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这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法律遵循,对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厚植爱国主义鲜亮底色,为实现民族复兴铸魂育人
1.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供法治保障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2019年11月,党中央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阐明了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时代要求和实践要求,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在全体人民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增进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壮大和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爱国主义,一直被看作是高尚的道德情操,人们将其归属于道德范畴,我国以专门法的形式,赋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权威性和强制性,既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伦理认同和精神信仰,亦有助于强化公民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法治观念和守法习惯,用法治方式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把法治和德治紧密结合起来,为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提供法治保障。
2.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爱国主义筑牢立德树人之魂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鲜明底色。学校教育要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的要求,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教育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
坚定理想信念,立志肩负时代重任。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发展而不懈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征程上,《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施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激励中华儿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要求,多层次多维度融入学科教学
《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架构起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具体而言,爱国主义教育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和标志、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宪法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各个方面。爱国主义教育是多层次、多维度的,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紧密结合。
学科化建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学校每一门课程都承担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明确任务,各学科教师要依据《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内容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加大力度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充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和所承载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结合学科课程内容构建特色化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目标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认知转化为植根于内心深处的坚定认同。
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7—9年级)设置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五个主题,而爱国主义教育与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方面相关联,它们目标相通、内容关联。教师要梳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课标、统编教材内容结合点、育人目标点,形成知识图谱,落实在每一节课上。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落细
爱国主义教育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重点在青少年,基础在学校教育。学校要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规律,从教学目标设计、优化课程资源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升课程、课堂育人实效,使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
1.结合课标和教材要求,在教学目标中彰显爱国主义元素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各学科要充分挖掘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家国情怀的独特育人价值,结合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实现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目标微观化具体化、入脑入心,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例如,在地理学科“我国的人口与民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和相关资料,认识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进一步深化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在生活中自觉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例如,艺术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关注学生学唱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经典民歌、戏曲唱段,欣赏反映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经典作品,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更要引导学生把握音乐的思想感情和内涵意蕴,理解作品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体悟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增强其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形成理论认同,更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情感认同。创设形真、情切、意远的教学情境,将相关理念和内容有机地融入,寓论断于情境,是提高育人实效的重要方式。
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例如,搜集材料,了解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是怎样形成并演化的,探讨这些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观念以及相关的风俗习惯,通过传统节日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再如,生物学课上,通过学习东晋葛洪的《肘后救卒方》、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关于传染病治疗的描述,带领学生感悟我国古代传染病预防与治疗方面的成就。
发掘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精神价值。例如,带领学生学习、研究我国化学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国争光、服务人民的先进事迹,撰写我国化学家的“人物传记”,以此教育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将反映科技进步的新成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引入课堂。例如,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我国载人航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速动车组列车、“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护航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养成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观察、访谈、作业、纸笔测试等方法,全面获取和掌握学生理论认知、品德行为、法治意识发展水平,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变化,引导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作业是学习评价的重要手段,在设计作业时应结合学生生活,采用开放性、情境性、体验式等多样形式。例如,设计主题为“向世界介绍我的祖国”的单元作业——“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许多外国友人想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如果让你向外国友人介绍我们伟大的祖国,你将怎样介绍?围绕主题,任选一种形式,向国际友人介绍我们所热爱的美丽中国。”评价方式采用自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要点应体现多维度,如作品反映的内容是否准确,角度是否多样,特色是否突出;作品中的语言是否饱含情感、简洁流畅;作品是否应用了不同学科或领域的知识与方法。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DDB24181)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_ 李刚刚 于萍 汪倩
北京教育·普教版202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