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非遗”项目与高校美育课程融合的研究

2024-11-19 00:00孙杨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10期

摘要:文章探讨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高校美育课程融合的重要性及其实践策略,分析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创新中的价值,探讨将其融入高校美育课程的必要性,并以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为案例,说明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何丰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和文化认同感。

关键词:高校美育;传承;融合;蒙古族民歌

在现代高校教育中,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是文化多样性保护的需要,还是提高高校美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有责任也有能力将艺术类“非遗”项目有效融入教学和实践,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和体验民族文化的平台。这不仅有助于保存和传播传统文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对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综合理解和深度认识能力。因此,探讨艺术类“非遗”项目与高校美育课程融合的策略和实践,成为当前文化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艺术类“非遗”项目在高校美育中的价值

(一)艺术价值

艺术类“非遗”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反映了民族的审美观念和生活哲学,是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

艺术类“非遗”项目形式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为高校美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研究对象。教师通过精心选取和设计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学习和欣赏这些艺术作品,沉浸式感受民族艺术的魅力,使学生能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此外,艺术类“非遗”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判断力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传统艺术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在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艺术表达的新途径。

(二)美育价值

艺术类“非遗”项目不仅为高校美育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还极大地丰富了美育的内涵和形式。这些“非遗”项目包含了广泛的艺术表现形式,如音乐、舞蹈、戏剧、工艺等,每一种形式都蕴含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价值。将这些项目纳入美育课程,教师不仅可以带领学生学习多样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形式,还可以引领学生学会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欣赏和理解艺术,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能力。

在实践“非遗”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传统艺术传承和创新的项目教学,这种体验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尤为重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创作,学生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还能在实践中学习到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此外,这种参与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

教师将艺术类“非遗”项目融入高校美育课程,能帮助学生对民族文化和艺术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对于培育具有国家责任感和文化自觉的青年至关重要。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学习和实践艺术类“非遗”项目,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综上所述,艺术类“非遗”项目在高校美育中的融合,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蒙古族民歌与高校美育课程的融合

(一)蒙古族民歌的多元价值

内蒙古地区具有独特的原生态特点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孕育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多元民族的审美理念和情趣,还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资源,成为现代艺术创新的重要源泉。

在这些文化瑰宝中,蒙古族民歌作为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民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主要分为礼仪歌和牧歌两大类。蒙古族民歌以其粗犷而豪放的风格和悠扬而质朴的旋律著称,涵盖了丰富的主题。从描述男女爱情到赞美自然景观,再到颂扬历史英雄,蒙古族民歌在表达内容上既丰富多彩又情感深刻。2008年,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民歌被正式认定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认定不仅是对其文化价值的认可,也是对其历史意义的肯定。

(二)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在高校美育课程中的运用

1.通过多种方法增强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嘎达梅林》是蒙古族民歌的杰出代表作品,其在美育课程中的运用具有显著的教育价值和传承意义。在高校的美育课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深化学生对民歌的理解和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嘎达梅林》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含义,揭示其歌词和旋律背后的深层意义。这首歌曲讲述的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事,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情感世界和过往经历。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剖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中的情感与人物特征。

2.通过歌曲赏析提升审美体验

《嘎达梅林》内容较长,后经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后变为现在的四段唱词。这首作品使用分节歌的艺术形式,歌词上下乐句呼应重复多段,塑造了嘎达梅林主持正义、为民请命、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讴歌了蒙古族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歌曲的开头部分平静而深邃,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逐渐上扬的旋律和跳进的音程旋律如同飞翔于天际的大雁,俯视着广袤的草原,追寻着英雄留下的足迹。歌曲中的突然三连音引出了不稳定的气氛,暗示了即将来临的灾难。随后,歌声如同再现嘎达梅林英勇战斗的场景,愈发明亮和激昂。

3.通过舞台表演强化歌唱技巧

《嘎达梅林》是广为流传的叙事歌曲,讲述了嘎达梅林带领人民反抗敌对势力的英勇故事。在演唱歌曲时,演唱者需要注意气息的深度和呼吸的稳定,确保声音的饱满度和连续性,同时要准确表达人物的性格和英雄风范。特别是在歌曲的第三段,速度和音量都有所提升,要求演唱者能很好地把握歌曲的情绪变化。

4.在音乐教学的实践中展现美育的深远影响

《嘎达梅林》作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中一首杰出的蒙古族民歌,不仅是蒙古族人民智慧的象征,还反映了蒙古族历史的发展和蒙古族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这首歌曲通过描绘嘎达梅林的英勇形象,赞美了他坚定的信仰和不懈的斗争精神。嘎达梅林不仅是蒙古族人民崇敬的英雄,还是坚毅勇敢的象征。《嘎达梅林》叙事情节深刻动人,语言和旋律优美流畅,气势磅礴,展现了蒙古族民歌独特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在高校实践类美育课程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带领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蒙古族人的精神魅力,在艺术实践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对“非遗”文化传承的实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三、艺术类“非遗”项目与高校美育课程融合的策略

(一)高校美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艺术类“非遗”项目融入高校美育课程,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精心整合和创新设计。因此,高校可以采取以下融合策略。第一,开展高校美育课程的专项设计。高校可以设计专门的艺术类“非遗”课程或课程模块,课程内容不仅涵盖理论知识,还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例如,针对蒙古族民歌,高校可以设置专门的教学内容,介绍蒙古族民歌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表演形式等,同时结合“非遗”传承人讲座、“非遗”工作坊等形式,设计沉浸式的教育教学环境。

第二,进行高校美育课程的跨专业、跨学科融合。高校可以将艺术类“非遗”项目与其他学科的课程相结合,如历史、文学、艺术、民族学等,以实现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高校通过这种融合方式,既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教学技能,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又可以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全面理解“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第三,高校应将美育课堂由校内延伸至校外,与“非遗”保护单位共同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带领学生定期参与“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实践、创新活动,如开展实地考察、传统工艺制作、民族音乐表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同时,高校可以开设专家讲座和工作坊,定期邀请艺术类“非遗”项目的专家、艺术家或传承人来校举办讲座。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直接从实践者那里学习到宝贵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能增强对“非遗”项目的认知。通过上述策略,高校可以有效地将艺术类“非遗”项目与美育课程相整合,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了解和体验“非遗”艺术的机会。

(二)高校美育课程中实践教学的强化

实践教学是艺术类“非遗”项目与高校美育课程融合的核心环节,教师应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学校办学特色等精心设计核心环节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为了有效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色,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作为实践教学内容,如胶州大鼓、山东琴书、菏泽泥塑等。第二,开展项目式教学。教师可以依托地方“非遗”保护单位和“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带领学生参与“非遗”项目的学习,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教学,安排学生到“非遗”工作室进行实地参观和学习。第三,校内学习与校外实地考察。艺术类“非遗”项目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们来自山野田间,来自风俗民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非遗”项目的原生态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通过与当地艺术家和传承人的互动交流,学生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会有深切的参与感。

高校应积极探索与实践“非遗”资源在美育课程中的应用,以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和创新发展,构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相辅相成的高质量美育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冯巢.高校美育课程融入地方美术类非遗文化的可行性研究:以宁夏师范学院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3(5).

[2]徐伊雯.非遗等民间艺术对乡村美育的价值思考[J].大众文艺,2023(4).

[3]李烨林,呼和满都拉.非遗文化融入高校课堂对美育与艺术教育的价值[J].对联,2022(24).

[4]丁欣.艺术类“非遗”在高校中的传承路径研究[J].艺术评鉴,2022(18).

[5]张蕊,郭琳.传统蒙学的美育思想及其与非遗艺术的创新融合路径[J].华夏文化,2022(2).

[6]安雅嘉.乌兰察布市地区蒙古族民歌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应用:以集宁师范学院为例[J].时代报告(奔流),2022(12).

基金项目: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协会2023年度中的重点课题“艺术类‘非遗’项目与高校美育课程融合的研究”,项目编号:23YZ0926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