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保护与发展,特别是非遗舞蹈的活态传承。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首先探讨了非遗舞蹈活态传承的重要意义,包括增强文化认同与归属感、提供新的展示平台与发展机遇、创新性发展与多渠道传播以及转型创新与文化生态系统构建;然后分析了非遗舞蹈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如传统与现代融合难度大、新媒体传播的局限性、市场需求疲软以及传承人群体老龄化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困境提出四大策略,即融合现代元素以创新表现、利用新媒体创意拓宽推广渠道、探索商业运营以激活市场以及培育传承人才以保障延续。通过这些策略,旨在促进非遗舞蹈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 键 词] 文旅融合;非遗舞蹈;活态传承;创新性发展;新媒体传播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将其视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颁布实施,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遗的保护、保存工作。法律明确了非遗的定义、范围、保护措施及法律责任等关键内容,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此后,全国各个省(区、市)陆续出台了非遗保护条例,进一步细化了保护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非遗保护法律体系。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地方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出台具体措施推动非遗舞蹈的保护与传承。一些地方政府通过鼓励企业对非遗舞蹈表演产业进行投资,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将非遗舞蹈逐步推向市场。文旅融合是当前非遗舞蹈传承的重要路径之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则是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非遗舞蹈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可以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感。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纷纷探索非遗舞蹈与旅游融合的新模式,通过举办非遗舞蹈表演、开发非遗舞蹈旅游线路、打造非遗舞蹈体验项目等方式,将非遗舞蹈融入旅游产业链中,推动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
一、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舞蹈活态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非遗舞蹈作为地方文化的独特载体,其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对于增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重要作用。将非遗舞蹈融入旅游项目,可以使游客直观地了解和体验这些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互动性的参与方式下,可拉近游客与当地居民的距离,调动游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怀念,进一步巩固文化的传承基础。
(二)提供新的展示平台与发展机遇
文旅融合为非遗舞蹈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和发展机遇。例如,“银匠村”通过引入非遗项目,成功实现了文旅双向赋能和融合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此外,现代科技手段如高清影像、三维扫描等技术的应用,使非遗舞蹈得以永久保存并广泛传播,有效提升了非遗项目的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为非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三)创新性发展与多渠道传播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非遗舞蹈可依托多种途径实现创新性发展。结合新媒体技术和现代艺术形式,非遗舞蹈打破了传统舞蹈传承的时空限制,使更多人能够接触和学习。同时,依托高校教学、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扩大传承范围,并借助IP形象和文创产品等进行推广,进一步拓宽了非遗舞蹈的传播渠道,增强了其社会影响力,扩大了其受众基础。
(四)转型创新与文化生态系统构建
非遗舞蹈的活态传承需要结合现代生活进行转型和创新,重新激发非遗的自我再生能力。通过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以及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形成良性互动的文化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可以保护非遗的真实形态,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以此改善非遗文化生态,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增强文化影响力。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舞蹈活态传承困境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非遗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情感记忆,其中非遗舞蹈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然而,在推进非遗舞蹈活态传承的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困境,这些困境关乎文化保护与发展平衡,涉及文化传承机制、市场适应性以及传承人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
(一)传统与现代融合难度大:创新与保持原真性的双重挑战
非遗舞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核心价值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表演形式以及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将现代文化元素融入非遗舞蹈,旨在增强其吸引力和时代感,促进文化的活态传承。但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叠加或替换,而是需要在尊重和保护原真性的基础上,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难度之一在于创新人才的匮乏。非遗舞蹈的传承往往依赖口传心授,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创新的教育体系,传承人在面对现代审美和技术时,难以找到有效的融合路径。市场上对于非遗舞蹈创新产品的接受度不一,如何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创作出符合现代观众审美趣味的作品,成为一大难题。难度之二在于平衡创新与保护的关系。过度的商业化或现代化改造会削弱非遗舞蹈的文化内核,使其失去原有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因此,如何在保持非遗舞蹈原真性的同时进行合理的创新,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宣传单一、内容同质化严重:新媒体传播的局限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为非遗舞蹈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多样化的形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非遗舞蹈的数字化展示和互动体验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宣传手段相对单一,多依赖视频、图文等传统形式,缺乏深度互动和个性化体验,难以激发公众的持续兴趣和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为了快速吸引流量,部分非遗舞蹈项目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内容往往侧重于表面展示,缺乏深度挖掘和创意呈现,导致信息重复、内容浅薄,未能有效提升非遗舞蹈的知名度,还会造成公众的审美疲劳和兴趣下降。
(三)市场需求疲软:商业化路径探索的困境
非遗舞蹈作为文化产品,在市场经济中面临着需求有限、商业价值难以体现的问题。一方面,非遗舞蹈的受众相对固定,主要集中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厚感情或研究兴趣的人群中,这限制了其市场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非遗舞蹈的商业化开发往往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限制,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和盈利模式,传承人在经济压力下难以专注于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市场对于非遗舞蹈的认知价值往往低于其实际的文化价值,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更易于获取的娱乐产品,而非支付高价体验非遗舞蹈的独特魅力,这进一步加剧了非遗舞蹈市场需求疲软的状况。
(四)传承人群体老龄化:人才断层与传承危机
非遗舞蹈的传承依赖传承人的口传心授,然而当前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年龄偏大,后继无人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有所减弱,加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使得他们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非遗舞蹈技艺。另一方面,非遗舞蹈传承往往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传承人培养周期长、回报低,难以吸引年轻人投身其中。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逐渐老去,一些珍贵的非遗舞蹈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这对非遗舞蹈的活态传承构成了严重威胁。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舞蹈活态传承策略
(一)融合现代元素,创新非遗舞蹈表现
在探索非遗舞蹈与现代文化元素融合的过程中,现代舞蹈作为一种深受当代观众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其独特的舞蹈语言、创新的技巧以及前卫的编排手法,与传统非遗舞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这种差异为非遗舞蹈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将现代舞蹈元素融入传统非遗舞蹈中,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既可以保留非遗舞蹈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又可以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和审美价值。这种融合体现在舞蹈动作和编排手法的借鉴上,涵盖音乐元素的融合、舞台技术的运用、舞美设计的创新以及故事性与情感表达的深化等多个方面。为实现非遗舞蹈的活态化传承,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打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界限,让非遗舞蹈在保持其独特魅力的同时,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二)新媒体创意,拓宽非遗舞蹈推广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建立非遗舞蹈的官方账号,成为拓宽非遗舞蹈推广渠道的重要举措。依托这些平台,及时发布非遗舞蹈的最新资讯、演出信息以及教学视频等内容,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在内容创作上,结合当下的流行元素和趣味性元素,如网络热梗、挑战赛等,增强受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使非遗舞蹈更加贴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偏好。新媒体技术还为非遗舞蹈的推广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手段,比如,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将非遗舞蹈的表演场景以沉浸式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使他们身临其境,优化观赏体验,提升非遗舞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基于线上直播的形式,组织非遗舞蹈课程教学、大师讲座、表演展示等活动,突破地域限制,吸引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观众参与,进一步提高非遗舞蹈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除了线上推广,还可结合地方特色和旅游资源,开展非遗舞蹈文化节、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将非遗舞蹈与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
(三)探索商业运营,激活非遗舞蹈市场
在探索非遗舞蹈商业化运营的过程中,非遗舞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出突出的艺术价值。为了激活非遗舞蹈市场,首先要组建专业的团队,对现有的非遗舞蹈项目进行深整理和精心筛选。这一过程中,应注重选取那些既具有代表性又具备市场潜力的非遗舞蹈项目,以此进一步推进商业化运营的成功。商业化运营的成功离不开积极的市场营销和推广活动。在宣传推广方面,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广泛影响力,发布非遗舞蹈的精彩片段、幕后花絮以及演出信息,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参与各类文化活动、艺术节等,通过现场表演和互动体验,提升非遗舞蹈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次,与文化旅游相关的企业、机构合作,拓展非遗舞蹈的市场。共同策划和举办非遗舞蹈表演活动,将非遗舞蹈与旅游资源相结合,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拓展非遗舞蹈的受众群体,扩大其市场影响力,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在商业化运营的过程中,应加强保护非遗舞蹈的原创性和文化内涵,避免过度商业化和低俗化。基于合理的商业运营策略,为非遗舞蹈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同时,商业化运营的成功也能为非遗舞蹈传承人提供更好的经济保障,激励他们继续投身于非遗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工作。
(四)培育传承人才,保障非遗舞蹈延续
非遗舞蹈作为融合民俗、历史、音乐与舞蹈等多种元素的综合艺术形式,其活态化传承的核心在于实践。为了保障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延续,培育传承人才成为当务之急。首先,在传承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组织学员亲身参与、实地体验,使他们深入掌握非遗舞蹈的精髓,包括舞蹈动作、节奏把握以及情感表达技巧;带领学员参与非遗舞蹈的演出和展示活动,为他们提供宝贵的舞台经验,增强他们对非遗舞蹈的热爱和传承责任感。其次,沿袭传统的师徒制度,建立一支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非遗舞蹈传承大师队伍,是保障传承人才质量的关键。这些大师拥有深厚的舞蹈功底,承载着非遗舞蹈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他们的言传身教将为学员树立榜样,引领他们在非遗舞蹈的传承道路上不断前行。最后,在文旅融合的今天,现代科技为非遗舞蹈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对此,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非遗舞蹈的数字化档案,详细记录各个流派的舞蹈动作、表演风格以及历史渊源,为传承人才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搭建跨越时空的学习平台,使他们能更全面地了解非遗舞蹈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四、结论
非遗舞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活态传承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非遗舞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可以通过融合现代元素、利用新媒体手段、探索商业运营模式以及培育传承人才等策略,推动非遗舞蹈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然而,这些策略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以及传承人的共同努力和协同合作。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构建良性的文化生态系统,为非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注重非遗舞蹈的原创性和文化内涵的保护,避免过度商业化和低俗化,促使其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参考文献:
[1]景浩.非遗视角下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的特征及传承策略探析[J].文化学刊,2024(8):70-73.
[2]段笑旭.新媒体时代非遗舞蹈的传承与传播[J].名作欣赏,2024(23):106-108.
[3]王晋媛.数字化背景下非遗民间舞蹈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8(4):118-122.
[4]哈璎芷.非遗舞蹈在文化自信视域下传承与发展研究:以海城高跷秧歌为例[J].大众文艺,2024(14):67-69.
[5]王孟.跨文化背景下江西省国家级非遗舞蹈道具的艺术阐释[J].纺织报告,2024,43(7):140-142.
[6]刘航.新时代背景下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艺术家,2024(5):56-58.
[7]谢牧吟.“弱势”非遗项目的现代传承与发展策略[D].成都:成都大学,2024.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