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大提琴作品演奏过程中,观众既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感染力,也可以看到这一艺术形式丰富的表现力,这主要源于大提琴乐器弹奏出来的声音与人声更加接近,整个旋律扣人心弦,可谓是弹到了观众的心里,使观众听音乐、看演奏时获得的体验感更加真切。但是,要想通过弹奏大提琴,将作品思想、情感、个性、内容更加完美地表现出来,需要具备专业的弹奏技术与技巧。换言之,大提琴作品演奏中音乐表现与弹奏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演奏人员只有熟练掌握弹奏技术,才能从专业视角将作品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对中国大提琴作品演奏中的音乐表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手型、换把、按弦、揉弦四个层面详细阐述了中国大提琴作品演奏中的弹奏技术,梳理了音乐表现与弹奏技术的关系,并从感觉能力、理解能力、呼吸能力、演奏层次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更好地提高音乐表现力。
[关 键 词] 中国大提琴作品演奏;音乐表现;弹奏技术;关系构建;乐器演奏
对于大提琴演奏者而言,掌握弹奏技术是其将作品完美演奏的基础。如果抛开弹奏技术,那么很难将音乐完美地表现出来,这样的大提琴作品演奏显然只是乐器的功能展示,未赋予任何情感基调,是毫无意义可言的,反而将大提琴音色的优美磨灭了。所以,一直以来,大提琴演奏者都在追求弹奏技术的不断完善,以期能够在掌握弹奏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作品内容,融入更多的感情与思想,使作品的演奏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乐器表演,而是一场完美的视觉盛宴。为此,本文重点针对中国大提琴作品演奏中音乐表现与弹奏技术的关系构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进一步梳理音乐表现与弹奏技术的基础上,明确了二者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大提琴演奏者灵活运用弹奏技术、高效提升音乐表现力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一、中国大提琴作品演奏中的音乐表现
对于乐器演奏而言,音乐表现是每一部音乐作品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音乐演奏的最高境界。在大提琴作品演奏中,对音乐表现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器乐形式的音乐表现;第二,演奏人员本身的音乐表现。通常情况下,不管是器乐的创作技巧产生的音乐表现,还是演奏人员本身运用技巧、融入更多情感生成的音乐表现,重点都在于获得较好的音乐效果,使音乐作品更具吸引力、感染力。所以,对于大提琴演奏人员而言,如果自己只是有一款制作精细、质地较好的大提琴乐器,而不具备较高的弹奏技术以及丰富的演奏经验,或者弹奏时无技巧、无情感,未能灵活运用弹奏技术,那么很难演奏出优秀的音乐作品。在进行大提琴作品演奏时,演奏人员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弹奏技巧外,还要在音乐作品理解层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深入感悟的基础上,结合生活经历,渗透更多的情感,才可以使音乐作品更具有表现力,才能赋予音乐作品新的生命力,使其不再是枯燥乏味、冷冰冰的乐器表演。在对音乐表现进行深层理解时,不仅要对音乐表现的主观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而且要求演奏人员深度解读音乐作品,进而灵活运用弹奏技巧完美呈现音乐作品。由于音乐表现的主观因素极易受演奏人员性格、偏好、习惯、态度、阅历、素养及时代背景等多种情况的影响,所以每个演奏人员的音乐表现力以及风格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黄河颂》的演奏中,以大提琴低沉的弦乐开头,缓慢、庄严,既追溯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又仿佛在诉说国土沦丧、生灵涂炭,这就需要演奏人员不但要掌握弹奏技巧,而且要深入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将对民族精神以及文化底蕴的理解巧妙融入其中,进而更好地歌颂黄河两岸辛勤的劳动人民坚强不屈的意志。
二、中国大提琴作品演奏中的弹奏技术
(一)手型
大提琴作品演奏中对于左手动作的要求较高,这也是弹奏技术的难点与要点,其中的关键在于手型的保持,不管左手处于哪一个把位之上,或者哪一条弦上,都需要保持弧形这一正确的姿势,这也是把位中正确的手型,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手指动作,而且左手按弦更加准确。在作品演奏中,左手使用怎样的手型,会受到演奏人员手部条件以及演奏习惯的影响,但是必须掌握基本的手型动作,松弛地呈现拿口杯的形状,拇指微微呈自然弯曲状态,放在琴颈后方和一指、二指间相对部位,可以稍微向二指靠一些;使用大把位的时候,拇指可以逐渐向三指部位靠近。手型始终处于放松自如的状态,这主要是为了使触弦的四个手指摆放的位置更加准确,也方便把位时能够上下快速转换,保持良好的联系,同时左臂需要自然放松,和琴颈保持60°的夹角,也可以结合把位的具体位置进行适当调整。在大提琴演奏过程中,手型的正确性可以确保左手按弦速度更加合理,音调更加准确。
(二)换把
换把在大提琴演奏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换把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演奏的有序进行、乐曲的歌唱性以及音准。换把并非移动单个手指,需要拇指与其他手指配合,以及手臂、手肘、手指相结合,在平移中完成连贯的动作。在换把中拇指灵活性极其关键,如果是由低向高进行换把,那么拇指与其他手指要一起移动;手向指板高处移动时可以保持原有姿势;若是由高向低进行换把,拇指位置不变,其他手指到达指定位置以后,拇指在原位放好即可。在换把过程中,拇指处于弯曲状态,当换把动作未完成的时候,依然需要拇指和琴颈保持接触。在换把时,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近距离换把时腕部要做好准备,远距离换把时腕部、上下臂、肘部都要参与,要在肘部伸缩与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手腕、手指完成换把动作,这样可以使手型保持自然放松状态。
(三)按弦
由于大提琴琴弦很粗,所以要按得结实就要发挥左臂的作用,需要将左臂重量传至手指。其中按弦结实并非按死它,这里的“结实”是指有弹性地、能动地按弦,其发出来的声音是活的,按弦手指是放松的。例如,在A弦上,任意一个手指放在第四把位E音的上方落指,拉出来的是实音,紧接着马上放松,拉出泛音,此时上臂处于自然放松状态,手腕放平,肘和指尖是一个整体。要注意的是,指尖肉垫接触弦的面越宽,力越容易传上去,这样演奏的声音也更加饱满。按弦动作中的抬与落也是讲究技巧的,左手手指按弦是否准确、力度是否适中往往和按弦动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按弦动作具体如下:第一,四个手指整齐排列,放在同一根弦的上方;第二,根据节奏依次有序且有力地落指,以指根关节为主,垂直抬起,不要拨弦,此时的动作要果断且利落,与弦距离越近越好,移动一个手指时要将力传至下一个手指,抬起时手指保持在弦的上方,并要时刻关注抬指节奏,手指动作的完成借助的是手臂抬动、手掌支撑,并做到有力且灵活。
(四)揉弦
在大提琴作品演奏过程中,揉弦可以达到美化声音的目的。在揉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左手拇指不能将琴颈握得太紧,在手腕上下揉动的时候,会带动手指的关节,此时手指的触点不能因为腕部的揉动而移动,揉弦动作主要靠的是左手肘部,是靠肘部轴形动作来带动手腕、手指关节的联合动作来完成的。揉弦可分为快、慢两个节奏,需要控制好、把握好揉弦速度,这样才能发出更好的音质。揉弦时可先从二指揉弦开始练,二指揉弦动作更宽松,然后再练三指和一指,四指可与三指紧靠,以帮助揉弦,这样练习可以使颤音效果收放自如。
三、中国大提琴作品演奏中基于弹奏技术提高音乐表现的措施
(一)演奏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感觉能力
在大提琴作品演奏中,音乐表现效果的提升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弹奏技术,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同时还需要其不断提高自我感觉能力,深刻理解音乐作品内涵,进而演奏出既具备专业水准又有着丰富情感的作品。乐感至关重要,演奏者只有具备较高的乐感才能够将情感准确表达出来。所以,演奏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乐感。大提琴的构造和其他乐器存在较大的区别,演奏者要做到准确判断音的位置,在训练时就要强化听觉能力,这里所提及的“听觉”不仅是指耳朵要足够灵敏,而且要用心去听。同时,还要强化手指技巧的锻炼,要重点放在手指均匀度方面,无论是落指还是抬指,每一个音都要有清晰的爆发点。演奏者需要不断强化弹奏技术与技巧,当自身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力也会增强。
(二)演奏者要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
当大提琴演奏者能够自觉且准确理解音乐作品情感、思想时,便可以将更好的音乐呈现给观众。所以,演奏者要重视对音乐作品的深层理解,密切关注音色、旋律、节奏、力度等演奏过程中的要点,并深度解读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与此同时,要正确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演奏音乐作品将创作者情感以及思想完美表达出来。因此,大提琴的演奏并非简单的乐器表演,无论是在技术、技巧层面,还是在音乐作品层面,都需要演奏者在掌握弹奏技术的基础上,赋予音乐作品强大的生命力,这样才能称之为完整且完美的演奏。为此,大提琴演奏者要正确认识音乐作品,深入理解音乐表现的重要性,多练习一些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自觉培养自身的理解能力,从而演奏出有水平、有特色的音乐作品。
(三)演奏者要提高自身控制呼吸的能力
对于大提琴演奏者而言,合理控制呼吸非常关键。当弹奏过程中手部动作与匀称的呼吸完美配合时,便能够向观众呈现出高品质的音乐作品。因此,大提琴演奏者要重视控制呼吸,保证呼吸状态、演奏情绪、音乐旋律的统一,在给予观众优美的音乐体验的同时,使观众欣赏到一场和谐的音乐表演。在大提琴作品演奏中,如果演奏者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呼吸,或者未做到良好地调整呼吸状态,那么就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情绪过于紧张或过于兴奋时,身体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从而使演奏僵硬且拘谨,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演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音乐表现更无从谈及。针对这些问题,大提琴演奏者要在日常训练中强化呼吸节奏的练习,把握好呼吸的节奏,缓缓呼,慢慢吸,始终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当大提琴演奏者能够合理控制呼吸时,其音乐表现力也会越来越强,音乐作品的演奏也会更完美。
(四)演奏者要注意调整演奏的层次
大提琴的演奏层次主要涉及音色、节奏、速度与力度等元素。无论是哪一种元素,演奏者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从而有效体现音乐作品的艺术性。例如,在大提琴演奏中,音乐作品的骨架主要由节奏、音准组成,如果演奏者弹奏时节奏没有把握好,或者出现了不和谐之音,那么此时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便会降低。长期如此,便会形成习惯或者在意识上出现偏差,此问题在短时间内得不到解决,或纠正不及时,会导致演奏时出现严重的失误。所以,演奏者要时刻关注演奏层次,准确把握每一个元素,进而充分展现大提琴演奏中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国大提琴作品演奏过程中,弹奏技术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而技术、技巧并非孤立存在的,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只有将不同的弹奏技术整合在一起,并灵活运用到演奏过程中,才能收获美轮美奂且富有情感的音乐表现。换言之,弹奏技术与音乐表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把握好这种关系,做好协调,音乐表现才更具特色。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大提琴演奏者,要清晰地认识到弹奏技术对音乐表现的重要性,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在演奏过程中技术、技巧的运用要做到有的放矢,用心去品味每一部音乐作品背后深藏的内涵,并将这种情感借助弹奏技术表达出来,在向观众展现大提琴演奏魅力的同时,使观众感受到演奏者与大提琴、音乐作品之间是有感情的。当一种乐器、一部作品上升至情感层面,此时便达到了音乐表现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周大韵.大提琴演奏的音色与表现技巧研究[J].艺术品鉴,2024(2):165-168.
[2]谢光禹.大提琴演奏技法中的左手训练研究[J].心声歌刊,2023(2):38-41.
[3]杨晴.现代大提琴演奏音色与发音技巧研究[J].艺术品鉴,2022(32):145-148.
[4]吴慧君.《浪漫曲》中大提琴演奏技巧及情感表现[J].艺术大观,2022(18):5-7.
[5]董峰.大提琴演奏中情感表现力的提升对策[J].艺术大观,2022(10):21-23.
[6]时艺雯.关于提高大提琴演奏音乐表现力的几点思考[J].艺术科技,2021,34(23):103-105.
作者单位: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