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人工智能时代呼唤中国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这一时代课题已成为基础教育的“必答题”。
陈经纶中学创建于1921年,现呈集团化办学模式,一校27址,在校师生2.7万人,贯通小初高12年基础教育,是朝阳区最大的教育集团。面对这道“必答题”,学校抓住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三大特征,深刻领悟其内涵。“AI+教育”提升教育新质生产力,已成为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工智能赋能学校管理,提升集团化办学水平
作为北京市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和“北京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从2008年起,陈经纶中学启动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经历了从计算机时代、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到数智时代4.0的进阶发展,逐步实现以“分散业务管理”到“人本智慧决策”的转变。
1.构建智慧校园云平台,提高集团管理效能
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创新实施“一核两集三横四纵”整分矩阵式管理模式,构建了集团智慧校园“云平台”,包括办公云、课程云、科研云、德育云“四朵子云”,共计40多项应用,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支持。
以听评课为例,集团内各级干部教师都可以在听评课系统选择课程直接进行听评课,也可以邀请团队教师一起进行听评课教研。在听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听课交流功能随时发表感想或提出建议,与上课教师进行远程互动;同时,听课教师可以利用评价量表对所听课程进行实时评价;课后系统会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教学研讨与改进提供数据支撑。“云平台”打破了集团各校区、家校之间的时空界限,实现了跨校区协同、流程化支撑、管理流程重构、精细化管理,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集团化办学新格局。
2.成立数字赋能研究中心,形成集团“AI+教育”的新样态
2024年初,集团启动“数字化赋能”战略行动计划,并将其作为集团七大重点工作立项之一。将人工智能赋能学校管理、教师发展、教育教学等作为着力点,坚持观念转变与技术向善相结合,推进智慧管理、智慧教研、智慧课堂、智慧作业等智慧校园建设。集团成立了数字赋能研究中心,下设“国家智慧云平台”研究组、“AI工具”研究组、“智能作业系统”组、“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组、“智能课堂系统”组、“智能反馈系统”组和“智能课程系统”组七大研究组,逐步形成了“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预警”的“AI+教育”新样态。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1.实施多元培训促进理念转变,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
2024年,集团通过多元培训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意识传递给每一位教师,不断提升教师的数字化素养。通过设计定制化的培训内容(涵盖AI教学工具使用、AI技术应用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确保教师能够全面、系统地提升数字化素养。例如,学校分别进行了针对干部和教师的技术应用培训,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多样化培训方式——线上可以通过MOOC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教育博客等形式进行自主学习,线下通过走进网易、大华、希沃等科技公司参观调研、组织工作坊、教学观摩等活动,让干部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和交流,在培训中引入实践案例,通过真实的数字化教学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数字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同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断优化自己的数字化教学实践。依托集团“数字赋能研究中心”和“骨干发展中心”组建人工智能骨干研究团队,先行先试;在数字化技术使用和推广方面采取由点及面、由校区到集团的方式,由教师团队自主形成使用经验并推广。
2.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存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借助智慧校园云平台,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存折”,创新评价机制。“教师专业发展存折”具有记录ki1fobwpJlmaOUupdb+G8Q==存储功能、教师自我认知发展功能、校区分析诊断规划功能、集团评审评价激励功能。
通过存储功能,“存折”可以及时将基本信息、发展规划、学术进展、教育教学业绩等记录下来,形成教师专业发展数据库,便于进行科学追踪、分析和评价;通过数据多维分析结果,让每位教师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实现“存折”的教师自我认知发展功能;借助“存折”的查阅及诊断功能,校区进行阶段性审核,精准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形成各校区及集团教师队伍建设的“数字画像”,以此精准制定针对性提升措施;发挥存折的“评价”功能,通过对比分析各阶段教师发展实时数据,集团实现高效、公平、公正地评价教师,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开展跨时空“双师教研”,实现集团资源共建共享
集团启动“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双师课堂”实验项目,通过“双师教室”硬件建设、全员培训、课程实施、课程展示,实现集团跨空间横向合力、纵向贯通。依托集团“学科研究中心”,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小初高一体化教研活动;依托“集团学段管理中心”,在四个子集团、各校区开展人工智能展示课及研讨活动。目前,已开展72节“双师研究课”、56节好课共享、22次跨校区教研,并召开“基于‘双师课堂’的教与学实践探索”研讨会,使集团内、校区间教研更加高效、精准和智能,也为教师队伍的数字素养提升奠定基础。“培训共享、教研共享、课堂共享、评价共享、活动共享”的教研模式,实现了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目标。
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
1.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打造“新质”高效课堂
借助多元AI技术平台和系统增加新场景,高位赋能学习内容、形式和方式变革,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激发课堂活力,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结合人脸识别技术,通过AI课堂智慧分析平台,对课堂进行可视化全面分析。例如,对课堂类型、提问、教学活动等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教学方式,诊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统计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情况等。实时反馈并诊断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情况,可视化呈现全方位、多维度的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帮助教师诊断课堂。比如,基于及时、客观、明晰、科学的数据,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活动,通过精准指导、精准施策并持续追踪对比,提高课堂效率,如课堂活动与学生行为分布趋势图可以直观呈现教师课堂讲授时间逐步减少、师生互动增加,课堂类型逐步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2.人工智能赋能作业,实现减负提质增效
学校充分发挥智能作业系统“作业资源与管理、作业设计与分析、作业数据采集、作业智能批改、作业精准讲评、学情分析评价、个性化学习提升”等强大功能,将分散的作业资源进行结构化、智能化整合,搭建区域、学校高质量作业资源库,为个性化作业设计、学情分析、作业精准指导提供支撑;教师通过智能作业可以精准分析课前、课中、课后和阶段学情,精准把控学生薄弱知识点和学科能力,大幅提升作业的精准性、反馈的及时性和辅导的针对性,助力精准施教;教师还可以利用智能作业批改功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智能作业系统能够精准分析学生作业,精准定位学生和班级错题,精准定制学生个性化作业。
3.依托大数据精准教学平台,实现精准教学管理
通过采集集团常态课堂、阶段性检测等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实现从集团、各学段、各校区、各学科到每个年级、班级、学生的科学、精准、直观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和追踪。
教师可以通过多维数据分析了解班级、学科的成绩分布,还可以查看学生个人报告,通过精准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科能力、学业成绩等,精准定位学生的学习问题和薄弱环节,为教师提供科学、详细的个性化教学方案,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学校管理者可以实时了解集团、校区、年级、班级、学科的分析数据,并进行追踪和对比分析;同时可以聚焦教师,基于大数据完善教师施教能力评价,实现精准分析并定位课堂教学及师生问题,全面把控教学质量并基于数据精准制定教育教学管理决策。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将用好“人工智能”这把“金钥匙”,在智慧校园、智慧管理、智慧教研、智慧课堂等方面深入探索,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数字化转型,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努力为“宜学朝阳”建设贡献经纶力量!■
北京教育·普教版202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