总有一个人,会默默地为你付出,会担心你的冷暖安否,会为你的收获真心的喜悦。他们坚信,所谓的手足,是用来呵护的,用来爱的,然后始终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守护着,容不得其他人的半点亵渎。
有人说,亲情的柔和光芒,弥散着浅黄、深蓝和棕色的色泽,化作了一份安定和舒适的庇护。确实,当妈妈用身躯为身下的孩子撑起一片活命的天空,那是多么无私的庇护;当生病的日子,那无数个日月守护在病床前的父母,他们憔悴的身影和担忧的眼神是多么令人为之动容;当父母毫无保留地付出,只为子女健康茁壮成长,那是多么坚实的守护;当兄弟姐妹在自己有难的时候,义无反顾地伸出援助之手,那是多么的毅然决然的爱护……一次次毫无保留的付出,在悄无声息中,散发出的绚烂色彩,早已形成人世间一幅又一幅美妙的人性画卷。
青春无悔,韶华不负
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春的华丽谢幕,迎来了夏的枝繁叶茂,在这场时间的滚轮中,时间带走了年华,却带不走青春,而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在生命的轨迹上,当用奋斗书写青春的风采,绽放青春的色彩,让青春无悔,韶华不负。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作为滚滚长河中渺小的一员,寒窗苦读数十载,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意气风发,仍为莘莘学子苦苦追求的高光时刻。如果说年轻时候的拼搏,正是若干年后满满的回馈,一点儿也不过分,这正是人生的追求,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总告诉我,如果不好好读书,长大后就和他们一样,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中面朝黄土背朝天。当时也没有过多地思考父母的话,直到成年之后,体味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才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人活着的方式不一样,对社会的贡献也有大有小,但说起人生的获得感却可以衡量,谁也不愿意到年老之际,才哀叹自己的一生没有精彩地绽放,才空对着眼前的物是人非,久久地叹息。短暂的一生或多或少要体验几回“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欣喜,虽不是引以为豪的炫耀,却在人生旅途上绘出了最亮丽的一抹色彩。
“欲并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在岁月不饶人的人生年华上,总会感叹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我们,正是这种朝花夕拾的感觉,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路上,要学会奋斗。要认清当下的自己,岁月的时光并不是无限长的,生命总有尽头,我们要不断地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绽放,让生命有如夏花一般灿烂,秋叶一般静美。每次看到茫茫人海中,相互搀扶前行,或是相互照顾的老人,心里总会升起暖暖的幸福感,遥想着自己年暮时也能享受到这份幸福与温暖。当年老的时候,看到膝前跑来跑去的儿孙,心中又不时燃烧起对儿时满满的回忆。一切都是温馨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在人生年龄的两个端头,我们的心中也释放着两种看似不一,却完全相同的心境,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感叹。在生命两个端头之间的岁月,我们要奋斗的底色溶于青春的血脉,用行动诠释青春的色彩。也许如大家所言,奋斗的青春是火红的、洁白的、翠绿的,但不言而喻青春是生命轨迹中色彩最灿烂最美丽的年华。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趁着年轻的时候,我们应该努力,应该奋斗。这永远不是一句空话,一个人的一生永远不会是“长少年”。我们度过的每分每秒,都见证着我们的衰老,都告诉着我们在生命之旅上又走了一步,一步步地逼近生命终点,意味着我们努力、奋斗的机会在逐渐减少、流失。生活中总有人在感叹,为什么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却再也没有能力去做了,这样的感叹本身可以避免,这样的遗憾,只因你多留一颗心,就会没有。当听到“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的诗句时,心中除了对爱无限的思索,还有对生命的思量,在无限成长着的岁月里,我们究竟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对待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对待着自己的白发苍苍,面对生命的无能为力时,我们又应该作出怎样的选择,怎样才能绽放生命最美的颜色?正是在这大好的年华,我们的精神天空更为辽阔,我们当以奋斗的姿态,让我们追求的时代画卷更为绚烂,让青春的奋斗坐标更为高远,以青春之我,创造无限可能。
“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人人都道少年好,人人都知青春留不住,但是我们的生命之路上,又有多少人能把握住青春这颗灿烂的流星,让它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还记得诗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感慨吗?在心目中,这样的白发生虽有诸多的无奈与揪心,但是充满幸福。这是不论功成名就,始终默默奉献的一生,能为心中的信仰,执着地追求,愿意为国家的兴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故而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在最需要自己的岗位上,一切都是幸福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生命的青春就应该这样,把它耀眼的色彩孜孜不倦地描绘在这辽阔的宇宙中。生命的旅途就应该是年少功成名就,意气风发的青春誓言,如此便能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所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泪失孤鸾晓镜昏,近来方解惜青春。”来日方迟,青春没有来日,只有当下,在生命这条坎坷的道路上,我们需牢牢把握住青春,需让自己的青春迸发出它应有的潜力,让自己在年复一年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没有因为错过青春而流下悔恨的泪水,没有因为错过青春,而让生命留下一段残缺与不完美。正所谓,在青春中奋斗,就算失败,亦无怨无悔,青春无畏,我怕谁,青春本就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奋斗中前进,以一颗永不平息的心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闯出自己的一条路,开拓自己的一片天。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青春年少是朝气蓬勃的时候,在这个能指点江山、浪遏飞舟的年华,我们应该让自己的青春不辜负易逝的韶华。青春需要我们以坚实的脚步,以恒心、以自信,绘出生命的本色。每次读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总会激起心中的千层浪,这个时代,需要我们以诗中的豪情壮志,来挥洒青春的汗水,要在生命这条荆棘丛林中,披荆斩棘,开拓出自己的人生之路。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把“我欲乘风破浪,踏遍黄沙海洋。”的青春阐释得淋漓尽致。
“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在生命这条路上,青春永远是用来奋斗的,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的时候,如果你不愿把余生用来追悔前半生,那么从现在就开始奋斗吧!当你走过岁月铅华,生命接近垂危时,你不想留下太多的遗憾,便开始乘风破浪吧!当生命的某一天,你细数青春的划痕时,你不悔于当初的诺诺唯唯时,便开始卷起袖子加油干吧!青春的本色,理应用奋斗的底色描绘出五彩缤纷的绚丽,如此方能青春无悔,韶华不负。
清澈的爱书写赤色人生
每个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都不过沧海一粟,是那么的平凡和渺小。但当这些平凡渺小的生命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亦或是追求心中的信仰时,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所有奉献给国家,从选择的那一刻起,渺小的生命,注定能画出生命最亮丽的一抹色彩,平凡的生命也将变得无限伟大。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荣生前写下的战斗口号。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真情。18岁的生命被定格了,但是在雪域边关以身躯铸界碑,誓死捍卫祖国领土主权,谱写出撼天动地的英雄壮歌,传扬出新时代大写的英雄精神却流芳百世。年轻的战士,带上军帽、穿上军装、扛起钢枪的那一刻,便将心底如雪域高原般清澈透亮的大爱,留给了祖国,留给了身后的亿万人民。
毋庸置疑,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的革命先辈,无数的戍边战士,无数的仁人志士,愿意将心底那份至高无上的“清澈”,幻化成手中的刀枪剑戟,手中的笔墨纸砚,手中那无坚不摧的利器,为自己的事业,为祖国、为人民甘愿奉献自己的赤胆忠诚,演绎出赤色人生。
我身边的榜样,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老师,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将自己的一生倾力奉献。“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每当提及张桂梅老师,这段早已镌刻在内心的话语总能让人心潮澎湃,而张老师伟岸的形象,也如崖畔的桂,雪中的梅,如此圣洁地盘踞在我心中。
张老师谈起自己建女高的初衷,那时,张老师还在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一次家访中,张老师看到一个姑娘坐在高高的山坡上,身旁有一把镰刀和筐,孤独地望着远方。张老师走过去问那姑娘出了什么事,那姑娘终于忍不住哭了。她说她想去学校,可家里没钱,要她嫁人。
听了这话,张老师伤心不已,联想到有不少女学生的家里,也是先供男孩上学,有多余的钱,女孩才有书读,但过不了多久,她们又因没钱再次辍学回家,过不了两年便早早成家。这仿佛是一个死循环,要打开这个牢不可破的循环,只有让贫困山区的女孩有书读,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为此,张老师毅然决然走上了要建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这条漫长而又艰难的征途。2002年,为筹款建校,张老师用最质朴的方式,打印出自己所有的得奖证书,在大街上“筹款”。当时路过的人以为她是一个疯子、一个骗子,便朝她吐口水,各种谩骂的声音铺天盖地。在上门找捐款时,还被人放狗疯狂追咬,但是想到山里的女孩,张老师更加“肆无忌惮”地筹资,去企业“化缘”,上电视录制节目……一遍一遍地讲述着自己建校的蓝图,诉说大山女孩的故事。
辗转5年,虽然只筹到1万多元,对于建一所学校可谓杯水车薪,但是张老师从未放弃,继续奔波、忙碌。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界的关心支持下,2008年9月1日,第一批女子高中学生开学了。但“守得云开见月明”却不是终点,仅仅只是起点,女高建校初期,学校只是一栋孤零零的教学楼,没有围墙,极其简陋的办学条件,让不少学生退学,就连老师也接二连三地走了。仅剩的8名老师和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刚刚建起的女高再次面临困境。
苦苦思索与追寻中,张老师忽然发现,剩余的8名老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在战争年代,哪怕只剩下一个共产党员,阵地都不会丢失,更何况有6个共产党员,还有什么难走的路?张老师重新树立信心,并继续奋斗着。因为孩子们的基础差,张老师要求孩子们早晨5:30起床,晚上12:20才回宿舍休息,中途吃饭、午休、洗漱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精打细算。为了督促孩子们学习,张老师每天比别人起得早,睡得比别人晚,把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践行得淋漓尽致。
每到假期,张老师都要跋山涉水到学生家里家访,她始终觉得只有了解这些学生,才能更好地帮助这些学生,让她们心无旁骛地学习。一次在永胜县家访中,一名学生家住半山腰,上她家的路很陡也很窄,一些地方甚至近60度斜坡,加之刚下过雨,道路特别泥泞。顾虑到张老师的身体,大家建议张老师派人上去把学生和学生家长叫下来,在坡底下了解一下情况。但是张老师却没有停下来,在路边捡了一根木棍当拐杖,在大家的搀扶下,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山头走。本来10多分钟的路程,因为张老师近期咳嗽,胸口疼痛,整整走了半小时。
寒风中,张老师看到学生母亲单薄的衣服和瘦弱的身躯,便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身上的外套脱下来,披在这位母亲的身上。当听到张老师说,孩子在学校学习特别刻苦,期末成绩比较理想,考重点大学应该没问题时,这位坚强的母亲瞬间泣不成声,仿佛之前的付出没有白费。环顾她的家,破败的房屋却不失干净整洁,孩子从小到大的奖状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老墙上。张老师的到访,为这位母亲再次注入满满的动力。临走时,张老师谆谆嘱咐,不论再苦,也一定要让孩子读书,上大学,走出大山。张老师临走时,还把身上仅剩的钱都掏出来给这位母亲,还不忘再次嘱托。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张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始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发光发热,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生命。当岁月写在脸上,生命注解在人间,张老师将生命的张力释放到无限大,用心中“清澈的爱”书写女高建校办校的初衷,并为之不懈奋斗。
实在难以想象,张老师是如何在身患20多种疾病的状态下,将生命绽放得如此灿烂,又是怎样,佝偻着身躯,走过11万多公里的家访路。在岁月的长河里,张桂梅老师在学生和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颗红色的种子,前行与坚守中,为生命作了最好的注解,衍生出的赤色人生让千千万万的人感受到世间的真、善、美。
清澈的爱,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敬仰。这份爱是炽热的、真挚的、热烈的。清澈的爱亦是一种无比的美丽,它不求回报,只是把爱洒满心间,给世界一片美丽的天空。当“清澈的爱”代代相传,我们平凡的人生注定不平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将这份爱静静地绽放,书写生命的七色光。
流动的生命底色
闻一多先生在《色彩》中道:“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赐我以希望,灰白赐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说起生命的色彩,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颜色为生命加冕,直至喷薄出生命的底色。“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在生命的长河里,有着不同的生命色彩,但是无论是谁,都注定有一种生命的底色。哥伦布说:是蓝色,是包容,是博大。袁隆平说:是绿色,是奉献,是希望。海伦凯特说:是黑色,是不屈,是奋发。列宁说:是红色,是战斗,是理想。在我看来,生命的底色,是在一次次的前行中,为生命、为理想、为信念,执着地书写生命的本真,对生命中每一件事都用心去做,彰显生命的本色,去温润其他的生命个体。
记得当初选择做一名新闻记者,是因为大学的寒暑假,参加了两次公益活动,一次是历时两周的留守儿童的回访活动,一次是参加山区先心病筛查的志愿服务。虽然时隔多年,但是,当初每一位留守儿童的故事,和大山深处的父亲追着先心病筛查的流动车,请求医生救自己身患重病的孩子,那双渴求让孩子活下来的眼神,深深烙在我的脑海。当看到孩子们的生命因为各种原由没有得到精彩绽放时,我的心是隐隐作痛的,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眷顾这天地间脆弱的生命。所以,我选择记者这个行业,希望讲述身边的故事,讲述人世间的温情,通过照片、视频、文字记录下生命的色彩,让这些流动的生命底色,被更多的人关注与看到,传递人世间的温暖与力量。
生命的底色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驱动着我们的决策和行动,并影响着我们的判断。还清楚地记得,在近十年的采访中,我曾经采访过割肾救夫的妻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内心焦灼的妻子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用自己单薄的身躯撑起整个家,照顾家里的老人,挣钱为丈夫看病,最后还割自己的肾救丈夫,让丈夫的生命得以延续。家庭没有瓦解,这份大爱是生命的底色,它诠释着人间不离不弃的夫妻真情。
还有一个故事,也让我为之动容。在一个偏僻的山村,一户村民。为改善家里的生存状况,在自家的荒山上,一点一点地捡拾石头,堆砌起来种植杧果。锲而不舍的坚持中,不仅让自己的杧果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就连昔日荒凉的山坡也有了生命的活力。茁壮成长的杧果,绿油油的青草。可能当时堆砌石头的村民并没有想那么多,但是每当看到他用一个一个的石头堆砌的杧果树盘,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改变自身的生存状况,足以让人深深地敬佩。
“生命的底色永远不是贫穷和苦难,而是希望和梦想。请牢牢握住你手中的笔为自己绘出七彩人生。”有时候生命是那么的脆弱与那么的短暂,贯穿着岁月的风霜雨雪,喜怒哀乐。每个人都需要鼓足勇气,才能为生命涂抹上绚丽的色彩,如果要探求生命的底色,更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能渲染自己生命的独特色彩。
清楚地记得,家乡2015年9月15日时爆发的洪灾,顷刻间,凶猛的洪水吞噬这曾经美丽的家园。洪水过后,许多人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不分昼夜奋战在抢险救灾的一线,那份舍生取义,在疲倦的身影中,在满目疮痍的灾情现场,格外让人触动。此时,感受到灾难无情,人间有情,流淌在每一位抢险救灾人员身上的生命底色,在灾难的面前,拾起了大家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在人生的征途上,命运从来不偏袒任何人,生命也在一呼一吸之间如流水般逝去,永不复回。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中,有惊涛拍岸,亦有柔风甘雨,我们要在不断地领悟与成长中,用善良与坚韧为生命上色,用诚挚与热情布画,最终找寻到流动的生命底色,活出生命本来的样子,点亮生命中的七色光。
责任编辑:尹晓燕
何官池,女,汉族,90后,文学学士,记者。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云南网、《丽江日报·文化周刊》《壹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