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集群视域下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区域实施机制研究

2024-11-22 00:00管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10期

2010年,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主导建立了首都第一个教育集群——方庄教育集群,并成为该集群的龙头校。目前,方庄教育集群已经发展成由46个教育单位组成的区域教育共同体。我们坚持“集团引领集群,集群涵养集团”的集团集群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统筹大中小幼各学段,构建了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区域实施机制,积极优化区域育人生态,形成人才培养长链条,突出了协同高效,激发了联动效应和倍增效应。

1.开发集团大中小幼一体化“聚·宽”德育课程体系

在集团“聚·宽教育”理念引领下,结合集团办学实际,我们构建了集团一体化“聚·宽”德育课程体系。该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围绕“健康、温暖、智慧、勇敢”四个育人目标,形成了“立艺微长、宽居尚仁、聚学致知、问辩至行”四维度课程群。

“立艺微长”课程群,对应“健康”育人目标,包含身心健康、艺术浸润、崇尚劳动、科技创新等主题模块;“宽居尚仁”课程群,对应“温暖”育人目标,包含“聚·宽”讲堂、名家讲堂、仪式教育、专题教育等主题模块;“聚学致知”课程群,对应“智慧”育人目标,包含探索丰台、非遗课程等主题模块;“问辩至行”课程群,对应“勇敢”育人目标,包含生涯规划、志愿服务、综合实践、自主社团等主题模块。

2.开发集群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课程体系

以集团一体化“聚·宽”德育课程体系为引领,以方庄教育集群为依托,在区域共享基础上,实行跨校、跨学段开发,对德育课程进行升级,开发出了系列区域精品德育课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集群德育课程体系。

突破学校边界、学科界限,开发横向贯通的集群德育课程。一是集群美育课程。集群在实现区域课程资源开放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新音乐教育、校园京剧和校园纸艺等一系列新的美育课程。二是集群社团课程。推动社团课程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协同开发。例如,十八中金鹏科技团选派骨干教师,帮助集群内小学、初中、高中组建航模、机器人、天文观测等学生科技社团,形成了区域生态科技社团课程体系。三是集群实践课程。采取了集群联动的模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生实践活动,形成了区域生态实践课程体系。四是集群伦理课程。以集群种子项目——东铁匠营二小的微党课、芳星园中学的美德工程为重点,整合30多门集群课程,内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五是集群“三合一”课程。为提高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和未来生涯发展规划能力以及认知、思辨能力,集群建立了“三合一”干预教育实验基地,对集群学生进行“三合一”干预教育。实验小组统一进行通识培训、方案设计,定期进行经验交流、总结,统一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

突破学段、层次壁垒,开发纵向衔接的集群德育课程。一是小初高融通思政课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以实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培养目标,开发出“永远跟党走,探全过程人民民主”“永远跟党走,军旗高高飘”等小初高融通思政课程,小学重道德情感启蒙,初中重思想意识培养,高中培养政治认同。二是集群传统文化课程。以卢沟桥传说、永定河传说、怪村太平鼓等5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探索丰台”系列课程,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等小初衔接课程。三是集群学习课程。为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集群引进了“自我主导学习能力”项目,提升了学生自我控制、自我主导、自我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了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四是新闻播报与时事辩论赛课程。集群开发了“新闻播报”“思辩青春”等时事课程,对社会热点问题和现象进行了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培养学生新闻信息解读、分析阐述问题、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能力。这样,形成了七年级重新闻获取、八年级重新闻感受、九年级重多角度评论的渐进式时事新闻教学方式。

全面整合,开发纵横融通的立体式集群德育课程。一是职业教育课程。充分挖掘集群优质资源,开发了系列职业教育课程,迄今为止,共开设了50多门职业体验课程。二是绿色生活课程。集群开展了“以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实现青少年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验,运用中医时令养生手段,指导学生调理日常饮食、起居、运动、情志和学习等行为,使他们的生活顺应自然规律,促进他们身心健康、道德完善和智力发展。三是社区文化课程。集群充分利用方庄地区人才聚集的优势,邀请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指导开展国内外文化交流,指导师生开展文化研究,从文化角度研究教育教学活动,研究课程以及教材的文化价值。四是集群家长课程。集群开设了家长讲堂和家长沙龙,邀请专家开展讲座、研讨,指导家长科学育儿;开展了亲子阅读、亲子运动、亲子体验式活动等,促进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通过家长工作坊等形式让家长们了解学校工作,促进了家校互动。五是校史、家史、社区史课程。校史、家史、社区史蕴含着丰富多样的资源和深刻的内涵,我们积极引导学生挖掘身边历史资源,讲好身边的故事,激发爱国情感,增强价值认同,凝聚奋进力量。

3.构建区域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实施机制

我们通过模拟体验、开门办思政、智慧推进、共同体推进、项目学习推进,构建区域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实施机制,促进区域德育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模拟体验。在模拟法庭活动中,学生主动寻找典型案例编写剧本,在法官的指导下,尊重法律的严谨性和严肃性,依法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和情景化设计,感受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在模拟人大与模拟政协活动中,学生体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工作程序,体会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和认同,增强了制度自信。

开门办思政。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单位各自的优势,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凝聚起育人合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中华书局、辽金城垣遗址博物馆等单位,都成为了我们“大思政课”的资源。借助22所大学生源基地校的优势,结合学生学业具体规划,实施系列“问道大学”课程。邀请大学学者走进学校,为学生选课以及遴选专业提供了全面指导;带领学生走进大学校园,感受大学学术氛围,体悟大学人文精髓,涵养创新精神。以微光益志愿者协会为载体,开展系列公益服务活动。小志愿者们从丰台方庄社区走向河北省博野县,从北京房山走向辽宁沈阳。

智慧推进。我们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智慧开发、实施小初高一体化思政教育,让学生认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不同,学会正确判断虚拟世界的事物。

共同体推进。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课堂”,以师生发展共同体建构一体化育人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学生和自己对话、与他人以及客观世界对话,形成反思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和文化性实践“三位一体”的对话实践。

项目学习推进。我们将思政课与项目学习教学相结合,用项目学习的方式设计驱动性问题和活动任务,连结起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让思政课“活”起来。

集团一体化“聚·宽”德育课程的引领作用,推动了集群一体化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集群一体化德育课程不仅丰富了集团一体化“聚·宽”德育课程的内涵,也为其提供了有效支撑。二者互相推动,相辅相成,有效协同,优化了区域德育生态,提升了区域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动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栏目编辑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