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开学生心门:主题班会的成功“密码”

2024-11-22 00:00刘宁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10期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那么,主题班会怎么开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呢?

了解学生需求,确定适合的主题。为了精准确定主题,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困惑点和兴趣点。记得教一年级时,初入校园的“小豆包”总是会问:“老师,我为什么要上学?不上学可以吗?”于是,我召开了主题班会“老师,我为什么要上学”,和学生一起讨论了上学的意义,让学生逐渐爱上学校;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学习与同伴交往的年龄,班里的一个小男孩总是用恶作剧的方式吸引同学的注意,一时很多孩子都跑来告状,甚至有人说这是“校园欺凌”。于是,我召开了班会“什么是欺负”,通过展示各种日常交往的小案例,引导学生辨析什么是“欺负”,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同学交往。这样基于学生真实需求选定的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发挥学生主体性,丰富班会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等,从班会前的收集材料、准备道具到班会中的活动主持,都可以放手让学生做,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同时,丰富班会的形式。近两年,我一直尝试开展儿童哲学视角下的主题班会,以“热身—思维刺激物提问、解释问题—通过对话讨论问题—总结收获”这四个步骤开展班会。例如,召开“什么是欺负”主题班会时,思维刺激物用到的是哲学绘本《大个子》,学生看完绘本后我提出问题:请结合绘本内容或者你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什么样的行为是欺负?学生自主思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层层深入进行思考、辨析,最后厘清了构成“欺负”的要素。反过来,再用这些要素衡量自己与同伴交往中的行为表现,思考是否有不当之处,并在总结收获环节进行反思。整个班会过程都是基于学生的质疑、讨论、思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参与性。

关注学生感受,开展延伸拓展活动。班会结束后,我们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馈,了解他们对主题班会的理解和收获,以便调整后续班会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拓展延伸活动,从而巩固班会的教育效果,如可以开展与主题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