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水浒传》,最想不通一个问题:梁山一百单八将各怀绝技,为何大哥偏偏是宋江?
论出身地位,宋江本是个农家子弟,后来在郓城县当差,也不过是个协助办案的文吏,梁山上比他出身好、地位高的人比比皆是。论文化水平,宋江只能说一般,比不得吴用、萧让这些职业文人,而且梁山这个“贼窝”显然也不适合舞文弄墨的人做老大,被火并的王伦就是前车之鉴。论武力值,宋江简直是拉胯,随便来个小喽啰就能轻易把他绑了。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了继王伦、晁盖之后的梁山大哥,而且是3.0版本的完全体。梁山在宋江的带领下威震四海,就连朝廷都毫无办法,只得许以招安。宋江的过人之处到底是什么?想明白这个问题,也就看懂了《水浒传》里的领导艺术。
首先,宋江名气大。《水浒传》里写他仗义疏财,在江湖上广结善缘,山东、河北一带称其为“及时雨”。这个称呼可不得了,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久旱逢甘霖”乃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谁能不钦慕带着“及时雨”名号的宋公明?因此我们屡屡看到,不论大小官吏还是绿林好汉,但凡是个讲义气的,一听是宋江,纳头便拜。就连段景住这个“盗马的汉子”,都说要把偷来的马献给宋公明哥哥。这样的江湖声誉,显然不是晁盖等人可以比拟的。
其次,宋江得人心。宋江并不是梁山上最有钱的,但绝对是最会花钱的,而且是花小钱办大事,最懂得如何收服人心。以武松为例,他在柴进庄上住了一年,在备受冷落之际遇到了前来做客的宋江。宋江又是请吃饭,又是做衣裳,连夜里都要与武松同处安歇。武松要走,宋江送了一程又一程,还找了个小酒店请武松喝酒喝到太阳下山,把武松感动得当场拜为义兄。临别之际,宋江又拿出十两银子相送,让武松这个硬汉“堕泪拜辞”。毫不夸张地说,柴进养了武松一年,比不过宋江结交武松十天,而且宋江花的还是柴进的钱。
再次,宋江有大志。梁山的发展向何处去?关于这个问题,宋江从一开始就和晁盖有不同的想法。晁盖是并无远见的,只想“图半世快活”,但宋江却在酒后吐真言:“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还是个阶下囚的时候,就想到如果有朝一日落草为寇,必要做大阵仗来与朝廷对抗。因为他很清楚,只有自己的实力够强,才有和朝廷谈条件的资本,为兄弟们谋条长远的出路,“博个封妻荫子”。
最后,宋江有权谋。表面上看,宋江是个忠厚人,但事实上他的城府极深、计谋极多。《水浒传》常常将宋江和吴用放在一起写,就是处处提醒读者:宋江的权谋,不在吴用之下。但与吴用不同,宋江是把自己的聪明藏起来的,只有细读细品,才能看出宋江的心机。宋江刚上梁山的时候要排座次,轻飘飘一句“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就把晁盖等梁山元老的功劳给抹掉了。在日后动兵时,宋江又屡次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的理由,让兄弟们跟着自己下山立功,把晁盖架空成了有名无实的“光杆司令”。
邵鑫:“邵鑫读书”创始人,致力于帮助中国青少年爱上读书,学会思考。本科、硕士均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十月少年文学》特聘文学导师,视频号“邵鑫读书”获中宣部出版局指导评选的第七届“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