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双语“意外”出圈的地方官员

2024-11-25 00:00:00熊力
廉政瞭望 2024年11期

彭勃在稻田中央推介于洪大米。(视频截图)
张峻峰一口流利的英语让大家印象深刻。(视频截图)

近日,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委宣传部新媒体“于洪文旅”发布的视频中,于洪区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彭勃一身正装,站在搭建在稻田中的演讲台上,流畅的英语开场后,一句东北话“赵叔(shú),帮咱介绍一下,来!”又瞬间拉近与所有人的距离。

东北话与英文无缝衔接,下接田野,上接国际。彭勃用中英双语推介当地大米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带来的直接经济影响便是“赵叔”赵和平家售出了20多万斤大米,当地稻米联盟的销量也上去了。随后,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关晟出镜,拍摄了一条题为“不用羡慕!别人有的咱也有”的“同款”中英双语视频用于推介兴安盟大米,也颇有成效。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我国官员第一758dcfdaaea905b0cf38e00471221eda次因“说英语”走红网络。这些官员为什么要使用英语进行推介?又为何能频频出圈?记者梳理了近几年出圈的许多案例,探寻出圈背后的“巧思”与“意外”。

频频出圈的“双语”官员们

其实对于我国领导干部,尤其是省部级及以上干部而言,会英语或许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领导干部,开始用外语直面世界发声,为当地谋发展。

今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在京召开“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春节专题文化和旅游活动媒体推介会,湖南省长沙市副市长高文棋用英语致辞推介长沙,欢迎来长沙感受快乐长沙、韵味星城的独特年味。

3月,广东省中山市阜沙镇、小榄镇的“一把手”,党委书记张峻峰、赵锡雄接连化身“推荐官”。“阜沙发布”推介的一条《Hello,Fusha!》的英文短视频中,阜沙镇党委书记张峻峰一口流利的英语让大家印象深刻。这是阜沙镇首次推出英文宣传片,除了张峻峰,片中出镜的还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健华,副镇长李榕。镇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镜介绍“精品阜沙”的地理环境、产业特色、美食文化等,面向海内外招商引资。

小榄镇紧随其后,“小榄发布”推介的《WelcometoXiaolan》英文宣传短视频中,党委书记赵锡雄带队出镜,表示“小榄欢迎你”,介绍了小榄镇的产业特色、投资营商环境、文化体育事业等,邀请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去年5月,一段“局长用英文推介柯桥”的视频在绍兴当地刷屏。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兼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的金伟梁,在“一带一路”海外青年博士合作洽谈会现场,用英文向海外专家介绍柯桥人才政策,发出全球邀请,整整2分50秒的讲话,没有一丝卡顿。

2021年12月,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两条短视频出圈。视频中,厅长杨安娣用英文推广着吉林省文化旅游资源,很多网友在评论区为她点赞,“厅长口语杠杠的”“颜值与才华并存”。这不是她第一次用英文推介吉林之美。2020年10月,杨安娣在节目《中国推介》中,也使用了中英双语对吉林的文化、旅游资源等进行现场推介。

更早之前,时任山东省乳山市市长宫本杲在录制一档节目时,得知视频会在海外的多个传播渠道播出后,认为这是推介乳山的好机会,且国内外受众需要了解的中国某个城市的侧重点不同,所以要准备不一样的内容,他便主动要求用英文进行第二遍录制。

由于并没有成形的稿件,宫本杲直接用英文准备了“草稿”,10多分钟后便开始录制了。当时的报道如此形容他的演讲,“令摄制组没有想到的是,宫市长英文版录制时主动采取了站姿,不仅发音标准,感情丰富,而且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一次成功”。乳山也因此迎来了更多机会。

还有《人说山西好风光》节目中,山西11个地市的市委书记、市长或副市长第一次集体出镜,推介旅游。在第一期节目中,时任阳泉市副市长任衍钢最先登台推介当地风光。这位年近六旬、学生物出身的市领导,用诗朗诵的语调,向观众介绍着阳泉。演讲接近尾声时,他用带着地方口音的腔调,秀了几句英文,“OurYangquan,isatownofheroes(我们阳泉是英雄之城)”,因为发音不太标准,有人误以为他突然说起了阳泉方言。而正是这样不太标准的“塑料英语”,却引来网友的纷纷点赞,说他“好拼”,还称他是“最萌市长”。

得到大家的点赞后,任衍钢很受激励,“没想到会得到这么多关注,我第一位上台,有些底气不足。录制两三天前,我突然想加几句英语,希望改变之前有点呆板的印象,也希望大家更关注阳泉。”

此外,2021年,时任上海市杨浦区委书记谢坚钢曾用英文为参观杨浦滨江的外国使节们讲解;还有去年2月,“四季黄山相约春天”发布会上,黄山市副市长张亚强用英语邀约全球各地的朋友到黄山……

如今,于洪区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彭勃也因用中英双语推介大米而带动于洪区一起走红。正如她在采访中表示,“走到镜头前,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对于这些领导干部,说英语其实是对才华和勇气的双重挑战。

敢说、愿说,用外语为地方谋发展

其实,每一位地方官员的意外走红都并非纯属意外。

例如宫本杲,他曾在美国洛杉矶工作过三年,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此前,他也用中英双语推介过乳山。还是乳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时,宫本杲就用中英双语推介了乳山产业等。

“只有不断地说英文,你才能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宫本杲表示,在从事招商工作过程中,他和同事们一直借鉴专业咨询公司的做法,并结合自身知识储备与实践经验给威海市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接连拿下包括世界体育用品、纺织等行业的领军企业等“大单”。宫本杲认为,这次推介的成功,离不开威海市委、市政府历来对英语的重视。

山东省曾组织过一些处级领导到美国、欧盟进行培训,而威海市应该是山东第一个选派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年轻干部到美国学习的地级市。“我记得我们那一批有二十几个人,现在这些人无论是做对内招商还是对外的招商引资工作,都已成威海的骨干力量。”

据报道,让金伟梁走红的那场洽谈会当天在场的多为海外博士,线上线下合计二十余位,面对全场的外籍人才,他认为,“那种场合下,用英文介绍,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展现我们的真诚和求贤的渴望。”

记者梳理这些地方官员的履历发现,他们中多数拥有一定的英语学习背景,部分人还有外交工作经历。

上文提到的广东省中山市阜沙镇党委书张峻峰,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外语系,之后在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外事局国际交流科、商务局等部门工作过。

金伟梁也是英语专业毕业,曾担任了5年英语老师,也曾有过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文化广电旅游局的工作经历。高文棋曾任中国驻希腊使馆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参赞。彭勃也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她还以翻译的身份在于洪区外事办工作过。

简言之,如今敢于用双语进行推介的地方官员多是毕业于英语专业,且大多有外事、侨务、商业等方面的任职经历,所以也有对于新媒体、对于英文推介等方面的思考与筹划。这些官员说中英双语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招商引资、文旅推广、人才引进。

而这些看似巧合的走红,背后实则蕴含着当地人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建设、当地领导干部的担当作为,正是有这些实力与底气,这些地方才能借助地方官员中英双语推介的机会厚积薄发,成功破圈,而破圈后能否留住流量,这把“火”能不能一直这么“旺”,对当地仍是一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