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是学习者以掌握知识内核为目的,在学习内驱力和积极负责的学习态度驱动下形成的指向有意义、整体性和创造性的学习。通过开展一系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体会学科思想,在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善于合作、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深度学习倡导单元教学,根据素养目标和单元大概念,通过特定情境下结构化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内容排列成有序的逻辑组合。基于一个大情境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
1.从单元视角分析教材,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
首先,明确课标中与本单元相对应的大概念和次位概念,概括本单元所包含的核心素养要素。然后,结合本单元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界定单元教学内容。从单元大概念和核心素养两个方面制定单元教学目标,确保单元内容支撑核心素养目标,核心素养目标指向单元大概念。例如,“基因的表达”单元大概念是“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次位概念包括“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生物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表现”和“存在基因碱基序列不变,但是表型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结合概念层级制定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目标(如下图)。
2.建立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问题驱动下的学习任务
根据单元大概念和教学目标,搭建“核心问题—子问题—分问题”结构化教学框架。其中,核心问题对应单元大概念,统领整个单元教学;核心问题可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子问题对应1个课时的学习,每个子问题可分解为2—3个分问题,对应每节课中的学习任务。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DNA中的遗传信息是如何控制生物性状的”,通过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理解这个问题,通过表观遗传现象的学习,进一步完善认知。因此,提出3个子问题,并进一步设计分问题,引领驱动性学习任务(如下图)。
3.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达成深度学习目标
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导入,创设情境,引出核心问题,在问题框架的驱动下层层递进,完成单元大概念的学习。如本单元以线虫会发荧光为导入情境,提出基因控制性状的问题,并开展探究活动。
在揭示遗传信息传递规律的过程中,科学家开展了一系列经典实验,这些实验反映了人类探索未知事物的过程,也蕴含了科学家的智慧。以科学史的经典实验为素材,引导学生模仿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在建立单元概念体系的基础上,发展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
在教授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让学生尝试结合科学史经典实验,利用手工制作的模型或虚拟现实仿真实验技术,自主建构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模型,并利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4.结合单元目标,设计教学效果检验与评价
为了保障单元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设计评价活动,随时监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如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设计反映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在每个课时中,教师都可以设计提问、观察、表现性任务等评价环节,通过持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随时反思,调整和完善学习的方向,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系北京市石景山区规划办“十四五”重点课题“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中生物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SJS2024A16)研究成果
肖伟华老师点评
将深度学习的理念融入高中生物教学,并在单元的框架下开展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邱老师的单元设计以“DNA中的遗传信息如何控制性状”为核心,将问题逐层分解,并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任务,最终达成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设置上,以科学史为主线,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深入研究基因转录、翻译的过程,推动深度学习。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构建模型的活动设计,符合“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同时,本节课在不同环节设计了多角度的评价方案,及时反馈学生深度学习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北京教育·普教版202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