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专职护理对急诊ICU呼吸衰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效果分析

2024-11-19 00:00:00蒋飞兰
婚育与健康 2024年22期

【摘要】目的:研究ICU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危重症专职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2022年2月—2023年2月,纳入83例ICU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危重症专职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肺功能、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危重症专职护理干预可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也能改善肺功能状况,防止并发症发生,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危重症专职护理;ICU呼吸衰竭;并发症

Analysis of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full-time nursing in critical care 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in emergency ICU

JIANG Feilan

Three emergency ICU, Hu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full-tim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CU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during treatment.Methods:From February 2022 to February 2023,83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in ICU were includ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the control group.They were given full-time nursing in critical care and routine nursing,respectively,and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nursing,the lung function,quality of life,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For ICU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full-tim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ritical car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and also improve lung function and prevent complications,which has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Full-time nursing of critical illness; ICU respiratory failure; Complication

在ICU收治的患者中,呼吸衰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在出现呼吸不畅后,通常需要选择机械辅助通气来维持呼吸。不过此类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在ICU治疗期间容易出现脏器功能损伤等诸多并发症,所以在护理措施的选择上,对于专业性的要求相对较高。随着当前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方式也在逐渐丰富,虽然有效的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但是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需要选择针对性更强的护理措施来进行干预[1]。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强调,控制ICU呼吸衰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能够进一步提升康复效果,本文则着重对危重症专职护理展开进一步探索,分析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2月—2023年2月,纳入83例ICU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1)。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6:16,年龄区间为51~82岁,平均年龄(66.38±2.87)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6.24±0.46)年;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4:17,年龄区间为52~83岁,平均年龄(66.52±2.56)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6.31±0.56)年。对两组以上一般资料展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性的体征监测、用药指导、执行医嘱等。

观察组采取危重症专职护理,具体内容包含:(1)在院内首先成立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组内必须纳入年资>10年的护士,并且在组内着重培训呼吸衰竭相关的护理专科知识,同时收集以往文献研究资料,供小组成员学习,确保他们能够完全掌握ICU呼吸衰竭护理的专科事项,并且在组内需要成立监管系统,安排一名护士长担任监管员,定期对小组内护理质量进行评估,以确保整体的护理质量得以提升。(2)在具体护理方面,首先需要为患者展开专业的心理疏导,例如,对于部分可以沟通的患者,与之展开深入交流,了解他们负性情绪的来源,同时帮助他们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并且根据每位患者的自身身体情况来制定营养摄入计划,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支持。对于部分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选择肠外营养补充,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配比,满足康复营养需求。(3)在并发症的专科预防中,主要针对常见症状进行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为:①感染。针对感染的护理应当警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出现的可能性,每日加强对患者口腔的清洁;尤其在进食完成后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此外,也需要加强对患者气管湿润护理。对于部分已出现感染的患者,要及时对病原菌进行实验室检测,然后选择对应抗生素控制感染。②压疮。在压疮护理方面,需要定期协助患者完成翻身。由于本次收治的患者缺乏自主活动能力,在翻身时设置为每间隔2h1次,安排两名护理人员协同对患者进行翻身;过程中不可用力,减少患者身体的不适感。③静脉血栓。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卧床期间需要加强静脉血栓的预防,例如患者在卧床期间选择仰卧体位时,可以将下肢略微抬高30°;同时每日不低于两次,对患者的下肢皮肤组织进行观察,重点观察皮肤颜色以及是否有水肿,同时给予按摩,防止血栓形成。④咳痰。呼吸衰竭患者由于长期躺在床上导致气道纤毛咳痰功能下降,很多患者容易出现咳痰困难的症状,因此有效的咳痰护理措施非常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轻症患者可扣击背部进行咳痰,同时需要定期协助患者翻身,调整全身保持的姿势;症状严重时,应给予机械吸痰。对于部分老年人或不能咳嗽的患者,也可雾化吸入湿润痰液,以保证痰液通畅排出。⑤用药。在用药期间,除按时、定量用药外,还需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以提高治疗安全性。例如在输液过程中,要观察患者是否有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过敏症状;对于长期服用抗生素等药物的患者,要密切观察是否有感染。(4)在本次危重症专职护理完成后,需要对整个护理服务过程进行统一考核,考核的过程实际上也需要改进和完善。要求小组成员提出此次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然后集中进行解决,落实到后期的危重症专职护理中,使整个质量得到循环性提升。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以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指标为PEF、FEV1、PaO2、PaCO2。以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内容包括饮食、情绪、交流、肢体四项,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护理满意率分为满意、良好、一般及不满意。统计护理期间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就此展开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呼吸衰竭在临床中作为常见危重症,一旦发生将对患者的机体功能造成严重损伤,而且此病如果不加以及时干预,很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3]。目前,在呼吸衰竭的治疗中,主要选择辅助通气来确保其呼吸通畅性。但是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并发症的问题长期以来影响着治疗效果,所以在ICU危重症患者合并呼吸衰竭护理工作中必须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这也是当前护理的重点问题所在[4-5]。

在呼吸衰竭患者选择机械通气时,由于持续性产生的压力,使患者身心舒适度极低,长此以往也可能诱发肌肉性损伤,导致血液以及肺部功能失去正常运作,尤其机械通气期间诸多危险因素均是造成并发症出现的关键原因。增强防范意识在护理中尤为重要,所以在护理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基于此类患者的实际病况特征来制定专职的护理方案,对可能引起危险的因素进行集中性讨论,然后制定干预措施,站在预见性的角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安全进一步得到落实,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水平[6-7]。

在本研究中可以进一步看出,危重症专职护理后,ICU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因为在此类患者中应用危重症专职护理可以使患者在整个入院治疗期间接受专业科学的专科护理,以此来辅助治疗顺利开展。该护理模式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病况特征为他们提供精细化以及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对于并发症的出现着重展开预防护理,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8]。在护理的选择上,不再是并发症出现后给予护理,而是在出现前综合各项危险因素制定预见性方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所以整体的效果更具优势。此外,ICU收治的患者负性情绪相对较高,所以定期为他们展开心理疏导,能够有效降低负性情绪的产生。最后,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来保证机体功能正常运转,提高他们的自身抵抗力,对于减少患者机械通气的痛苦也有极大帮助。

综上所述,ICU呼吸衰竭患者选择危重症专职护理时,整体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尤其对于肺功能的优化十分明显,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极佳。

参考文献

[1] 李龙.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质量和预后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医学,2023,47(3):328-330.

[2] 刘艳,向燕军,陈小静.危重症专职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11):126-128.

[3] 吴彤玮,薛轶.危重症专职护理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23,13(22):89-91.

[4] 田甜.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之友,2023(7):184-185.

[5] 韩琳琳.危重症专职护理对急诊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康复,2023(10):66-68.

[6] 马海蓝,高静.危重症专职护理对急诊ICU呼吸衰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评价[J].每周文摘·养老周刊,2023(15):174-176.

[7] 孟莹.危重症专职护理对急诊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2,7(40):103-105,118.

[8] 孙静,段广美.危重症专职护理对急诊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 2023,30(4):557-558.