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防范国有企业税务风险不仅是一项税务管理任务,更能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国有企业在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内控机制、政策变化、风险掌握及沟通协调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基于此,文章对国有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内容和重要性展开深入分析,并深刻阐述经营管理实操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增强意识、健全机制、积极应对政策变化等方面入手,以科学手段防范税务风险,促进国有企业不断提高运行管理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税务风险;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4)21-0064-03
税收制度与财政收入、经济调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日常运营活动中,上到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下到企业日常经营,国有企业涉税领域渐增,税务风险日益凸显。因此,为防范国有企业税务风险,国家从2009年开始,接连印发防范税务风险的相关文件,如《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等,旨在突出国有企业加强税务风险防范的意义,并制定税务合规管理具体措施,以强调开展税务数据分析、挖掘税务数据、加强税务风险防控,依据不同的税种明确其中的风险关系,指导国有企业科学防控税务风险。
(一)保障国家利益
税收作为财政资金的重要来源,高效支撑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是保障国家财政能力的重要基础,严格防范国有企业税务风险可有效保障国家税收利益。因此,对税务风险防范机制加以完善,可促使国有企业依法纳税,建立常态化的纳税机制,确保国有企业能够持续为国家贡献稳定的税收,从而支持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还可以提升国有企业的社会形象与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 1 ]。
(二)提高经济效益
国有企业通过科学的纳税规划与风险管控,可在合法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轻税收负担,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科学的税务筹划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税款缴纳,并杜绝偷税漏税行为,有效降低国有企业的经营成本,实现预期的效益目标;同时也有助于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发展,为提高经济发展效益做出贡献。
(三)促进高质量发展
税务健康对国有企业的高质量运行影响重大。国有企业通过识别、评估潜在税务风险,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税收法律风险,避免因违规操作而引发的纠纷,确保国有企业在长期发展中保持稳定;同时也可动态更新税务知识,提升税务人员的专业素养,组建专门的税务管理队伍,以提高专业化实操水平,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一)国有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常见税务风险
1.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的税务风险
国有企业收购股权、资产,需要采用不同的税务处理方式,这涉及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殊性税务处理。其中,已被收购公司的税务风险由接手股东负责,国企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及流转税,而资产收购涉及动产及不动产变动,企业可能缴纳的税种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和印花税等。因此,企业必须以相关政策法规为基础,降低因税务处理不规范而增加的风险。
2.未按规定申报的纳税
在并购过程中,如果企业未按规定申报纳税,如出现未按时申报、漏报、错报等情况,将会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及税务风险。因此,企业需要科学开展财务及税务管理工作,依据时间要求及相关规定进行纳税申报。
3.特殊性税务处理不合规引起的风险
特殊性税务处理可递延纳税,节约现金流。然而,若企业在开展特殊性税务处理时未能结合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将会面临税务风险。例如,企业收购股权、资产,如果企业不符合相关税务处理条件却享受了相应的优惠待遇,则会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
4.历史遗留税务风险
在股权收购的情形下,新股东将接手被收购公司遗留的历史税务问题,包括假发票、不合规的纳税申报、偷税、欠缴税款等,若这些问题未能妥善处理,将会给新股东带来重大的税务风险及财务负担。
(二)国有企业业务经营过程中的常见风险
1.税收政策理解及运用风险
国有企业财税部门对国家及地方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理解有偏差或应用不合理,容易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这包括未能深入理解新的税收政策法规,使税务操作的合规性得不到保障;错误理解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及适用范围,未享受到应有的优惠。
2.税务申报和缴纳风险
一是纳税申报不及时或延迟缴税,企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税收申报工作,逾期申报将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二是税款错报漏报,企业在报税时必须如实申报各项税收,包括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地方附加税费等。如存在漏报、错报等情况,可能面临税务处罚。
3.税务筹划风险
一是税务筹划方案合理性不足,容易被税务部门认定为不合法的避税行为,税务筹划涉及复杂的税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如果筹划人员水平不足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筹划方案存在漏洞或触犯法律红线。
二是税务筹划是预先安排企业未来的经营行为,体现出计划性及前瞻性的特点,然而,企业经营环境如市场需求、原材料价格、竞争对手策略与行业政策等都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原先筹划的税收方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加重企业的税收负担[ 2 ]。
4.纳税指标异常风险
自金税四期全面上线后,各级税务机关依靠大数据和智能化税务分析手段对企业经营与纳税情况进行密切跟踪。如果企业发生收入类指标异常、成本费用类指标异常、税负率异常及进销项税额逻辑异常等数据指征时,税务机关就会加强关注,执行相应的税务稽查工作,对不合法的税务行为进行行政处理。
(三)国有企业日常管理涉及的主要税种处理风险
1.增值税风险
一是进项抵扣凭证不够科学,存在虚假增值税发票抵扣的问题。
二是销售收入未及时入账,存在少计或延迟确认收入的情况。
三是增值税税率适用错误。四是地方教育附加税缴纳不及时。
2.企业所得税风险
一是收入确认不透明,容易延迟确认收入或隐瞒不合法的收入。
二是成本核算不科学,虚增成本费用,或未按税法规定限额扣除。
三是税务处理不当,如错误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
四是相关交易价格不明确,产生转移利润风险。
五是不按规定进行资产损失的申报与扣除。
3.个人所得税风险
一方面,未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如向员工支付工资薪金或向其他人支付报酬时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另一方面,对特殊项目的个人所得税处理错误,如员工福利、奖金等。
(一)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首先,税务风险防控意识淡薄,在决策过程中考虑不全面,未认识到税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普遍将关注点放在盈利、对外投资和营销等方面,从而使经营管理工作与税务风险之间严重脱节,无法保证税务信息的准确性。
其次,内部培训意识不足。虽然一些国有企业已经开始加强税务风险意识的培训,但整体上仍存在员工对税务风险认识不足的问题,各项风险防范工作落实欠缺良好的环境基础。
最后,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税务合规管理有待完善。一些国有企业未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且未认识到其对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出现税务精细化管控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税务风险防控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首先,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我国整体信息化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在关键技术上存在短板,使得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差异较大,影响了税务风险管理的一致性。
其次,数字化转型困难。尽管税收数据平台与风险管理部门的成立,以及金税四期的到来,推进了国有企业税务管理的智能化发展,但如何将线下传统管理转化为系统化、自动化的流程仍是一个新挑战。
最后,部分国有企业在开展数字化转型时,将信息化作为独立的框架来推进,未从根本上解决税务风险管理问题。此外,当前信息化基础设施普及程度不高,网络安全问题面临挑战,成为税务风险防范的潜在隐患。
(三)税收政策变化产生的风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税收征管制度也在持续优化。一方面,政策变化速度过快。在改革发展背景下,税收政策法规的不断变化,要求国有企业必须保持高度敏感,如果未能及时掌握最新的税收政策,就会增加相应的税收,加大国有企业负担。同时,我国经济形势发展复杂,税收制度也不断变革,使税务风险点增多,增大了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对税收政策的动态变化监控不足。部分国有企业享受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如免税、减税、退税及缓征等。如果这些优惠政策发生变动或取消,将对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例如,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因部分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增加了企业的税负成本。
(一)提高对税务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
首先,增强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税务风险意识宣贯,对税务风险管理任务进行层层分解,使税务风险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在国有企业实施战略决策时将税务风险作为关键考虑要素。同时,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税务因素,并将其渗透于企业日常经营中,强化业务及职能管理人员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
其次,提升员工税务风险意识培训效果。国有企业应明确税务培训的具体目标与预期成果,并结合内部员工需求,科学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注重互动交流、分析案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不断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以收获良好的培训效果。开展税法基础培训与风险识别评估工作,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其税务合规管理水平,帮助企业快速识别与规避税务风险[ 3 ]。
最后,构建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国有企业应划分涉税岗位职责,完善税务风险框架,明确各项税务合规管理规范与标准,并建立有效的审核监督机制,确保税务管理的合规性。
(二)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
首先,提高数字化发展水平,推进税务管理的人工智能平台建设,促进数字化技术在税务领域的广泛应用。
其次,完善信息化税务管理系统,设置自动化的税票管理和税务申报流程,分税种设置风险指标,定期筛查与动态监控税务申报结果,实现智能化的税务风险防控。此外,构建预测型税务防控模式,打造一体化税务执行新体系,利用AI应用场景创新税务系统[ 4 ]。
最后,强化网络安全防护,整合数据资产,利用安全的设施设备、服务平台、软件等,建立全周期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强化财税数据采集、传输、储存和共享等环节的安全措施,促进税务工作智能化发展水平不断跃升。
(三)积极应对税收政策变化
国有企业应科学看待税收政策变化趋势,减少因未能及时掌握新税收政策而发生的损失。应密切关注最新税收政策,及时了解与掌握变化要点与实施细节,特别是对于税收优惠政策,要深入分析研究,将其合理应用于税务管理流程中,做好税务筹划,优化税收结构,从而跟上税收政策变化的步伐[ 5 ]。同时,国有企业应强调“以数治税”,通过现代化手段提高税务防控的精准度,设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控岗位,加强动态化监督,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增强税务风险管理效果。
国有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是一项复杂的管理活动,需要管理层及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及时跟进税收政策的动态变化趋势,加快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步伐,增强税务风险防范意识,提升税务风险防控的准确性,确保税收合规合法。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税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保障国有企业长远发展。
[1]康文娟.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投资与创业,2024(08):112-114.
[2]徐倩颖.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实践举措研究[J].财会学习,2024(10):122-124.
[3]王伟艳.国有企业税务风险控制研究——以A公司为例[J].金融文坛,2024(03):136-138.
[4]黄丹.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上海企业,2024(02):129-131.
[5]翁燕.国有企业税务风险防范和管理的应对策略[J].纳税,2023(15):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