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筝乐与现代筝乐的演奏技法与音乐风格分析

2024-11-25 00:00:00王睿
名家名作 2024年30期

[摘 要] 为探讨传统筝乐与现代筝乐在演奏技法与音乐风格上的异同,对比分析传统筝乐与现代筝乐的主要技法特点和音乐风格演变过程,剖析对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创新、音乐风格的融合与差异。结果表明,传统筝乐以传承中国古典音乐美学为核心,技法严谨;现代筝乐在保持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与创新技法,展现出多元化风格。研究指出,未来筝乐的发展可通过立足传统文化传承理念,树立古筝音乐创作自信;借鉴现代音乐元素,创新筝乐演奏技法;加强跨文化交流,推动筝乐的国际化发展;利用科技手段,拓展筝乐表现形式与传播途径等,以实现古筝艺术的现代传承与国际化发展。

[关 键 词] 传统筝乐;现代筝乐;跨文化交流;演奏技法;音乐风格

古筝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演奏技法与音乐风格。传统筝乐技法的形成,受到中国古典文化与美学思想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随着现代音乐理念的引入,古筝演奏技法与音乐风格也在不断创新、演变。现代筝乐不仅在技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音乐风格上也融入了多种现代音乐元素,进而展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当代音乐教育与演出实践中,传统筝乐与现代筝乐的对比与融合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保持传统技法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演奏技法,是筝乐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分析,在为筝乐技法与风格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的同时,促进筝乐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一、古筝的历史与发展

古筝是中国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之一,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演奏技巧丰富,被誉为“众乐之王”与“东方钢琴”。古筝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后逐渐流行于各地,形成了客家筝、潮州筝、山东筝、河南筝四大流派。古筝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可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汉代文献如应劭的《风俗通义》记载了古筝的五弦形制。随着历史的演变与发展,筝的形制与弦数不断演变,至唐代已有十二弦筝。唐代杜佑在《通典》中提到,筝的形制类似于瑟,而筝、筑、瑟之间的关系复杂,同源而非由一种演变而来。20世纪以来,古筝技法不断创新发展。1965年,王昌元创作的古筝独奏曲《战台风》通过创新技法提升了古筝的艺术表现力,使古筝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赵曼琴通过创新技法,如双弦过渡滑音、和弦长音等,丰富了古筝的演奏技巧。20世纪90年代以来,古筝创作进入了繁荣时期,作曲家通过引入新调式与定弦方法,推动了古筝演奏技法与音乐语言的变革。古筝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巨大的创新潜力。

二、传统筝乐与现代筝乐的演奏技法对比

(一)传统筝乐演奏技法的主要特点

传统筝乐演奏技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深厚的文化积淀,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筝乐注重技法的细腻与稳重,强调手指的灵活运用及力度的精准控制,在揉、滑、颤等指法的运用上,表现出极高的技艺要求,演奏技法的运用与中国传统音乐中追求的“意境”密切相关。第二,传统筝乐技法高度依赖五声音阶的音调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独特的演奏技巧,如“摇指”技法,通过手指的快速抖动,使音色更加饱满、连贯。传统筝乐指法通常强调左手按弦与右手弹拨的协调配合,以营造出层次丰富、富有韵味的音响效果。第三,传统筝乐技法追求对乐曲情感的深刻表达,通过微妙的音量变化与节奏控制,可传达出乐曲内在的情感张力与文化意涵。总体而言,传统筝乐演奏技法以细致入微的表现力及对音色的敏感把握为核心,充分凸显了古筝作为民族乐器在传统音乐表达中的独特价值与艺术魅力。

(二)现代筝乐演奏技法的创新与变革

现代筝乐的演奏技法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可达到适应当代音乐表达的目的。一方面,现代筝乐通过引入新技法,如“扫摇四点”、双弦过渡滑音、和弦长音等,丰富了古筝的表现手段。这些技法不仅可拓展古筝的音域与音色层次,还可增强演奏的表现力,使古筝在速度、力度、情感表达上更加自由、灵活。另一方面,现代筝乐不再局限于传统五声音阶体系,而是引入了多种调式与和声结构,如七声音阶、全音阶、变化音阶等,突破了传统调式的局限性,为古筝演奏注入了新的音乐元素。此外,现代筝乐在演奏技术上更加注重跨界与融合,吸收了西方音乐的节奏、和声、旋律特点,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这种技法上的革新,使古筝不仅在传统曲目中焕发新生,而且能适应现代音乐创作需求,表现出强大的适应性与艺术创造力。总体而言,现代筝乐演奏技法的创新与变革,不仅推动了古筝艺术的现代化进程,也为古筝在全球音乐舞台上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传统筝乐演奏技法与现代筝乐演奏技法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传统筝乐演奏技法与现代筝乐演奏技法的相互影响与融合,是古筝艺术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传统筝乐演奏技法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细腻的表现力为基础,为现代筝乐演奏技法的创新提供了文化根基。现代筝乐在继承传统筝乐演奏技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筝乐演奏技法的改良和扩展,探索出了丰富、多样的演奏手段。例如,传统筝乐演奏技法中的摇指、颤音等在现代筝乐演奏技法中被进一步发扬光大,通过速度、力度、指序的变化,产生了复杂的音效与较强的艺术表现力。现代筝乐演奏技法在引入新元素的过程中,也深受传统筝乐演奏技法的影响,仍然保留着传统音乐的韵味与精神内涵。两者的融合不仅体现在技法的创新方面,还表现在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发展中,传统音乐的优雅与现代音乐的多元化有机融合,能形成全新的艺术风格。

三、传统筝乐与现代筝乐音乐风格对比分析

(一)传统筝乐的音乐风格特征

传统筝乐的音乐风格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民族韵味,贯穿了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理念与艺术精神。首先,传统筝乐以五声音阶为基础,音调以宫调式、商调式等古老调式为主,旋律简洁优美,富有内在节奏感、韵律美感。这种调式结构不仅可赋予筝乐悠扬、婉转的旋律特征,还能使其在音乐表现上充满深沉的情感。其次,传统筝乐强调意境营造,其通过细腻的技法来控制音色,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层次,音乐风格偏向抒情、优雅、含蓄,展现出了浓厚的文人气质。传统筝乐风格注重对自然景象、人文情怀的描绘,作品通常以古典诗词、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音乐与诗意的结合,展现出宁静致远的艺术境界。传统筝乐音乐风格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美学理念,是古筝艺术中最为核心的文化标识,展示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与深邃的艺术价值。例如,陕西筝派代表曲目《秦桑曲》充满了委婉的情感,旋律简洁却充满内敛的力量,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河南筝派的《陈杏元和番》通过抑扬顿挫的节奏,表达了浓烈的情感冲突,体现了中州古调的独特韵味。

(二)现代筝乐的音乐风格演变

现代筝乐的音乐风格在传承传统筝乐风格的基础上,经历诸多演变与创新,形成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一方面,现代筝乐在音阶与调式上突破了传统五声音阶的局限,引入七声音阶、全音阶、变化音阶等多种西方调式体系,使音乐风格更丰富多样,和声结构更为复杂,从而拓展了古筝的艺术表现力[1]。另一方面,现代筝乐注重节奏与律动的多样化,强调通过节奏的变化与多元化拍子结构,赋予筝乐鲜明的时代感与现代感。此外,现代筝乐的音乐风格还体现出跨文化融合的趋势,其通过与西方音乐、爵士乐、流行音乐等的融合,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音乐风格。这种风格演变不仅赋予了古筝新的生命力,还推动了古筝艺术在全球音乐舞台上的传播。例如,现代筝曲《林泉》的两个泉水主题音调都构筑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单独抽出的旋律曲调极具民歌风,给人一种 “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其用速度宏观调控全曲,采用中国传统音乐极具代表性的散体结构布局方式之一“散—慢—中—快—散”的结构形式,构建渐层发展、 逐层渲染的整体结构力,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渐变式的文化审美追求。

(三)传统筝乐与现代筝乐音乐风格的融合与发展

传统筝乐与现代筝乐音乐风格的融合与发展,是古筝艺术在现代社会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传统筝乐的音乐风格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典雅的旋律、细腻的情感表达为基础,为现代筝乐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灵感。现代筝乐在继承传统筝乐音乐风格精髓的基础上,吸纳了西方音乐的调式、和声、节奏元素,突破了传统筝乐的风格限制,形成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在传统筝乐与现代筝乐音乐风格的融合过程中,现代筝乐并未割裂与传统筝乐的联系,而是通过巧妙的技法创新与风格融合,使筝乐作品既保留民族特色,也具备现代音乐的丰富表现力。例如,部分现代筝乐作品的旋律结构既保留着传统筝乐的优美与抒情,也在和声、节奏、形式上融入了现代元素,展现出蕴含传统韵味的独特风格。这种融合不仅使筝乐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扩展,也为古筝艺术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未来筝乐演奏技法与音乐风格发展路径研究

(一)立足传统文化传承理念,树立古筝音乐创作自信

为实现筝乐文化可持续发展,古筝音乐创作者需立足传统文化传承理念,树立古筝音乐创作自信。首先,古筝音乐创作者需深入挖掘古筝艺术的传统精髓。可通过系统研究古筝的历史演变、经典曲目技法特点、文化内涵,将传统要素内化为创作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创新技法,使古筝作品既保持传统的韵味又具备现代表达力[2]。其次,古筝音乐创作者需积极参与文化交流与学术讨论,深入理解中华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与哲学内涵,将深层次的文化要素融入创作中,增强作品的文化厚度与思想深度。例如,在创作过程中,政府部门可鼓励古筝音乐创作者表达自己的音乐理念,避免盲目模仿西方音乐,而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形成独特的音乐语言与风格。最后,通过筝乐文化进校园活动,实现筝乐文化校园传承与发展,吸引更多的传承人与创作者。这种文化自信的树立,有助于推动古筝艺术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确保筝乐艺术在全球音乐舞台上占据独特的位置。

(二)借鉴现代音乐元素,创新筝乐演奏技法

为创新筝乐演奏技法,筝乐演奏者可借鉴现代音乐元素实现传统筝乐的现代化发展。一方面,筝乐演奏者需深入研究现代音乐的形式与技法,包括爵士乐、电子音乐、摇滚乐等。演奏者可通过分析音乐的节奏、和声、旋律结构,理解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将现代音乐元素融入古筝的演奏中。例如,可在筝乐中引入非传统的节奏型,如切分音、复杂的拍号变化,以打破传统筝乐的节奏模式,增加音乐的动感与现代感。又如,可借鉴电子音乐中的音效处理方法,如使用特殊的演奏技法模拟电子音效,或通过扩展演奏手段来制造新的音色与音响效果[3]。另一方面,可引入代和声技术,通过引入和弦、多声部编写,使筝乐在和声层次上更加立体、丰富,进而创作出具有较大张力与深度的音乐作品。此外,在创新过程中,还可运用即兴演奏技巧,使音乐风格具有自由的艺术蕴意。通过将现代音乐元素与古筝传统技法有机结合,可形成既具传统韵味又具现代感的创新技法,从而推动筝乐演奏的现代化发展,达到丰富古筝表现力的目的。

(三)加强跨文化交流,推动筝乐的国际化发展

为实现现代筝乐国际化发展,加强跨文化交流是一项重要举措。首先,筝乐学者需积极参与国际音乐节、学术研讨会、跨国艺术交流活动等,通过国际平台来展示筝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演奏者也可与国际音乐家进行深度交流合作。例如,组织机构可定期举办古筝演奏会,邀请国外作曲家创作古筝作品,或与国外演奏家合作,演绎融合东西方音乐元素的筝乐作品。这种合作可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元素相互融合,拓展筝乐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边界。其次,古筝教育机构可开设国际课程,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通过教学传播筝乐技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古筝文化在国际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例如,可通过制作多语言版本的古筝教材、教学视频等,将古筝艺术推向全球[4]。最后,筝乐创作者可依托新媒体平台创新筝乐文化传播形式,可在社交媒体、音乐平台上发布筝乐演奏视频,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扩大古筝的国际影响力。通过与国际著名音乐家或团体合作演出,创作出能融入全球音乐语境的筝乐作品,并推动作品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与演绎,从而提升古筝在全球范围内的认知度与影响力,实现筝乐的国际化发展。

(四)利用科技手段,拓展筝乐表现形式与传播途径

为拓展筝乐表现形式与传播途径,可在现代筝乐发展中引入科技手段。首先,演奏者、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可通力协作,探索现代科技在筝乐创作、演奏、传播中的潜力。例如,作曲家可借助音乐软件进行数字作曲、编曲,通过电子音效与古筝音色的结合,创造出全新的声音体验。音乐制作人可使用音频处理软件对古筝的演奏进行实时效果处理,可加入混响、延迟等效果,使演奏更富有空间感、层次感[5]。演奏者可通过电子古筝或结合传感器技术的智能古筝,将演奏动作与数字音效直接关联,实时生成复杂的音效,以此来拓展古筝的表达手段。其次,在传播方面,音乐制作人可利用视频录制、直播技术,将古筝演奏高清化、立体化,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演奏体验,从而提升观众的参与感。最后,筝乐推广者需积极利用社交媒体、音乐流媒体平台等数字化渠道,将筝乐作品推向全球。通过制作专业的教学App或在线课程平台,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古筝教学资源,进而扩大筝乐的社会影响力。

五、结束语

筝乐艺术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文化适应性。通过对传统筝乐演奏技法的深度挖掘,以及与现代筝乐演奏技法的创新结合,古筝的演奏技法不仅得到了丰富,音乐风格也实现了多元化发展。跨文化交流、科技手段应用推动了古筝的国际化、现代化进程,使筝乐能在全球音乐语境中获得广泛的认知与传播,其不仅充分体现了筝乐艺术的现代化演变,也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持续影响力与创新能力,为未来筝乐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参考文献:

[1]樊文君.传统筝乐与现代筝乐的演奏技法及音乐风格比较[J].当代音乐,2022(11):94-96.

[2]邱爽.筝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J].云端,2024(34):45-47.

[3]刘晓寒.王建民新疆风格古筝作品音乐特征与演奏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24.

[4]范冉.从现代筝乐作品看古筝艺术的多元化发展[J].音乐生活,2024(6):66-69.

[5]嵇忆.古筝乐改对舞台演奏形式的拓展与反思[J].黄河之声,2024(7):40-43,48.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