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东北雨姐”因殴打打假博主,以及被指售卖的红薯粉里没有红薯成分等事件,陷入“塌房”风波。不只是“东北雨姐”,当前,不少明星退出带货直播间,有的头部主播或陷入风波,或发生翻车……曾经喧嚣的直播带货商海,似乎正在退潮。
吹来“冷风”
9月26日晚间,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调查组通报对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三只羊”)的调查结果;认定“三只羊”在直播带货中存在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拟决定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共计6894.91万元,责令其暂停经营并限期整改,对失职失察的单位和人员纪检监察部门将立案调查。
自直播电商兴起以来,这是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和公安局首次联合调查直播机构。这场联合调查或起源于“三只羊”创始人“疯狂小杨哥”与另一超级主播“辛巴”的隔空口水战——双方争夺某品牌大闸蟹的优惠权,“辛巴”称“三只羊”是“质检、售后、赔偿态度”都没有的“三无”公司——管中窥豹,可见当下直播带货市场竞争的激烈态势。
上述景象与该业态兴起初期“遍地是黄金”的局面相比,变化太大。作为早期从业者,湖南卫视前主持人刘烨坦言,当年直播带货市场一片蓝海,很多人跃跃欲试,心态同炒股类似,期望“搏一把”。彼时,流量博主纷纷转型,明星随之入场,资源向明星和头部主播集中。
第三方研究机构网经社将直播电商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一是萌芽期(2016年),“直播+电商”模式基本成型,快手、蘑菇街、淘宝、京东等平台上线直播功能;二是探索期(2017年),随着产业链逐渐完善,抖音上线直播功能,淘宝推出“超级IP入淘计划”;三是成熟期(2018年),直播带货概念兴起,各平台推出直播电商发展战略;四是爆发期(2019年至今),抖(抖音)快(快手)淘(淘宝)等平台主播达人数量激增,行业快速发展。业内人士称,当前,“辛巴”与“疯狂小杨哥”之争正是直播带货市场竞争加剧的一个缩影。
倦怠困境
9月19日,初代网红张大奕通过微博小号发长文称,将无限期延迟吾欢喜的衣橱、裙子君等店铺上新,以顺应市场,寻找下一个目标。
“疯狂小杨哥”也早有“退休”之意。今年,他多次公开提到“减少带货直播的计划”;2024前4个月里,“疯狂小杨哥”仅有19天进行了d2f770c6ee87dd6d0f7f5890e3b7a851带货直播,且每场直播里出现的时长也在降低。
“辛巴”亦多次提到“退休”计划,公开表示要去其他行业沉淀两年,学习AI,并且直言“直播电商已经没有能让自己兴奋的新东西了”。“交个朋友”罗永浩,早就从直播间淡出,投入新的创业项目。几大超级头部主播纷纷调低了对带货的热情。
“我们接触过不少主播,他们普遍觉得太累、干不动,经历了整个周期后,想过上正常的生活。”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对记者表示。
头部主播对直播带货表现倦怠之时,品牌方和平台方也对头部主播表现出倦怠情绪。只赚热闹不赚钱,是不少上过头部主播直播间的品牌方的共同感受。“以我们过往合作经验来看,头部主播专场费用在100万-300万元,中腰部是50万-100万元,佣金大概是10%-20%。”雅鹿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场合作下来,我们毛利率在6%-8%。”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除上述费用外,还有许多隐性成本,比如场地费用、人员工资、打包发货等,因此实际净利润更低。
事实上,不仅是品牌方想减少对头部主播的依赖,消费者对头部主播的期待也大不如以前。今年“618”(6月18日的电商促销活动),电商直播首次负增长。遍布城乡的网民,用着同样平台,追着同样潮流,已熟知直播间商品良莠不齐,并对“套路免疫”。
“现在不太会专门蹲直播间了,感觉商品价格不如直播刚火那时候优惠。”曾是某头部主播直播间常客的唐女士表示,这两年各家平台隔三岔五就有优惠活动,和直播间商品的价格差不多。
拿了几十万元的带货费,卖出去的商品却不足百件;明明是带货主播,主播却端坐在直播间里一言不发;带货商品质量差,需要售后时百般推诿;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倒逼生产商将商品价格锁定在高位,不允许其他销售者卖出更低的价格……近年来,一些带货主播“翻车”,有的明星主播的人设因此“塌房”。而一些小主播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情况不断发生,影响了整个直播带货行业的健康发展。
店播崛起
《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品牌商家店播占比为51.8%,首次超过达人直播占比。据淘宝直播、小红书电商公开数据显示,今年“618”,天猫共有50个店铺直播间成交额破亿,小红书“618”店播订单量为去年同期的9.4倍。
不过,店播的崛起并不意味着品牌完全“抛弃”头部主播。“店播与达播(达人直播)并非相互对立。”张毅分析认为,达播尽管确实压低了商家利润,但有着较高关注度,能起到较好的引流效果,可以理解为投钱做广告。而店播则承担了常态化的服务,也是对达播引流后的一种承接。
无论是头部主播的退潮,还是店播的崛起,背后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行业逻辑发生了变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直播电商入局者增加,流量边际效益递减。“相比去年,我们品牌投流成本涨了40%,但转换率却没变,有的产品销售量甚至还降了。”某品牌运营投放负责人称。
“直播电商投流成本不断高企,但用户转换率并没有相应提升,必须要有新的流量来源。”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商首席专家李鸣涛表示。
全新“掘金点”
热闹退去,进入下半场,直播电商新的流量来源在哪儿?平台将目光一致投向了“内容”。 “无论是越来越多企业开始作短剧、短视频等内容服务,还是淘宝等平台整合内部资源大力发展内容电商,都反映了直播电商希望借助内容创造新增长点的渴望。”李鸣涛分析称。
短剧带货正在悄然兴起,被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直播带货后的又一风口。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指导下,中国网络视听协会编制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全年共上线重点网络微短剧384部,较2022年(172部)增加1倍多。经常观看微短剧用户占比达39.9%,仅次于电视剧/网络剧和电影/网络电影用户占比,31.9%的用户曾为微短剧内容付费。这成为短剧带货的基础。
据了解,有的头部主播以及网络 运营机构遥望、无忧等均展开了短剧布局,品牌方也加快向短剧靠拢。例如,“618”期间,珀莱雅品牌在京东自营店推出品牌定制短剧,洁丽雅集团推出《毛巾帝国》系列短剧,均有力带动了产品销量。
抖音作为微短剧主要播出平台,推出“剧有潜力计划”,旨在以流量推广“反哺”优质出品方。短剧带货新赛道已铺平,静待优质资源的导入。
尚未充分开发的海外电商直播市场,也被业内人士看作新的“掘金点”。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截至2024年5月末,我国网络直播行业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超1.8亿个。
直播间主播生动、鲜活的介绍,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提供了情绪价值。但与此同时,一些主播对产品的夸张乃至虚假宣传,让收到货的消费者大失所望,这最终伤害的将是整个行业生态。由乱到治的革新,箭在弦上。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