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黑龙江作为二人转的流传地之一,从清代开始就出现二人转艺人的活动足迹。从现存最早的黑龙江二人转史料出发,以英和带来蹦蹦戏班的行艺路线为线索,通过对英和带来蹦蹦戏班的史料整理和分析,尝试探究黑龙江二人转流传源头,希望为二人转整体的源流考证提供线索。
[关 键 词] 黑龙江二人转;源流考证;蹦蹦戏;英和;蹦蹦戏班
关于二人转究竟何时兴起,学界有着不同的声音,但从各种史料记载来看,黑龙江地区只是二人转的流传地之一。探求二人转何时流入黑龙江、经由什么路径流传而来、带戏入黑龙江的二人转艺人究竟有何种文化背景,可以进一步厘清二人转的源头活水,厘清二人转的流变脉络。
一、蹦蹦戏班进入黑龙江前的音乐生活
清初时期的黑龙江地旷人稀,满族、蒙古族人民以狩猎游牧为主要生存方式,在志书记载中没有丁口、土田的赋税征收。这种情况在顺治和康熙年间有了转变,由于涉及科场、通海、文字狱等罪名,大批流民被遣送到宁古塔(今宁安),他们所携带的戏曲文化分别来自江南和中原地区。
流放之人为北方边陲之地带来了中原的音乐文化,间接促进了宁古塔和中原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康熙元年(1662年),出生在戏曲世家的祁班孙被流放至宁古塔,与他同来的还有李甲,二人与其他流放至宁古塔的戏曲艺人组成了“优儿班”。《柳边纪略》中记载“教优儿十六人”,在富贵人家演出的艺人中就有其二人。至康熙三年(1664年)春,因边防需要,祁班孙、李甲等人前往乌喇(今吉林市)当水手,随军北上勘边,戏班因此解散。
康熙年间,戏曲、舞蹈等表演活动逐渐在宁古塔地区上演。在吴兆骞《观姬人入道歌》的描述中可以窥见当时的艺术活动:“龙沙女子善歌舞,红颜的皪方三五。自怜薄命失青庐,欲问长生归紫府。”“法曲能将汉语传,隐文自用秦书译。寂寂清关昼不开,驻颜何处望蓬莱。”
英和带领蹦蹦戏班进入黑龙江前,地方志中未见有关二人转的记载。从文人杂记中可见当时的文人生活中虽有戏曲、音乐相伴,但未记载此中有二人转的出现。市民音乐活动以秧歌最为流行。
在康熙年间,大批流民和居住在黑龙江地区的满族居民热衷于举办自娱性的秧歌活动,其中以宁古塔地区最为盛行。据《柳边纪略》记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伞灯卖膏药者前导,傍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达旦乃已。”《艾河元夕竹枝词》中也有这样的描写:“倾城鼎沸闹秧歌,红粉新妆细马驮。不信使君真有妇,罗敷过处看人多。”可见在当时的黑龙江地区文人音乐与市民音乐竞相发展,其中文人音乐以昆曲为中心,市民的娱乐活动以秧歌为中心,且秧歌活动在宁古塔地区十分丰富和活跃,这就为今后二人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宁安县志》记载:“宁安县(宁古塔)的曲艺从清康熙年间开始,当时只有昆曲。陆续出现评词、东北大鼓、河南坠子以及京韵大鼓等。”①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顺治时期以前宁古塔是没有自发形成二人转的,在当时宁古塔地区可能没有出现二人转,或是官方没有记录二人转,或是二人转还没有在当地流行起来。直到英和带来的蹦蹦戏班的出现,宁古塔地区才开始有了对二人转艺人活动踪迹的描述,可见这对黑龙江地区的二人转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蹦蹦戏班抵达宁古塔前,有没有受到其他地区二人转的影响呢?
清光绪年间,来自辽宁的蹦蹦艺人经常入关内演出。当时进关人数众多,但史料记载的蹦蹦艺人较少。只有兴城县蹦蹦艺人王荣贵的入关活动有一定的文字记录。《中国戏曲志·辽宁卷》中记载:“王荣贵,号王大脑袋。辽宁兴城人,约生于清同治末年或光绪初年。幼学莲花落、蹦蹦,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前后到冀东赵寿臣班与成兆才演唱‘拆出’小戏。”苏景春在《二人转历史渊源考证新探(一)》中提到,王荣贵同大碗粥、凉半截等艺人第一次进入关内是在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在冀东与赵寿臣和成兆才等一起唱“拆出小戏”。第二次进入关内是在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第三次进关是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英和带来的热河蹦蹦是在1829年(清道光九年)。当时跟随英和来到宁古塔的蹦蹦艺人中有一人叫大碗粥,而王荣贵首次进入关内就是同大碗粥、凉半截等艺人。自清道光九年至光绪十七年,中间共计62年,此大碗粥必定不是彼大碗粥,现今也无从考证第一个进入关内的辽宁蹦蹦艺人姓甚名谁,什么时候进入关内开始演出,但从时间上考虑,热河蹦蹦艺人进入黑龙江早于辽宁蹦蹦艺人入关三朝,英和带来的蹦蹦戏班在进入热河之前不应受到辽宁蹦蹦的影响。
二、黑龙江二人转缘起于热河蹦蹦戏班
目前有史可考最早进入黑龙江地区的蹦蹦①艺人群体是由英和带来的一个蹦蹦戏班,这个蹦蹦戏班在黑龙江各个地区收徒献艺,为黑龙江二人转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于英和带来的蹦蹦戏班,张川在《二人转专题细目》中提道:“1829年(清道光九年)英和发配黑龙江时,随英和一同来了个蹦蹦戏班。”
隋书今、孙国华在《黑龙江二人转》中提道:“1829年(清道光九年)英和因承办宝华峪地宫浸水一案罪,革职之后,流戍齐齐哈尔。他对诗词、满族舞蹈、韶音花会以及热河二人转(蹦蹦)都有着深厚的喜爱之情。在被流放齐齐哈尔期间,与他一同前往的是一个热河蹦蹦戏班,其中核心演员包括朱德时、何世来、小红鞋以及迷三屯等人。”
耿瑛在《正说东北二人转》中也有记述,在道光七年(1827年),英和担任热河都统一职。他从关内请来朱得时(石)、何世来等艺人,共同参与花会表演。这些艺人不仅继承了莲花落的走唱表演技巧,还融合了汉族的地秧歌和满族的地平跷等元素,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热河二人转戏曲形式。由于口口相传和记述者的不同,我们无从考证此艺人的名字究竟是哪个字,但从行动轨迹与来历上看,此处的朱得时(石)和前述的朱德时(世)为同一人。
《中国戏曲志·黑龙江卷》中记载:“道光九年(1829年),曾任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英和因督修皇陵失职被流放到卜奎。热河蹦蹦艺人随英和来到黑龙江地区,长期活动于如今的肇源、肇州、肇东。”②
二人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晓波曾提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0),河北莲花落传入黑龙江,“传入的路径有西东两路:西路以热河都统、户部尚书英和获罪被流放黑龙江卜奎(今齐齐哈尔市)时,携莲花落艺人‘小红鞋’‘大碗粥’‘迷三屯’何世来等,且行且唱,并收徒传艺”③。
继续探讨英和从哪里请来的蹦蹦戏班、这个蹦蹦戏班在前往黑龙江前从何而来、经由什么路径前往黑龙江等问题,也许可以见微知著,窥见二人转进入黑龙江前的流传地点、流传源头以及流传路径,为黑龙江二人转溯源问题找到一条新的路径。
三、热河蹦蹦戏班原为“莲花落戏班”
白晓颖在《热河二人转》中也曾提到,1827年(清道光七年),英和因“家人私议增租”被贬官任热河都统的时候,从关里带来了一个莲花落戏班,朱得时、何世来等莲花艺人就在这个戏班中。
上述史料记载的英和自热河带来的蹦蹦戏班并不是热河本地的戏班,而是由关内带来的莲花落戏班。这个莲花落戏班在热河发展期间有没有和当地的音乐融合从而产生变化呢?
现今无从考证英和带来的戏班是否为来到热河的第一支莲花落戏班。但自莲花落进入热河以后,当地艺人认为热河五音大鼓坐唱的形式与关内的莲花落相比显得呆板而乏味,于是便吸收莲花落的表演形式,不再拘泥于坐着表演而是扭动起来,形成了“二人大鼓唱”的表演形式。与此同时,热河一带的民间花会中汉族的“地落子”和满族的“地平跷”也深受热河人民喜爱。热河五音大鼓在融合“地落子”“地平跷”的基础上,吸收了莲花落的精髓形成了热河二人转。
热河二人转艺人肇世才和那福全也证实了这一点:道光年以前,热河也曾流传着二人转,以演唱民歌小曲、大鼓(包括热河五音大鼓)以及地秧歌为主,在花会中和着唱。随着何世来等艺人的到来,英和将热河本地的五音大鼓、民歌小调、单出秧歌戏等和莲花落联合到一起,形成了热河二人转。
程喜发在《六十年来的二人转》中提道:“听说清朝顺治年间第一次拨民时,在热河还流传着二人转了。”①顺治拨民是指从1644年(顺治元年)颁布的《开垦荒地条例》和其后1653年(顺治十年)颁布的《辽东招民开垦条例》,宣布开放辽东地区,实行移民东北的奖励政策,拨内陆各省人民来此垦荒。此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居民,源源不断地来到辽东地区安家屯垦。拨民活动主要开放地区为辽东地区。从各省人员流动来看,东北地区的二人转发展很有可能受到此次拨民活动的影响。程喜发也印证了这一点:“我师爷的火亮子在热河地区唱戏多年,这表明东北流传的二人转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热河比辽、吉、黑三省的历史更早。”②
从史料可知,英和从关内带来了莲花落戏班,并在热河地区发展形成了蹦蹦(热河二人转)。二人转和莲花落的亲缘关系不仅在史料中可以窥见一二,在艺人口述以及音乐本体上也可以印证。
在黑龙江地区,刚传入二人转艺术时,许多演员自称为“唱莲花落”的,并且有句老话说:“蹦蹦是莲花落打底,十不闲镶边。”黑龙江的作曲家靳蕾在研究唱腔的关系后,也支持这一观点:“[喇叭牌子][锔缸调]这些都是莲花落里面的传统曲牌。在早期,没有唢呐伴奏的时候,演员唱一句,大家就跟着‘合苏’(帮腔)一句,衬词像是‘里柳莲花啊,里柳莲花’‘衣个伊儿哟,呀伊儿哟’。这些腔调和后来用唢呐演奏的过门曲调基本是一致的。而且经过深入分析,[武咳咳]和[喇叭牌子]确实存在关联。[武咳咳]的基本曲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悠武咳’,它的上下句唱腔尾部都有较长的拖腔,这和[喇叭牌子]的腔调大致相同,只不过‘悠武咳’变成了4/4拍,速度放慢,旋律更加复杂;第二部分是‘排字句’,它的上下句唱腔尾部没有拖腔,更适合叙述故事;第三部分包括‘垛句、推板、抢板’等。后两者中‘2’音非常活跃,自然地与‘悠武咳’相辅相成,配合得非常和谐,这也和[喇叭牌子]的特点完全一样。”③
陈钧在《莲花落音乐研究》中将莲花落中的[平腔二六板]和二人转的[报板]进行了对比,得出“[抱板]是由早期[平腔二六板]唱调变化而成”④的结论。
据此,我们可以间接地推测出莲花落、十不闲和二人转之间的密切关系。[穷生调穷棒子调][红柳子]为莲花落、十不闲的老曲牌。[穷生调]的原名为[边关调],[红柳子]的原名为[一字清]或[小口落子调]。李秀林先生表示,蹦蹦最初是十不闲,例如在早期的剧目中,不论扮演何种角色,开头都要唱一曲“打十不闲”,两者确实存在相似之处。“[摔镜架调][大救驾][茨儿山调][樊梨花五更调·补汗褟调][羊尾巴调]等曲牌,都源于莲花落、十不闲。可见,二人转的曲牌是莲花落给打的底”。⑤
从曲牌角度的分析来看,热河蹦蹦戏与莲花落相互影响已成事实,英和从关内请来的莲花落艺人应为河北省内演唱莲花落的艺人。河北莲花落可以称得上是热河蹦蹦戏的源头,河北莲花落在热河与其地域音乐文化相互影响形成热河蹦蹦戏,再由英和带入黑龙江地区。
四、结束语
黑龙江地区的二人转源流问题自此得到了一定梳理,希望可以为二人转整体的源流考证提供一定的线索,也为黑龙江地区二人转的史料整体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隋书今.黑龙江二人转史志[M].哈尔滨: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1982.
[2]王兆一,王肯.二人转史论[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3]苏景春.二人转历史渊源考证新探(六)[J].戏剧文学,2021(12):119-126.
[4]苏景春.二人转历史渊源考证新探(一)[J].戏剧文学,2021(7):117-125.
作者单位:内蒙古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