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首先阐述了舞蹈影像的起源与发展概况,然后分析了在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背景下,舞蹈影像如何打破传统舞台的局限。在创新路径上,提出了传播方式的革新,强调构建立体传播的必要性,并通过多平台、多层次内容呈现和技术加持,增强作品的传播力。形式上的创新包括虚拟现实、流媒体、全息投影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而内容创新则注重通过肢体语言、镜头运用和剪辑,细腻地传达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关 键 词] 舞蹈影像;缘起;发展;技术创新;立体传播
一、舞蹈影像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一)舞蹈与影像的早期交融
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表达的艺术形式,早在电影诞生之前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影像艺术的出现为舞蹈的记录与传播开辟了新途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舞蹈表演被摄入镜头,为影像记录提供了新的形式,如法国的洛伊·富勒(Lo e Fuller)将舞蹈与光影效果结合,这可以被视为早期舞蹈影像的起源之一。富勒的创新之处在于她使用的灯光投射和阴影效果,这种表演在电影中得到了自然延伸,影像技术可以更灵活地捕捉舞者的动作轨迹,将舞蹈中的动势、光影和情感通过电影语言加以丰富和放大。随后,20世纪初的实验电影运动中,很多艺术家探索了舞蹈与电影的结合。电影导演巴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和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的默片中融合了舞蹈和肢体表达,进一步推动了舞蹈影像的演化。
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慢镜头、多角度拍摄和时间拉伸等技术的成熟,舞蹈影像的表现形式得到进一步扩展。通过慢镜头,观众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舞蹈动作的细节,从而增强舞蹈的视觉冲击力。影像技术的发展还使得舞蹈编排能够突破现实的物理限制。在一些舞蹈影像作品中,舞者可以在不受重力影响的虚拟空间中表演复杂的动作,这在传统舞台上是难以实现的。
(二)舞蹈影像的概念表达
舞蹈影像是一个融合舞蹈艺术与影像技术的跨学科概念,通常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进行阐述。广义上,舞蹈影像是通过影像媒介来记录、呈现和传播舞蹈艺术的形式。这不仅包括传统的舞蹈表演录像,还涵盖舞蹈与影像艺术的跨界创作,如舞蹈短片、舞蹈电影等。此概念着重探讨舞蹈作为一种身体表达形式,如何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通过影像媒介延伸作品的生命力并丰富观众的体验。狭义上,舞蹈影像特指通过摄像机忠实记录特定舞蹈表演的影像作品。这些作品通常包括舞者的表演、编舞者的创作意图以及舞台美术的设计,旨在精确再现舞蹈的动作、情感及氛围。狭义的舞蹈影像作品多用于艺术传播、教育及研究,可采用纪录片风格的拍摄方式,或是更具实验性与艺术探索性的影像创作。
总的来说,舞蹈影像作为一种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不仅为舞蹈艺术提供了新的表达路径,还使观众能够在不同媒介中体验舞蹈的美感与情感。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视角,舞蹈影像的核心在于借助影像技术重新诠释和再现舞蹈,从而使其在更广泛的文化语境中传播。
(三)当今舞蹈影像的多元阐述
国内学者对舞蹈影像的研究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舞蹈影像的应用分析、发展状况与价值审视、情感化体验、多元时空表达等。
王梅学者[1]主要探讨了在高科技环境下,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如何影响和改变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作空间。在舞蹈创作中,科技手段的介入造成舞蹈表现的多维时空形态与意义衍生。更多通过分析西方现代舞表演中的影像表达,试图探究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在拓展舞蹈表现空间过程中的作用与其提供的信息意义。欧雪花在《论影像舞蹈在中国的发展和价值》[2]中主要强调了影像舞蹈在文化保护和演艺市场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舞蹈艺术与影像技术结合的重要性和潜力。影像舞蹈作为新时代媒体发展的产物,合理利用影像技术可以推动舞蹈艺术的发展,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的文化发展要求。舞蹈艺术工作者需要明确影像技术对舞蹈文化发展的贡献,在保留传统舞蹈艺术魅力的基础上,引入新的艺术形态和审美,实现舞蹈文化的持续发展。刘亚楠等人[3]探讨在视像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舞蹈影像如何提供情感化体验,以及舞蹈艺术与影像艺术的融合如何打破传统视觉场域,创造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情感体验。
李梦迪在学位论文《舞蹈影像多元时空表达研究》[4]中主要探讨了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舞蹈影像如何通过“多元时空表达”来增强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并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展示了“多元时空表达”在舞蹈影像创作和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其旨在推动舞蹈影像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同时总结了“多元时空表达”在舞蹈影像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其在舞蹈影像创作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总体来看,国内学者的研究不仅关注科技对舞蹈影像艺术的影响,还强调了舞蹈影像在文化传播、艺术创新和情感体验中的多重价值。这些研究为舞蹈影像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二、舞蹈影像的创新发展路径
(一)影像技术驱动的创新
1.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与舞蹈影像传播的融合创新
虚拟现实(VR)技术将为舞蹈影像传播带来突破性的变革。通过VR,观众可以获得沉浸式体验,进入虚拟的舞台场景,感受舞者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份情感。观众还可以通过交互设备与虚拟舞者互动,甚至通过动作捕捉系统,模仿或创造属于自己的舞蹈动作。这种技术还能够复现不同历史时期或异国风情的舞蹈场景。例如,观众可以在VR中观摩古希腊祭祀舞蹈,或身处虚拟世界与机器人舞者共同起舞。此外,虚拟舞台设计、3D模型和实时渲染技术也将使舞蹈表演的视觉效果更加震撼,增强了沉浸感。
2.流媒体、全息投影与5G技术在舞蹈影像中的创新应用
流媒体和全息投影也可以提高作品内容表现的质量,使感官效果达到传统表现方式所不能触及的高度。流媒体平台如Netflix(奈飞)、Bilibili(哔哩哔哩)或YouTube(油管)可以实时或按需播放舞蹈影像,而全息投影技术则可以将舞蹈表演投影到公共空间或展览中,让观众在不同地点体验高质量的舞蹈演出。同时,全息投影技术赋予舞蹈影像更逼真的空间表现力。它可以将舞者的3D投影呈现在任何空间,甚至是户外场景中,让人们仿佛亲身参与到舞蹈表演中。例如,大型文旅裸眼5D沉浸式马舞剧秀《飞马滹沱》,利用全息投影技术令骏马在眼前风驰电掣,气势恢宏;声光电交叠辉映,光影效果变幻莫测,是一个极具创新的宏大场景。
3.人工智能(AI)与舞蹈影像的智能化发展
人工智能(AI)正逐步融入舞蹈影像的创作和传播中,改变了舞蹈艺术的生产方式。AI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分析舞蹈动作,为舞者提供优化建议,甚至自动生成新的舞蹈编排。这样的技术突破不仅让舞蹈创作更加高效,还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创新舞蹈形式。AI技术为舞蹈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例如,跨媒体舞蹈Talk就是在AI加持下的新型表演艺术,Talk呈现在艺术与技术的交汇处,其核心是一个集成生成式音频AI的交互音乐系统,让舞者能够通过动作创造声音。人工智能的协作可以帮助分析舞蹈数据,根据观众的偏好推荐个性化的舞蹈节目,帮助舞蹈影像作品在网络上更广泛地传播。AI技术可以用于舞蹈影像的数字化保存和修复,确保珍贵的舞蹈资料得以长期保存并传承。AI技术还可以在舞蹈影像的商业探索中发挥作用,比如通过AI分析观众的喜好,为舞蹈影像作品的市场营销提供数据支持。
(二)立体传播的多媒体矩阵
首先,多平台传播一方面通过传统媒体(如电视节目或电影)和现场演出进行,覆盖基础而广泛的受众群体;另一方面,通过社交媒体的迅速传播,吸引了大量新粉丝,并促进讨论与分享。这类传播方式依赖于短视频平台(如TikTok(抖音)、Instagram Reels(Instagram短视频)以及视频分享平台(如YouTube)的助力,快速分发影像片段,从而形成强大的传播效应。其次,在立体传播的过程中,多层次内容的呈现体现在影像作品的整体表现、创作过程的幕后花絮解读,以及观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反馈的评价。这样形成了一个从作品客观呈现到主观解读的过程,多视角展现了作品的内容。最后,构建品牌和社区为舞蹈影像传播路径带来潜在的传播动力。一方面通过统一的视觉风格和元素(如标志、色彩、字体)构建舞蹈影像的品牌形象,提高辨识度,完成形象塑造。同时利用广告宣传片或合作伙伴推广影像中的形象,扩大影像作品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依靠互动和合作增加传播动力,如建立影像作品的爱好者社区,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增强粉丝归属感。此外,组织专门的舞蹈影像节或影像展览(如北京国际舞蹈影像节、中国舞蹈影像艺术展)有助于展示和推广优秀的舞蹈影像作品。这类活动不仅能够吸引媒体的关注,还可以通过票务和赞助商的合作带来额外收入,进一步推动舞蹈影像的传播与发展。
在构建立体传播后,影像作品的传播就突破了时空限制,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平台进行全球传播,影像作品可以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且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构建立体传播后,影像作品可以轻易实现多平台覆盖,通过电视电影、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多个渠道传播舞蹈影像,可以覆盖不同的受众群体,包括传统媒体用户和数字平台用户。不同平台用户拥有不同的偏好,通过立体传播可以针对性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扩大影像作品的影响力。
(三)舞蹈影像内容的守正创新
舞蹈影像作品在当代创作与传播中,守正与创新的平衡尤为重要。守正,意味着坚守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核心价值,不断传承经典和固有的美学原则;创新,则要求在新的技术、表达方式和媒介环境中探索新的路径,实现内容的现代转型与跨越发展。完成内容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要投入日常生活中关注人在事与物和各种关系中的情感。创新内容要求题材要新,鼓励舞蹈影像创作者探索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避免创作内容的雷同和单一化,即坚持“多平原少山峰”原则。在弘扬新时代主旋律价值观的基础上,将视角更多地转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的挖掘。具体可以对中国上古神话故事进行解读与再现,舞蹈编排突出神话故事的典型动作特征并作为主题动作,其传达的精神再次启迪世人。例如,河南卫视的《元宵奇妙游》节目中,由舞者郝若琦表演的舞蹈影像作品《女娲补天》彰显了中国神话的非凡魅力,生动诠释了女娲创世的艰辛历程,展现了其顽强拼搏的精神与意志,不仅传递出神话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激励当代观众在成长与奋斗的道路上不畏艰难、积极寻求机遇与发展。对文物进行艺术形象的构思和提取,利用提取出的艺术形象将物拟人进行舞蹈编排从而介绍背后的故事,或是关注非遗项目,精准寻找某一项目的核心特点进行艺术形象的提炼,增强文化自信。除此之外,有郑州歌舞中心出品的《三足问鼎》以“王子午鼎”为创作灵感,用鼎拟人、借鼎说人,抒发了中国人沉稳内敛的内在精神。
除了题材创作要新,舞蹈影像作品的内容表达也应注重在个人视角与集体记忆之间找到平衡。通过聚焦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生命历程,作品可以更加深入地传达个体在历史、文化中的独特感受。个人视角可以深入挖掘自身经历、梦境体验、情感经历的思考,并运用特写镜头捕捉细微的表情或具有张力的动作,通过舞蹈影像作品表达独特的个体视角。例如,DV8肢体剧场的舞蹈影像作品《清一色男人的垂死梦》,作品用肢体叙事的方式表现主角内心的挣扎与冲突。集体记忆则要探讨历史事件、分析和表现社会集体行为、趋势和现象,如流行文化、社会运动等,将集体的历史和文化经验转化为艺术语言,那么影像作品为达到良好的效果则需要斟酌合适的演员数量作为互动和叙事的基础,展现好集体记忆。例如,DV8肢体剧场的舞蹈影像作品《生命的代价》通过将一位玩世不恭的年轻人和一位残疾人进行对比,运用多元化的肢体语言解读友情、爱情以及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探究人类生命的深层含义。
舞蹈影像还可以通过创新的叙事结构讲述新的故事和传达深刻的主题。这种探索能够进一步丰富舞蹈影像的艺术内涵,提高其艺术价值。舞蹈影像的创作可以借鉴电影的叙事方式,如通过蒙太奇、闪回等电影镜头语言或多重叙事相结合的方式,使影像的叙事更加丰富立体。例如,舞蹈电影《只此青绿》通过运用平行叙事和多角度叙事,从展卷人追寻王希孟的动态、王希孟个人学画及作画的过程和工匠人作画使用的各种工具和颜料三条故事线同时展开叙事,从不同角色的视角讲述《千里江山图》的创作历程,并在电影的结尾或某个关键时刻交汇。这种电影化倾向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舞蹈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故事。
三、结束语
舞蹈影像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其发展和创新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艺术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探索。通过构建立体的传播路径、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深入挖掘和表现文化内涵,舞蹈影像能够更好地服务现代社会,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为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艺术创新思维的持续涌现,舞蹈影像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的重要桥梁,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
参考文献:
[1]王梅.高科技语境下的舞蹈影像应用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2):78-81.
[2]欧雪花.论影像舞蹈在中国的发展和价值[J].中国文艺家,2022(6):37-39.
[3]刘亚楠,李琦.舞蹈影像的情感化体验探微[J].艺术家,2024(2):54-56.
[4]李梦迪.舞蹈影像多元时空表达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