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档案文化以档案为载体,旨在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全媒体时代,档案文化传播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方式方法,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有针对性的传播路径。本文在全面分析当前档案文化传播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档案文化传播要秉承“大文化”格局,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推动媒体融合,有效把握现代信息传播规律;创新传播方式,深入挖掘有特色的档案文化资源;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探索创新。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档案文化传播 “大文化”格局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档案文化包括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等,是一种内涵丰富、多元化的文化形态。档案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历史的保护和回溯,对未来的展望和预判。因此,档案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方式,更是一种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全媒体时代,大力开展档案文化传播,不仅是扩大档案文化服务覆盖面、提升档案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凝聚文化精神与价值共识的行动自觉,还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需要。
我国档案服务一直以“资政”为主,即主要为政府机关服务,这造成了档案馆大量馆藏档案与社会公众使用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档案事业进入到一个全新发展时期,大力提倡“存史、资政、育人”,档案工作的主要矛盾转变为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与馆藏资源不够丰富、服务手段不够创新、信息共享不够充分之间的矛盾。因此,拓展档案资源收集范围,创新档案文化传播渠道和传播策略,是新时代档案工作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2016年以来,国家档案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国际档案理事会的研讨会主题,在全国档案行业倡导统一开展“国际档案日”文化传播活动,使其覆盖范围、影响力度逐步增大,而且呈现出鲜明特点。
1.文化传播主题鲜明,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的宣传需求,国家档案局以“文化”为纲领,以“活动”为载体,每年下发文件确定全国档案文化传播工作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文化传播,提升社会档案意识。如借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党代会、改革开放纪念活动等主题主线开展文化传播工作,在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过程中实现档案文化的价值与作用,体现档案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的本质特征。
2.注重行业联动,以合作开发提升影响力。近年来,档案文化传播活动呈现行业内相互关联,不同行业相互合作的新局面,成功案例不断涌现。自2019年起,湖南省档案馆与湖南日报社合作开展档案文化传播,先后推出了系列融媒专题《回望初心:红色档案背后的故事》,系列微纪录片《档案里的洞庭故事》,系列短视频《湖湘独一档·走近“镇馆之宝”》等,打造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档案文化传播品牌;2020 年,北京、天津、四川等七省区市档案馆共同推出国际档案日特别直播节目“档案记忆”,利用各馆具有代表性的馆藏,讲述档案背后的文化故事,传播档案文化,社会反响强烈;2021年,京津冀档案馆联合推出红色视频联播,让红色档案“开口说话”,从红色档案中追寻革命先烈的历史足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坚定文化自信。
3.精选传播内容,以独特品质增强吸引力。档案记载着真实的国家记忆,其内容的独特性、唯一性在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档案馆和文化机构尝试从不同角度选取经典、独特的档案文献进行编撰宣传,吸引了社会公众的持续关注。2021年,浙江省档案馆利用馆藏结合视频采访、现场访谈举办“档案里的初心故事”庆祝演出,将严肃的档案文献转化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故事,以接地气的“现代化输出”方式展现文化自信;2024年大象新闻联合河南省档案馆以“看珍贵档案,逛主题展馆,品河南历史”为主题,带领公众沉浸式体验档案文化,感受郑州、洛阳、安阳等古都的沧桑巨变。深圳市档案馆以“1978年至1990年间深圳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为主题,公布了19组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档案文献,引发热烈反响。
4.尝试利用传播新技术,让档案文化释放新活力。大型主题展览、党史宣讲、新闻发布会等正式隆重的“大宣传”活动,一直是档案文化传播的重头戏。随着信息技术的加速迭代,档案部门开始利用新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开展文化传播探索,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效果。2019年,国家档案局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系列特别节目普及档案基本常识,每期阅读量10万+;2022年,广东省档案馆利用三维模拟技术推出脱贫攻坚档案文献展,创造档案展览的新形式;泉州市档案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推出《AI主播小君读清明侨批》融媒体视频,推广泉州侨批故事和档案文化。
档案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与桥梁。传播档案文化不仅可以提升社会档案意识,满足国家、社会对档案资源的需求,而且能够更好地服务民生,助力完成“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然而,全媒体时代,面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民众需求的快速变化,档案文化传播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着较大提升空间。
1.对档案文化传播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档案文化传播工作与经济社会建设密切相关,它不仅是一个地方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且要依靠经济社会提供先进的信息化设备进一步提升自身工作水平。从我国档案文化传播工作整体来看,东南沿海经济基础好的省份和地区,领导对全媒体时代档案工作重视程度高,支持力度大,全媒体传播成效突出;档案工作反过来也提升了这些省份和地区的文化影响力。当前,我国一些地方部门还没有认识到档案文化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全媒体时代档案文化传播工作的巨大影响力,认为这项工作可做可不做,甚至有的档案部门负责人把档案文化传播工作当作负担,不愿意投入传播和宣传经费,没有自己的传播工作目标和计划。事实上,由于“档案文化传播”不属于档案工作的八大重点环节,因此,档案行业内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研究不够的现象普遍存在。
2.对公众信息需求把握不到位。美国档案学家谢伦伯格认为,档案工作者应当“设法让他所保管的文件材料得到最充分的利用”。面对海量的馆藏档案,只有准确把握公众信息需求,利用全媒体推出他们当前最为关注、最需要的内容,才能在“利用”和“保管”之间实现平衡,最终有效地开展档案文化传播。如针对公众关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事宜,通过档案利用平台、公众号、专业APP、广电媒体、社交媒体等及时推出相应的活动介绍和学历学位认证程序说明;针对建党相关活动,推出红色档案知识宣讲;针对重大活动或者节日,开展相关档案文化的传播推广等。
3.文化传播方式单一,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当前,一些档案部门创办了档案专业报刊、杂志,开办档案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进行档案文化传播工作。然而其传播方式过于传统,受众面狭窄,阅读量不高,传播效果不佳。全媒体背景下,社会公众希望以更全面、更便捷的方式,第一时间获取自己所感兴趣的档案文化资讯。然而,由于档案工作人员对媒介传播、全媒体知识及信息操作技术不够熟悉,缺乏利用全媒体有针对性地与公众互动的意识,新媒体系统平台维护和更新运营人才紧缺,致使传播工作缺乏应有的特色及亮点,影响到传播效果的放大。
4.对现有档案资源梳理开发不够。我国档案部门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档案收集、整理和保管上,对档案利用的梳理和挖掘不够,造成在实际档案文化传播过程中经常出现服务不够精准的现象。国家档案局统计报表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纸质档案11.71亿卷(件),馆藏电子档案2372.9TB。在这海量的馆藏档案资源中,已经编撰、开发的档案资料只有926种,6.23亿字;内部参考1815种,2.08亿字。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档案部门对档案资源挖掘、开发的力度不足,缺乏有影响力的原创档案文化产品,其传播内容与社会公众生产生活有较大的距离感,不易和公众达到在关注热点和情感上的共鸣,没有真正把档案资源宝库转化为传播的“源头”和“活水”。
全媒体传播影响并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生活方式。在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时代,整个社会传播生态、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均发生深刻变化,档案文化传播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作为国家文化思想宣传事业的组成部分,档案文化传播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尽快掌握信息新技术,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有效把握现代信息传播规律,不断创新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传播手段,开创全媒体时代档案文化传播新局面,使其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1.秉持“大文化”格局,开展文化传播协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档案是真实记录国家发展历程的独特记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通过档案文化传播唤起公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是其光荣使命。因此,档案文化传播应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文化发展体系,浸润在大文化建设格局中。只有如此,才能通过国家文化系统的组织保障和项目运作,增强其影响力和实践性,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和社会资源力量的支持,促进社会各界协同合作,激发档案文化传播新活力,为新形势下全媒体传播提供坚实保障。
档案文化传播活动不能是孤立的文化活动。档案部门要积极开展文化协作,主动对接邀请党委政府及组织、宣传、网信、党史、文物、文旅等相关部门参与主办活动,协同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高校、企业等各相关主体共同策划组织实施活动;善于借用各级各类媒体,参与策划;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形式报道活动内容;吸引相关档案公益组织、志愿服务、爱心企业等社会资源参加文化传播和推广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小文化”视野,在更广阔的层面上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2.利用信息新技术,精准把握国家和公众需求。全媒体时代,社会公众信息需求转向多元化。从国家层面来说,作为党和国家思想文化工作的组成部分,档案文化传播工作要善于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新技术,以档案视角找准其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着力点,深入宣传新时代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活动等领域中档案工作的经验做法,以档案文化传播的新思路、新措施、新做法,打造档案工作的“出彩点”和“创新点”。
档案工作具有公共服务职责,要提升公众档案意识,强化宣传效果,不仅要精准了解把握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和档案文化的需求,而且要熟悉受众的信息素养和社会环境。全媒体时代,社会公众更希望获得满足自己个性的、精准的档案信息,拒绝传统的、说教式的知识推广。因此,档案文化传播要重视社会公众需求变化,掌握受众心理和需求,转变工作方式方法,让档案文化传播更具社会价值,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遵循传播规律,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新闻传播由传统模式向全媒体模式转变,使其不仅可以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平台同步传播,而且可以去中心化多元传播,使社会公众获得新闻更加便利、更加快速。档案文化传播虽然没有新闻传播那种极强的时效性,但是一样要遵循传播规律,探索多种多样的媒体融合传播方式,开拓新的职业路径,实现档案文化在传播上的创新和探索。
传统的档案文化传播以档案馆举办展览、为用户提供档案文献、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等方式进行,档案文化传播的成效并不理想。2023年1月至6月,笔者对2000名郑州市民进行了关于“参观档案展览”的调研,有超过70%的市民选择了线上参观。全媒体时代,档案文化传播也要与时俱进,积极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拓宽传播渠道,建设适应时代和社会要求的传播体系。当然,全媒体并不是越“全”、越“大”、越“新”越好,而是要根据档案文化传播内容采用适合的传播方法,使技术与内容契合,放大一体效能,让档案文化传播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满足社会公众的档案信息需求。
4.深挖细掘开发档案资源,讲好中国故事。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档案是人类文明的记忆,是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凭证,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史、理论创新史、制度建设史和文明发展史的原始记录和生动载体,档案史料中蕴含的科学认知、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源头活水,是做好档案文化传播最大的底气和自信。
好内容+好渠道=好效果。全媒体时代,档案部门要具有强大的档案资源筛选开发能力,深挖档案资源,精心选取角度,从大量知识信息中筛选出当前社会公众关注和需要的档案文化进行传播。尤其是对党的光辉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国风国粹等内容的传播,尽量用生动的语言、灵活的推广渠道吸引年轻人,并通过他们观看、转发、点赞进行广泛传播,使要推广的档案文化成为热门话题和爆款内容,用档案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档案职责赋予的使命,更是时代赋予的机遇。
5.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打造专业文化传播队伍。专业能力是干事之基、成事之本,尤其档案文化传播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全媒体传播形势下,档案人员更要通过强化专业训练,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具备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专业精神、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做好新形势下档案文化的传播工作。
首先,档案人员应该政治可靠。档案文化传播是通过各种媒介和文化传播手段,在利用档案服务社会公众的过程中,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化,并让其在国内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的活动。它担负着弘扬主流价值、凝聚共同意志、推动社会发展的神圣职责,选优配强专业人员意义重大;其次,档案人员应该具备全球视野和全媒体思维,具备相应的传播学专业知识、业务能力,懂得媒体传播基本规律;最后,从传播学、计算机科学、档案管理学等方面加大对现有档案宣传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培训或引进等方式,使那些掌握移动互联网技术知识、精通信息技术、熟悉档案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上岗服务。以“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担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以档案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需要以更大的力度去阐释,以更新的方法去传承和创新。面对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更迭和社会公众对档案文化需求日益增大的现状,必须大力推进档案文化传播融媒建设,不断探索、创新档案文化传播渠道和方法,构建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档案文化传播模式,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赓续传承文化基因贡献档案力量。
(作者单位 中原工学院)
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档案科技项目“重大突发事件中档案馆服务能力与资源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3-R-009)、2024年度河南省档案科技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农村基层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编号:2024-R-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士恒.从“讲好黄河故事”到“讲好中国故事”的档案资源开发服务典型案例分析[J].档案管理,2023(02).
[2]陈向阳.档案宣传工作在新时代大有可为、大有作为[J].档案与建设,2021(04).
[3]杨珍.档案宣传手段与宣传内容的扩展与创新——论档案宣传工作的创新实践[J].兰台内外,2021(11).
[4]李颖,刘畅.近五年我国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探析与未来建议[J].北京档案,2022(08).
[5]胡荣华.强化档案宣传 彰显国家态度——对新修订《档案法》中档案宣传有关内容的思考[J].中国档案,2012(01).
[6]周林兴.提升档案文化服务能力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N].中国档案报,2023-02-13.
【编辑:孙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